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上三代是農民這句話是真的嘛?

時間 2021-05-06 13:43:35

1樓:

我聽我奶奶說,我家原來是個地主聽我奶奶說,家裡有堡子,有家丁,有槍幾桿的那種,後來日本人來了,沒怎麼敢反抗,被日本人把堡子燒了縣城有鋪子,,搶了一把就沒落了,後來我太賣了爺幾畝地送我爺爺去讀書

2樓:

肯定有,但是我家還真不是

我媽八十年代大專生

姥姥姥爺文革前大學生

姥姥娘姥姥爺是大地主,在城裡有鋪子家裡有混合營再往上也是城裡人,看了看族譜和家譜,我印象裡最起碼往上八代都不是,有真人印象的也有五代,所以這句話可能對一部分人來說是真的,但是對一部分人來說不是,只不過可能這部分人比較少?

3樓:

針對大部分人而已吧我們家是從來沒有當過農民的我媽那邊以前是國民黨紅十字會的以前都在新加坡呆過開典當鋪的我爸那邊是以前香港過來廣東的商人怎麼說客家人在那個年代在廣東是農民我媽那邊也是廣東土生土長但不是農民而且根據一代一代傳來的資訊好像沒聽說過有過農民但是現在只是普通家庭啦而且我媽那邊之前出過香港小姐啊而且其他的也很高學歷像清華香港都有很多我爺爺從香港那邊過來然後我爸以前是廣東某地方的首富那樣差不多的土地主?哈哈那時候深圳還沒發展起來也當然不可能是廣州在以前那個年代僅次於廣州?的乙個地方?

但是現在也就很普通而已

4樓:帝國之拳跳幫軍士

儘管在城市長大,但是不會忘了父母祖父母講述關於中國農村的一切

那是幾千年中國社會的基本盤,是教員領著我黨在水深火熱中殺出一條革命血路的中堅力量;幹的活最多,挨的嗎最多,要的東西最少,說的話最少

不能忘了根!

5樓:我是一匹馬

這個對也不對,我認為地主也算農民,咋地主能不算農民。但是你們都忽略了牧民,獵人,養魚的,人家東北內蒙新疆不少人祖先真的沒農民。。所以應該是往上三代都農牧民才對。。

所以這樣看來,貌似只有旗人算了,不過很多旗人又解放後下放農村了,和普通老百姓結婚,普通老百姓的祖先父母家總有農民,所以我認為往上三代都是農牧民就對了。。100.%正確。。

當然某些人非要把地主剝離農民體系,這個明顯是意淫了,城市人概念是依靠城市經濟活下來的人。。

6樓:

我覺得有點誇張。。我姥姥上面的太姥姥家裡是經商的。再上去。。

貌似還是經商的。我熟識的人上去三代不是經商的就是搞學術的。要不然就是軍人。。

(T▽T)不是國民黨的軍統就是共產黨的地下黨。地下黨以後,又安心去搞學術了 (看來人類最終還是要學習啊) ( o)

問我爹祖上。。不好意思,我和我爹不熟 ( ˙-˙=)

不過,不熟的大學同學好像不用上去三代,現在這代也在務農(上大學後第一次統計學籍,我震驚的和我媽講,原來這世界上有農業戶口( ˙-˙=)。)

7樓:

也不一定,但是很可能含有農民。我的話:

父親:市民+市民+農民+無限務農到元末明初(族譜為證)母親:市民+市民+市民+市民(此時已是清末)+某人在江西科舉考中,分配到西南某地做官,家裡不知道是不是農民(失去與家族聯絡)。。。

小時候感覺農村離我很遙遠,尤其是班裡老師說你們假期回不回老家的鄉下之類的話,我就一臉懵逼。我的鄉下老家呢?……近年來才知道我老家的房子早就充公了嘻嘻

8樓:織里童裝搬運工

也不一定吧,我自己往上幾百年都是農民。但隔壁家往上三五代是武舉人。

而我們村,唐末至此,秀才都鳳毛麟角。(族譜有記載幾位京官,卻沒有證據證明真偽)

9樓:

如果你爺爺外公都識字的話大概率就不是農民,建國前沒有多少農民家庭孩子上的起學的,我外公還在世的話今年85歲,小時候上的私塾,太外公是地主,抽大煙把家裡敗掉了,想必也是識字的,搞不好現在的我是最窮的一代。

10樓:

看怎麼追溯了。

如果看單支,父系的話,就我翻的族譜,翻到一百多年都沒有農民。

(小地方,有的人問你你家有幾畝地,我說我家沒地,那人就一臉匪夷所思:沒地?怎麼可能沒地?沒地你幹什麼?我:……)

現在好多人張口閉口就我祖上是地主,不願承認自己根兒裡是農民。

地主也得分三六九等呢吧。

11樓:

但是可以告訴你真實情況是怎樣的:

你的祖先,上溯許多世代,幾乎可以肯定是地主,

與他們同時代的那些窮人,大多數後來都絕嗣了。

地主的後代不斷分家,或者因為無力承擔外部風險接踵而至的破產,變成了新的窮人和佃農。

就像歐洲日本貴族領主的後裔變成無地騎士,破落武士,最後變成普通農民,手工勞動者。

當外力使得處於邊際條件下的人們,在繁殖意義上無法存續的時候,上面說的事情就發生了。

還記得電影《鐵達尼號》嗎?

