對於剛出去社會的年輕人來說,不公平的事應該怎麼去看待?

時間 2021-06-01 00:05:23

1樓:南坡

瀉藥。作為15年7月份畢業的職場菜鳥,強答一波。

首先分析下你提的問題。人物是剛接觸社會的年輕人(很有可能是剛畢業學生),事件是遇到了不公平對待,訴求是尋求解決辦法。在你提的這個問題中,有乙個不能忍受的措辭錯誤,應該是「新成員」而不是「新學員」,公司不是學校,是為了達到特定目的而組建的商業組織。

涉世不深的年輕人有乙個最大的毛病,遇到事情總是把責任歸於外部,而不會理性地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審視自己。拿我自身舉個例子,我15年畢業的時候桀驁不馴,對負責培訓公司管培生的領導(下稱林老師)不是很禮貌,無論是公開場合還是私下場合,比較典型的是在開會的時候,兩次公開發表對晚會(晚上分享會)的不滿情緒。在年終評選的時候,我差點被剔除管培生序列,當時覺得簡直要炸了,覺得林老師在給我穿小鞋。

但現在看來,幸虧林老師是乙個寬巨集大量之人,否則換成其他比較愛面子或者較真的人,我早就被開除了,因為對工作的積極性低下、懶散、缺乏團隊精神才是我被差評最大的原因。

題主在職場中要記住兩條鐵律。第一是,商業的本質是價值交換。第二是,責權利要對等。

任何組織或個人的承諾,總是建立在一定前提條件上,但衡量標準只有一樣,產生價值。在招聘時,公司許諾的各種待遇,在真正實施時,總是會出現差別對待的情況。因為會有一套機制來評定個人在組織中的表現,且判官(通常是直接領導)有個人好噁。

所以答主在遇到不公平現象時,應當了解時個人造成的結果(比如暗箱操作)還是公司耍流氓。如果明擺著是公司耍流氓,題主在據理力爭之後,其實可以考慮換工作。乙個不Sunny、潔淨的工作環境,很難產生職場白骨精。

社會是乙個大染缸,題主應該做乙個有力量的好人。既要保證以後不成為職場渣滓,又能夠積極與惡勢力作鬥爭。所以,對待你提出的問題,我覺得應該拿出具體的證據進行據理力爭,最好是能與更多的新人結成同盟去與公司談判。

前提是你真正搞清楚,問題確實出在了公司身上。

祝福題主。

2樓:谷歌首席執行官

不公平,看你怎麼去定義不公平,你能接受的程度是多少。剛畢業的學生,一腔熱血。有激情有夢想,這是優點,同時大多數這個階段的人伴隨的還有一些缺點,比如說衝動,不夠沉穩。

新工作新崗位,一定要放低自己,多幹活,機靈點,前期的不公平待遇,定是為後來的快速快速成長奠定基礎的。

3樓:妖兔

這個比較難,最簡單的是少BB,多做事。但是呢,總有S.B認為,你還小,還是個小孩,就會調侃你,反正你話少,就越來越變本加厲。就是總有一種說不上欺負的變相欺負你。

在我看來,還是應該多做事,少說話,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不好的東西就給出好的解決方案,這樣就比較好了。

但是這裡就又出現了矛盾點,說好的少說話,你還說出前輩的不足來體現你對的方案,就會有人說,你這人真裝B。

其實在任何崗位,任何公司都是一樣的,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矛盾的,這很正常,想要相處融洽也很容易。

少說話,多做事,遇到問題私下溝通。

少說話,多做事,遇到問題私下溝通。

少說話,多做事,遇到問題私下溝通。

為什麼要說私下溝通呢?這樣別人就會比較有面子啊,無論是和平級,直屬領導,最上級領導,基本通用。

剛出生社會的年輕人就活該吃虧嗎?

曾經滄海難為水 聽你提問的口氣,感覺到你在為剛出社會就吃虧感到憤憤不平。其實吃虧的物件並不限定在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誰都會有吃虧的時候。而且吃虧也不論時候。不管什麼時候,人都會有吃虧的時候,吃虧太平常了。其實所謂的吃虧是不是真的吃虧在乎乙個人的胸懷。人生在世,不可能時時都能佔了全部的好處。有些虧是因為...

對於初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遇見乙個奸詐的人學到的東西多還是遇到乙個品格高尚人學到的東西多?

June 乙個人的修行和領悟,會通過你的言行舉止與他人互動而發散出去的,這與你遇到的人是否好和壞沒太大關係。奸詐是深諳世俗規矩,清流是貼近真理而活。各有所長,少數人處於超級世故和超級純真這兩級之間,但絕大部分的人是中庸的部分,就是所謂的凡夫俗子。你的通道有多大,注定流入你世界的事物有多少。 歌頌者 ...

對於年輕人來說,什麼是責任?

我先把我對這句話所關注的重心表明一下,即 責任 二字。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至少有一種社會角色,為人子為人女,為人夫為人婦,為人父為人母,或者是員工的上司,是老闆的雇員,等等,對於不同的社會角色,我們又有各自相匹配的權力。為人子女,我們有撒嬌任性的權力,自然也有與之相對應的行使孝道 養老送終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