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麼原來不喜歡,現在越來越喜歡的東西 事情或人嗎?為什麼?

時間 2021-05-06 18:05:36

1樓:劉珏烜

留些餘地。

以前的自己超級偏激極端,非黑即白,破釜沉舟,沒有退路。什麼做一件事要麼做到最好,要麼就不做。什麼學習和玩耍只能選乙個。

然後活得很不開心很累,而且特別焦慮和暴躁,一件小事都能讓我跟乙個人翻臉,一件小事做不好我都會無比憤怒和自責甚至自殘。意識到事情的嚴重後就捫心自問,是什麼引導了我變成這樣。後來發現,其實是家庭環境。

我媽媽就是特別極端的乙個人,不允許得過且過,要做就做最好。聽到一點頹廢的話語都要把我罵個狗血淋頭,沒收手機啊趕人啊,我躲起來還暴力開鎖…都是童年陰影。

於是我在知乎上找解決方法,漸漸改了過來。

凡事都留些餘地的生活,很美好,很從容,活得也很開心輕鬆,這才是我要的生活。想著又不是不做就要死掉,如果真是,我還巴不得。

也學會了應對人,比如應對媽媽,以前自己就是太真心實意了(好像很多性格暴躁的人都很實誠),什麼好聽的不好聽的都往外說。現在媽媽喜歡聽什麼我就講什麼,不喜歡聽的盡量繞開,加上她年紀大了,也很好相處。

我的野心沒那麼大,如果非要逼瘋自己才能達到很高的成就,那我寧願不要。其實乙個溫暖的懷抱,一次和朋友們的玩耍,一些很平常的東西,一些小確幸就足以讓人滿足和高興,沒必要追求那些遙不可及和高不可攀。

2樓:魚歌

煙以前覺得女生抽菸很不好,看到抽菸的女生總是帶著有色眼鏡看。

慢慢踏入社會,經歷越多事情才知道並是什麼事情都可以與人分享,也不能所有情緒都傳染別人,煙自然成了情緒的宣洩口

依舊認為抽菸對身體有很多壞處,但人總是需要乙個精神依靠。

未成年人還是禁止吸菸哈~

3樓:寫寫畫畫

我來回答個相反的

我以前非常喜歡前門和南鑼鼓巷

怎麼說呢,一有機會就去,來了朋友就帶著逛,帶了好幾波了和男朋友正式約會也在前門,男朋友哄我就說要不要去南鑼鼓巷但是今天去南鑼鼓巷,真的很失落了

我發現我原來喜歡的,竟然特別不喜歡了

那些小玩意我是多麼喜歡地淘回來,擺在家裡,是多麼喜歡那個時候文藝的自己

現在我竟然。。。

我感覺很恐怖,自己失去了很多。。。

感覺很不爽

原來的自己似乎都不在了,這感覺真是很傷感不舒服。

回家後居然哭了。

4樓:

現任男朋友

hhhh當年初次見面就吵起來還做了我同桌的人,打架了將近一年,後來一些原因沒再見面,許多年之後再見面突然發現志同道合bling一下就變成男朋友了233333333

5樓:喵小姐

我兒童時期和成年時期對食物的喜好很多都反過來了。小時候,我喜歡吃雞頭,不吃任何動物肝臟,不吃香菜,覺得香椿一股子怪味,對魚態度一般。成年後,我看湯碗裡的雞頭鴨頭就害怕,喜歡吃豬肝,香菜,香椿,魚變成我最愛的肉類食物

6樓:妖風下的山

脂肪!我現在越來越覺得有點肉摸著舒服,而且減震保溫,摔了可以起減震作用。

前幾天四公尺多醉酒摔下去了,底下都是大塊鵝卵石。甜瓜大小……福大命大醒過來大問題沒有,不過,當我摸到自己的肋骨時……感到了一陣後怕。

所以,多吃,長肉。

就是這幾天頭暈吃了想吐,好了再說。

7樓:王奕

學習。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年輕的時候覺得這句話跟自己有什麼關係。現在多少漲了幾歲,才明白,原來學習是最簡單,最有效,最有用的事情。後知後覺才是最可怕,不管學什麼,都有用,要鑽研呀。

8樓:

以前20多歲時,鄙視那種帶很多亮片碎鑽雷射麵兒的衣服或者鞋子。

現在30多了,我發現嘿,越來越喜歡亮亮的東西,看見就走不動路。我可能俗了?哈哈哈

9樓:

原來特別不喜歡苦瓜,不管是小時候還是長大以後。因為苦瓜很苦。

直到有一天,甄嬛傳看到一句話

「只有你身上痛,才知道我的心有多痛。」

忘了那天自己為什麼又傷心了,

於是我就想知道我有多傷心就有多苦,剛吃的時候是覺得很苦,後來我發現苦瓜的苦好像有一點點不一樣,說不上什麼感覺。難過之中,

甚至有一絲甘甜。

我好像習慣了苦瓜的味道,甚至愛上的這種味道。

之後無論苦瓜做得有多苦,我都能吃得下,而且愛上了這個食材。反而我不是很喜歡吃甜甜的玉公尺。

在寫這個答案,突然想起乙個別人的乙個經歷。

有點不太記得,大概講乙個小女生之前不漂亮,然後大家都不喜歡她,不和她玩,她就很孤獨。後來長大她慢慢變漂亮了,大家喜歡她,想接近她,她就不愛搭理他們,因為她早已習慣了自己乙個人。