英國貴族家庭出身的Rose,她的媽媽對女兒說:

你父親離去的時候,只留下了好名譽之下的一筆無法償還的債務。

難道你想讓我去當縫紉女工?

馬爾薩斯陷阱的威力是極度冷酷而無情的,根本不以人類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哪怕是現代,人類依然在戰爭,饑荒和瘟疫之間掙扎輪迴。

情況變的更加慢性,隱蔽而已。

12樓:

我家有一祖上用過的光緒年間的酒壺,上面刻著主人的姓名字型大小年號干支,田中老農會有字型大小嗎?

爺爺從小在城裡(真是城牆裡,西大街,那時出了城牆就是荒郊野外)的中藥坊當學徒跟師傅學抓藥,後來被國民黨軍隊忽悠去當了從軍醫員,解放後被下放回鄉下,因為常年在外又不是嫡長子受到了家族排擠,無奈投靠太奶奶家那邊親戚,在當地開了一間藥鋪,賣藥的同時給人看病,幹了幾年稍有起色,把藥鋪搬回老家鎮上繼續經營,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老中醫。

我爸上完中學恰逢文革結束恢復高考那幾年,自覺繪畫不錯,考美院沒考上,面試的人說有繪畫天賦,就是技法上沒有受過正規的訓練。跟市裡的戲班子學唱戲瞎混了幾年後來被爺爺奶奶逼著上了衛生學校,畢業後開了診所,近幾年醫改被收編成村衛生室,現在也是公共醫療衛生系統裡的人了。

你說他們是不是農民?我不敢說我爺是不是地道的農民,因為他似乎從來就沒下過田地,小時候的記憶裡連家都很少回,也從沒問過他自己覺得是不是農民。

但我問過爸爸,他認為自己就是乙個地道的農民,當然他也覺得自己是醫生!因為人說起農這農那的時候可不單說你是個種地的,而是說你的農村人身份!就如同惡臭的城鄉鄙視鏈裡,過去那農村大家族的人進城買衣服,商場的售貨員也免不了要鄙視你鄉巴佬呢,人家才不管你是教書的、從醫的、還是家裡開了礦的。

所以那些說自己祖上是地主、在鄉下經商的、教書的,就別在那兒強行否定了,他們完全適用於「往上三代是農民」這句話裡面的「農民」這個範疇,因為自尊心受傷而說這句話的人往往是「農村人」而不單單只是種田的「農民」。

13樓:

其他地方不知道,就我這個地方和我所了解的說一下,我所在四川。

從三百多年前張獻忠屠川過後,真正的本地人百不存一,據我所了解的,基本快殺光了,當然也有一些戰亂原因。後來湖廣填四川,那些人是怎麼來的,被綁著來的!大家覺得這些人裡有多少是當地豪紳(個人覺得很少很少)。

填四川是兩百多年前,到了四川後,大家都成了泥腿子,少數人脫穎而出。

哪怕一百年前(取整)川軍出川抗日是怎麼個情況相信大家也了解一點。

再到鬥地主,我所知道的當時被鬥的地主現在大多數都窮的一筆。少數例外。

所以,往上三代是農民很適用於四川,哪怕三代前不是農民,現在也變農民了……

張獻忠屠川前因後果聽我外公講過很多,而我外公又聽他爺爺講的,反正一代傳一代的,我也就知道了。張獻忠彭山江口沉銀是很大一筆銀子,前幾年彭山抓了茫茫多的人,都是去挖銀子的。現在也有,不過少很多了。

14樓:Sirius Black

一、有相當一部分人數n代都不是吧,要不然自古以來那些在城裡經商、工作的人都哪去了二、「往上三代都是農民」這話應該都是出自被欺負了的農民/一代進城人員口中,之所以讓人聽著不舒服是他們擅自代表了所有人,並且暗地裡隱藏著要求城裡人向農村人致敬的意圖——因為農民是祖先嘛。 三、這句話體現了說者的自卑心態,用具有攻擊性的語言去挽留自尊

四、都是閒的:南北歧視,城鄉歧視。因為物質條件太過豐富,歧視讓生活豐富多彩婀娜多姿

15樓:

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四家往上三代是商人和地主,但是都是樂善好施的,在我們那邊遇上饑荒年還給農民送糧食,抗日戰爭的時候給G黨出錢出力結果解放了鬥地主被抄家,外婆的大哥被抓去槍斃,老人被拉去批鬥,農民們還來保護他們,可是有什麼卵用,抄的抄殺的殺,幾輩子的積蓄都沒有了,聽說還有的人家被挖祖墳,死人身上值錢的東西都被扒下來,呵呵。

16樓:

