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不是真的只適合少數人?

時間 2021-05-06 10:30:14

1樓:王中王

不是哲學只適合少數人,而是哲學本身就是一小撮人自娛自樂的圈子。研究哲學的人大多不是出於對真理的追求,而是想要找到優越感。

不需要研究哲學,因為真智慧型是簡樸的。你可以喜歡哲學,但是不要把哲學視為偶像去崇拜。

2樓:王燁

你的哲學竟然還有民哲官哲之分?還以為有多麼高深的哲學思維,笑死我了![捂嘴][捂嘴][捂嘴]請你劃分列舉一下哲學史上的民哲和官哲代表,好嗎?[捂嘴][捂嘴][捂嘴]

3樓:你知道我的痛苦

我對哲學了解不多,算是個馬克思主義者,不過在某些人眼裡肯定不配當個哲學家。但如果哲學是熱評那位說的那樣,就請把黑格爾開除出哲學,因為這傢伙居然說德意志民族是世界哲學最後的儲存者,違反了客觀和不摻雜私人感情

4樓:知行合一

當然不是。

如果是做學問型別的哲學,並且有突破性系統性的理論建樹,這當然屬於少數人。

但是讓哲學指導我們的人生,讓我們身心愉。處於這樣的初衷研究哲學,那就適合大多數人。

5樓:和左右

回覆別人的乙個答案,順手貼上到這裡做個答案吧!(語氣不切題,就這麼著吧)

馬哲沒有教你「唯物史觀」嗎?

馬哲所以產生,繼承與批判西賢思想是其根,西方的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是其土壤,即必然條件。

百家爭鳴所以產生,教育普及、繼承與批判先賢思想是其根,東周政治體制與社會發展產生矛盾所導致的必然。

西學不修心性,

中學怠於物理。

西學二元對立,

中學一心通明。

人存宇內,如何自處、他處?

是自我消失,圓融的化身萬物,還宇內一片混沌?

還是,明辨物我,上窮碧落下黃泉,究竟億萬物像,找到那個唯一?

哲學之樂,樂在其中。

矛否定了盾的存在正確,就是為自己套上滅亡的枷鎖!

6樓:半江煙雨一山春秋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哲學自然是適合對哲學有特長的人去學。

其實不獨哲學,其他一些學科比如計算機軟體,也是適合對計算機軟體特長的人去學;再比如醫學,適合有醫學特長的人去學。

沒有特長的人,強迫自己去學某門學科,認為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勤能補拙的方法,而能夠取得大成就,古往今來,有多少這樣的例項呢?

7樓:Cat

感覺不會。 考IB體系的,都知道有門必考的科目,叫TOK.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就是西方哲學思考的啟蒙。這是大學入學的基本要求。

中國的思想哲學啟蒙會更早,從論語到道德經,我們小學生就開始學了。

哲學是伴隨我們一生的學科。 在人生某乙個時間節點,會更有興趣專研罷了。

當然,能夠系統地理解,講解哲學,甚至發展自己的哲學觀點,只有少數人可以做到。

這裡,與其我們把哲學高深化,不如倡導更多的人,讀一些哲學讀物。

為何多少要理解哲學? 除了為了自己人生找出意義之外,也參與了所處社會的發展。

談及社會時,經濟,文化,法律等其實都是建立在所在這個群體的哲學認同性上的。 比如到底自由是什麼,影響了文化的寬容度,影響了法律怎樣對同性戀問題立法。

我們常常感嘆信仰的缺失,所以很多行為缺乏真正的限制邊界。私以為只有來自哲學拷問後的信仰,才是認真的。 這也是學習哲學重要的意義。

以上,非常淺薄的觀點,但至少是自己的思考。

8樓:G皮皮

我只知道這東西要有用才行,不是用來炫耀優越感的東西,也不是天馬行空的去誇張,東西就那麼點兒,這東西要能指導你的生活,至少讓人心寬吧,進一步就是你的行動跟以往相比更成熟了

9樓:

所有人都有能力並且值得了解一些最基礎的哲學。

哲學的最高境界是複雜且高深的,就像所有其他行業一樣。

如果對哲學不敢興趣,當然就不適合。如果感興趣並且足夠努力(可能還要足夠有錢),那麼就是適合。除非這個人有天生基因缺陷。

10樓:莫須安

我跟前面的「高階知識分子」(簡稱高知)們的觀點相反——哲學是人民的、歷史的、實踐的。

你談哲學,沒有立場是無法談論的。你站在個人的視角,那當然可以覺得其他人都是凡夫俗子,芸芸眾生皆念虛妄,他們學不得哲學,甚至不配談論哲學,他們在思想上是卑劣的下等人。