10樓:不求上進的柏木

純牛奶啊,小時候覺得很難喝,只喜歡喝酸甜牛奶,現在呢,對於純牛奶不討厭,早上沒有吃飯知道要喝純牛奶,知道純牛奶價值高,酸奶很好,可是不能隨時隨地喝。這算是我最大的改觀了。

11樓:夏目青橙

報復性啪啪吧。

我說的是兩個人剛吵完架,彼此看對方十分不順眼的時候,對方突然強行湊過來,帶著怒氣強行和你啪啪。

以前談戀愛的時候,和物件吵架是家常便飯,每次發完脾氣都是兩個人誰也不理誰,懷著心事躺在床上各自玩手機。

這個時候我總覺得對方突然湊過來特別討厭,畢竟氣頭上的對方實在面目可憎。後來慢慢習慣了,發現這真是最默契和好的最佳處理方式之一。

不需要道歉,也不用爭論個是非對錯。所有的討厭和憤恨在報復性的活動中全化為烏有。

而我,只希望我在年輕的時候,當我再次和喜歡的人吵架,什麼都別說了我也不想聽,買可樂就完了。

記得嚴歌苓老師在《乙個女人的史詩》裡寫了一段話:年輕就是好,什麼賬算不下去,在床上可以一筆就勾銷,成糊塗賬。

12樓:

原來很害怕獨處,覺得做什麼事情乙個人在別人眼裡看起來會顯得自己人緣不好並且自己也會倍感孤獨。

後來,朋友們也交了男朋友或者有別的事情了,自己開始慢慢學會獨處,乙個人吃飯乙個人泡圖書館乙個人逛超市,漸漸愛上了這種感覺,現在宿舍也剩我乙個人了,從最開始的開著燈睜著眼睛到凌晨兩點半都不敢睡覺,到現在關燈閉眼入眠一氣呵成,可以自己決定作息時間,再不用等到室友睡我才能入睡了,因為本人睡眠環境要求夾棉。總之,很自在,很喜歡。

13樓:

以前不喜歡離家近覺得年輕氣盛就應該出去闖蕩離家越遠越好做自己喜歡的事去自己喜歡的地方唯獨不想回家

現在越來越戀家了想去多關心關心爸爸媽媽家人節假日不能回家也會主動發慰問也會問問需要什麼東西

將來應該會在離家不遠的城市安家這樣能照顧爸爸媽媽也能過自己的生活

14樓:Dayo

嗯,自己。

越長大越喜歡自己。覺得自己一步步變成了更好的人。

不為任何人,只為自己。

努力上進,腳踏實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養活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可能也變得庸俗了,朝著無趣的大人一步步逼近,但是越長大越明白,你所討厭的大人,是因為你的想象侷限在了討厭的部分。你完全可以重新去定義乙個大人的樣子。而這不取決於別人,取決於你自己。

15樓:

慎獨。大琢於事,慎獨於人。

從前的我在人前過於自負,人後過於自卑。以至於導致生活一團糟,嗯,糟透了。後來發現,謹言慎行可能就沒那麼多毛病,知行合一是一件需要用一生去領悟的事情,合理管理自律太重要我需要一件一件打破之前的舒適區。

獨處或許才是我乙個人的狂歡。

誠然,生而為人,慎眾才是最中庸的方式,可是那不適合我。或許某一天,我會把自己放入這個世界中冒險,而我現在能做的只是盡力而為,而不是全力以赴,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當看到松子寫下這句話時,沒出息的哭了,我的生活方式目前只允許我慎獨,這或許是我唯一的選擇,可以保護我的外殼罷了。

而止損是我常常做的事情,因為我無法預料下一刻生活有多糟糕。我現在很舒心,覺得生活很美好,恰好的自信。

16樓:蠻菠mambo

果脯啊!什麼芒果幹獼猴桃幹菠蘿幹桃乾通通都好好吃啊!

小時候可嫌棄了覺得好好的水果不吃幹嘛吃這些表面上一層不知道是糖粉還是麵粉的超甜的東西\_(ツ)_/所以我一直沒有嘗試過,從一開始就排斥……後來偶然吃了一次芒果幹還是什麼幹驚為天人!好吃到gucci!從此愛上果脯無法自拔!