這東西要看大概率的,講故事沒意義。

1網民90後最多,以95為例,往上三代也就是曾祖輩大致是20年左右出生,當時的城市化率大約是13%,考慮到城裡人相對有錢容易繁衍後代,加上這代人很多趕上了新中國工業化程序通過招工當兵等方式跳出了農門,實際上曾祖輩就脫離農民身份的比例要比這個數高不少。

2網民本身又經過了一次篩選,能在論壇上跟你聊天的更有可能是出身城市人,祖上不是農民的概率更高。

3現在又不是特殊年代,說祖上闊肯定比說祖上窮有面子。哪個更喜歡發聲一目了然。

所以會有一定比例的人這麼說。

17樓:

我們家可是根正苗紅,往上六百年,二三十代都是農民。家譜寫的,自山西大槐樹老鴰窩遷出,祖宗是趙南趙北兩兄弟,世代為農。

家譜第一位,不知真假,趙匡胤。

18樓:

不是啊我外公小時候住在皇城腳下的(據說他還有個親戚住在中南海附近?)(有些人恐怕是理解能力有問題,我外公是地地道道北京人,祖籍北京,小時候住在北京城區,又不是說他是皇親國戚..?這很難想象嗎?

)我外婆小時候是上海郊區的農民(比較窮的那種)。但是她也讀衛校了啊,後來下鄉了。我外婆應該也算是個知識分子吧

我爺爺奶奶倒都是農民

你以為上世紀那麼多城市裡的人都沒有後代的嗎

19樓:

我爺爺的爺爺是小地主,但是到了爺爺的父親一輩家道中落,降級為富農。

我奶奶的父親是技術專家,是在日本留學的時候生下她的。

我姥姥和姥爺的父親都是資本家。

綜上所述,有1/4的往上推三代是農民。

我小時候一直想要有個農村親戚,現在結婚了,有農村親戚了……

20樓:Xiuquan Yu

是假的。

清末以來,和每個王朝末期相似,中國自耕農大量破產,失去土地,淪為佃戶,再淪為流民,許多人加入太平軍,捻軍,當地土匪。除了這些直接造反的之外,還有數量巨大的連與人傭耕都沒人收的「農民」,為了謀生只能成為農村的小手工業者,或者湧入城市的貧民窟,成為苦力。李雲龍就是篾匠啊。

他們才是社會真正的底層,數量及其龐大。農民,按照現在的話來說,怎麼滴也得算中產。

農民失地破產,是整個世界近代史的主線。如果大家都是農民,都有口飯吃,大清也完不了。你讓說這些人是農民,他們只能作作白日夢了。

以我為例,我爺爺的父親頂著名是農民,但他們整個村整個村都是做粉皮的小作坊,蓋因人多地少苛捐雜稅,光靠種地根本活不了。我姥爺的父親(或者他爺爺,我忘了)後來是大資本家,解放後被鎮壓永不翻案那種,但最早也是靠拾荒收廢品才起家的,因為半殖民地開端口城市的畸形發展才做大。再往上倒,有沒有參加過義和拳或捻軍就不知道了。

綜上。說往上三代全是農民,這不符合常識和邏輯。

為什麼說這話的人會產生這種幻覺呢?估計是因為現在社會穩定富裕了,農民有地種,有飯吃了,不會再次淪為流民,土匪和篾匠。所以本來是中產的自耕農,反而成為社會最底層的代名詞。

問題是,以蔥省農村的情況看,真正在農村種地的年輕人,已經基本絕跡了,農民這個階層,很快也會消失。那麼誰講淪為社會最底層的代名詞呢?嘿嘿嘿

如何評價「單反窮三代,烘焙毀一生」這句話?

小小智 玩過單反也玩著烘焙,但是都是自娛自樂的階段。自娛自樂其實也夠了。因為比較窮,所以一直都是窮的玩法,其實一點都不花錢的。這是我的所有裝備,左邊的拍立得是家屬送的,據說是300多,應該有五六年了,至今沒開機過。一按快門就要4塊錢覺得很不值,巴不得鹹魚賣了。中間的無敵兔是鹹魚買的,配乙個50mm人...

以前認為窮不過三代的意思,是窮過三代以後就不會再窮 ?

一棵開花的樹 我認識乙個窮的叮噹響的男孩子,初中都沒有畢業,結了兩次婚,生了三個小孩,在外面還有不少女孩子願意倒貼,類似的情況很多,可見不是窮才沒有老婆,什麼窮人三代就死絕了的故事,不過是個段子,誰會真的相信呢 仔仔 生活久了,我發現了乙個定律。娶不到老婆其實貧窮佔的比例不是特別大。什麼情況下會娶不...

到底是「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還是「富人越富,窮人越窮」

平凡之路 去看看歷史吧,中國歷史上很多的朝代更替中,開國君王很多都是前朝的重臣將軍,或是世家門閥 如朱元璋,劉邦這般憑能力上位的,歷史上真心不多 雲中帆 古人講 富不過三代 講的不是德行不是損益,而是教育問題,所以富戶會捐私塾供族內子弟免費讀書,就算取不上功名,聖賢書也不會白讀。所以現在但凡家境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