當你有這樣的念頭起,什麼思維方式、什麼排除感情用事、什麼排除先入為主,不過都是在為了滿足你自我優越而找到的藉口。凡是那些強調哲學屬於少數人、屬於高知的,都是在自詡高人一等而貶低人民,認為是諸如他那樣的人影響著世界、改變著世界、拯救著世界,這是徹頭徹尾的唯心與個人英雄主義。然而,哲學,乃至一切科學,歸根結底都是廣大的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

現代社會中古典哲學的沒落,並不是所謂「民眾愚昧」、「哲學是屬於少數人」,恰恰相反,古典哲學的沒落是歷史的潮流,是人民意識普遍覺醒的結果,人們終於意識到,這幫滿口「意志」、「哲理」、「愛智慧型」的智者,不過是一群附骨之蛆!自稱是繼承希臘先知,其實不過是奴隸主的口舌,是壓迫、奴役、剝削的代言人,是一群不事生產,還要靠勞動人民供養的白眼狼!

他們看了這些話後,會發狂,會咬人,狺狺狂吠,會以「我不是在貶低誰,我只是客觀事實,與君共勉」這類口吻來掩飾他們一邊寄生於勞動人民所創造的果實,一邊卻又在粉飾壓迫與剝削,打著「自由」、「民主」、「愛智慧型」的旗號,卻甚至不認為廣大的人民有思考的能力,這既不民主,也不自由,更不是愛智慧型。當你認為人民都是盲流、愚昧,是一切反智的代名詞起,你就注定已經被人民拋棄,被人民孤立。如果乙個思想不被人民所接受,那你這個思想,就算再花言巧語,再看起來頭頭是道,那又能怎樣呢,不經過人民的實踐檢驗,你這個哲學又算的上是什麼「正確」的哲學呢?

歸根結底,現代西方的所謂的「哲學」,不過是上古奴隸主、封建大地主以及資本家們的喉舌,所以他們才一直鼓吹「哲學是少數人的」,因為如果他們把自己攤開示眾了,那所有人就都能看清他們的裡面有多骯髒,以「智慧型」之名,卻沾著人民的血,吃幹抹淨之後,還要回頭嘲笑一句,「哲學?下等人你也配?!」

11樓:小薄荷

這個看你怎麼運用哲學了,學哲學的學生一般邏輯思維會更強一些,哲學也許形而上的東西會多一些,但是若是理論聯絡實際,也是一種人生追求。

12樓:Yali

真不是!人天然就是懂哲學的。哲學即是語言,語言即是哲學。這並不是說小學生說幾句深奧的話就是哲學了。哲學和深奧不深奧沒關係。

你說那種只適合少數人的哲學是學術上的哲學,相當於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只適合少數人。我說的那種哲學是基本的抽象思維,相當於算術乘法表。每個人都是懂哲學的,只不過表現形式不同罷了。

表現形式不同,其實也是因為審視的標準不一樣。我覺得你應該重新審視一下自己哲學的判斷標準。

———————多餘的分割線

13樓:人間不值

確實。哲學本身門檻就高,智商不夠學不了,而且學習哲學容易自身陷入思考困境,鑽牛角尖,自己的三觀崩毀,自己還無法重鑄。(極端例子尼采最後發瘋)反而不如不學。

而且哲學沒有直接價值,很難靠這個謀生。沒有足夠的金錢支撐,吃飯都成問題了,還搞什麼哲學。物質決定意識,連基本的物質需求都滿足不了,精神世界再富有,別人看來就是個可憐人。

生存都沒辦法維持,談精神世界,簡直就是個精神病。

更何況大部分人單是為了生活就已經拼勁全力,哪有空學哲學。不僅僅是哲學,其他科學藝術文學都是少部分人搞得。大部分人需要的是一日三餐有保障,有房住,有工作,閒暇時間有娛樂活動。

哲學這種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時間,而且連個標準都沒有,現在絕大部分看哲學不是為了裝點自己就是為了考試等實際需求。

14樓:unkonw

不贊同1.「適合」是乙個偽概念,不僅僅就題主的哲學話題而言。一談適合必然從「二」開始,作為連詞的」適合「是第三者,從語言結構來講就是主謂賓,但西方語言上有」我存在「,賓語是可以取消的。

日常生活中,」適合「不過是乙個門檻問題,已經無條件地預設了門裡門外,誰說就一定存在」門「,門隨時可以取消跟打破,門檻是一種虛構。

法國從中學開始普及哲學教育,要知道他們的哲學教育是真的需要讀哲學家著作的,並且要求做出自己的理解。說適合,如果不是對自由的尊重,那麼大致在玩弄權術,答案就是我能樹立門檻,跟梁山的」要從此路過,留下買路錢「無差別。我更加傾向於用緣分來談這個問題,人人都有佛性,但並非所有人都跟佛有緣。

佛無門檻,是佛學在設立門檻。如果在哲學上還講究門當戶對,倒不如廢除哲學。如果把哲學解釋為」愛智慧型「,難道只有少數人愛智慧型嗎?