17樓:

哈哈,我覺得是我自己。

而且,更糟糕的是我很早就意識到我是那種無法活的興致勃勃的人,對待人也好,感情也好,都是以飛一般速度的喪失興趣 ,這又直接導致我更加願意自己乙個人呆著,自己呆久了就更加覺得人生無趣,簡直惡性迴圈。

當然,每件事都有後來,不然我也不會在這兒回答問題了。後來我遇到乙個人跟我說我的煩惱完全是多餘的,「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又遇到我實習時候的大老闆,簡直完全不吝嗇對我的表揚,每天要跟我說十遍you are excellent = =(澄清一下,不是傳銷。。。)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我後來終於發現,我並不是苦惱我為什麼是這樣乙個人,而是苦惱我為什麼和別人不同。

然後我覺得我好像就在一瞬間就想明白了,為什麼要強求和別人相同?人生明明可以各自精彩,為什麼一定要去迎合跟改變?我之所以是我,就是因為我和別人都不一樣啊。

再然後我就成了現在的我。我已經可以非常坦然的面對我每一次崩潰和沮喪,不在意別人做了什麼說了什麼,也沒有什麼想要和別人試比高的心思了。這樣的好處就是我再也不像之前那樣充滿彷徨,時刻準備懷疑自己,而且理直氣壯的說出who cares的感覺真的很棒。

人生苦短,不必要浪費時間在迎合這個世界上。

18樓:

1.裙子,從初中到大學畢業都很不喜歡穿裙子,原因略奇葩.:初中穿裙子,總有男生起鬨,調笑,做為語言上不肯示弱,但是內心很保守的人,很長一段時間很排斥裙子

2.文藝青年:小時候對自己定位是立志做的文藝女青年,實在喜歡看書,聞書味,然而文藝少年們都自帶憂鬱氣質,彷彿其他人都隔絕在十個世紀之外,看了就讓人憂心,文藝少年們不應該心懷理想,滿腔熱血麼,這麼憂天傷地的,怎麼針砭時弊,怎麼妙筆生花……

3.西紅柿:我昨天下午吃西紅柿的時候內心默默在想:原來所謂成長就是,以前堅決不吃的西紅柿,現在慢慢吃吃吃啊就喜歡上了

19樓:湯小二

小時候討厭上學,

討厭寫作業。

現在工作了,

卻很想回到哪個時候,

無憂無慮的校園時光。

因為很幸福。

小時候很想長大,

這樣就可以自由,

不被父母管著,

長大後,

卻發現曾經那個,

嚴厲的父親母親,

卻老了…

因為不想長大,

不想失去他。

20樓:大寶兒

餃子湯運動跑步

初中高中覺得跑步啊運動什麼的好累啊

沉默原來總是想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生怕別人不理解自己不懂自己好想把自己的經歷分享給別人

21樓:

背誦和摘抄

不僅是書上有背誦內容,放長假的時候一般也是一周三篇古詩詞,背一篇可以玩倆小時遊戲

然後一周會有一篇比較長的,比如《長恨歌》,《春江花月夜》,《琵琶行》,《夢遊天姥吟留別》

詩詞都是爸爸挑的,他是語文老師,所以不會有很小眾的內容,後來也會挑古文了

直接好處是這學期看到《琵琶行》,《過秦論》開心到不行,在組長那裡拿到背書的一血

最初還有練字的要求,後來變成摘抄,上初中以後去外市讀書很少回家,又變成眉批

現在已經寫完了好幾個摘抄本,初中的那個是做的最用心的,上學期末搬教室弄丟了…(我是智障)

從最開始的不以為意,到喜歡,到習慣

遇到喜歡的文字就想反覆吟讀、就想摘抄下來、就想分享給別人

最喜歡的還是這首

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你有什麼原來喜歡,現在越來越不喜歡的東西,事情或人嗎?為什麼?

春熹 原來喜歡養寵物,貓貓狗狗,現在不喜歡養了。因為首先我不具備養寵物的條件,我沒辦法按時遛它,也沒辦法經常陪它,和處理它的衛生問題。其次大街上遛狗的人或者家裡養貓的人越來越多了,寵物隨地大小便把街道弄的也不乾淨。所以我就有些討厭養寵物。 你是我的答題卡 下雨吧小時候真的特別喜歡下雨,每次下雨都一門...

為什麼現在的人越來越不喜歡思考了?

社會分工讓人們只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 詩和遠方被這個社會視為異類 不可否認,三觀之類的在我們看來有點虛大空,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碎片化的時代這種沒有短期效益的虛大空已經被拋棄,及時你心血來潮想思考人生,但是你基本沒有一大段時間來讓你專心去想他們,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想個半截突然被其他什麼半路跳出來的想法打...

為什麼現在的人越來越不喜歡讀書了?

叄秋 碎片化的時代,大多數更願意汲取碎片資訊來填補自己某方面的不足或無知。煩躁的心態,難以靜坐下來沉心去讀書。原因還有很多,多是個人自身原因。但,讀書終歸是有益的,每天即使花十分鐘或半個小時去讀下書,也是好的。 終南無路 因為讀書需要能坐得住,還要有對書裡面世界的期望。和某音某手乃至某博某逼乎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