西方的啟蒙運動難道僅僅是針對少數人啟蒙嗎?

2.」適合「在」適合「之外,一談」適合「,你總會引入另外乙個存在,即對適合的判定。如果說哈利波特在學魔法的時候需要先接受魔法帽的判定,但已經預設了魔法帽是「全知」且「正義」的,現實生活中沒有魔法帽。

我們把我們的哲學稱之為哲學,不過是我們把他們稱之外哲學,哲學既是裁判又是賽手,我們要反思的不是適合不適合的問題,而是這種裁判跟賽手集於一身的現實是如何制約了哲學,即哲學自身對哲學的反思,而絕對不能設立「哲學裁判所」,區分哲學跟非哲學。非哲學一旦成立就已經否定了哲學,即哲學之外存在廣袤的非哲學,那麼哲學僅僅淪為一門學科了。

3.就個人的理解,哲學不是任何知識,哲學談空跟存在。一切知識不過是水,哲學是河床,水會塑造河床,但是河床承載了水。

談哲學需要談河流,光談河床,那麼河床是空的,光談水,那麼水是無定的。這條河流沒有確定的方向,但河床必須對承載水負責。任何乙個人都有各自的河流,並且在各自的河流上棲居,不存在適合不適合的問題。

15樓:書要宅

是的,並且哲學一直都很小眾。大多數時候,哲學的名聲也很一般,有時候還會收到很多差評。沒必要誇大哲學的作用,也不必過分深究哲學的奧妙。

有趣則來,無趣則走,才是比較適合哲學愛好者的態度。

16樓:無為

1.如果從結果上看,即:適合就等於學有所成。那麼絕對適合少數人!(研究)

在一定的時間內,共同高強度思考乙個問題,當結束後。

有的人會感到頭疼、腦脹、眼昏...

有的人會感到一點疲勞

為什麼做同樣一件事,對每個人身體的影響不同?

哲學最需要的就是思考,甚至是無間斷式的思考!(如果你可以持續長時間的思考,那麼你可以從事任何你所喜歡的腦力工作。)

眾所周知,能夠主動思考的人就不是太多,更何況主動持續思考的人了!(持續:持續到得出結論)

所以哲學適合那些有著好奇心,並且能主動持續思考的少數人。

2.如果只是從內容上來看,哲學適合任何「人」(包括汪星人、外星人....)。(認識)

哲學涉及的科目太多,小到身邊,大到宇宙。閒了可以像看古詩詞似的「欣賞欣賞」,除了有些抽象,其他倒沒什麼。

鋼筆是不是少數人的情懷?鋼筆時代是否逝去?

李一洛 事實上用筆寫字都不是主流了,鋼筆更是在中性筆出來之後就連書寫主流也不是。不過愛好這東西和主流不主流有啥關係?市場這麼大,一小部分人的喜愛就足夠養活廠商。對於喜歡寫字的人來說,毛筆效果最好但累,鋼筆作為折中蠻不錯的,何況好的鋼筆精密的結構也讓愛好者喜愛。我的觀點,喜歡的人自己喜歡就好,大可不必...

是不是主流觀點和言論總會把少數人的聲音淹沒

念之白BAI 這句話說的不錯,在一些情況下主流觀點和言論確實會少數人的聲音暫時掩蓋。但是題主站在學生的角度所舉的例子有些不恰當,先說題主舉得例子吧。題主舉例認為大多數人關注家長對於學生的溺愛,而忽視家長對於孩子的冷漠 社會上常有關注學生上補習班累卻忽視了還有很多學生希望上補習班。這些問題很難用主流聲...

只符合少數人利益的禁食狗肉法令的通過會不會給未來帶來隱患?

不會,參考同性戀法案。而且我不認為禁食狗肉是少數人的利益。我身邊所有同事 朋友,對待別人吃狗肉,玉林狗肉節這件事情,都沒有太大反應。我覺得不吃狗肉,是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和感情傾向的。 上乙個回答裡,我把這個法令稱為 帕累託惡化 https www.題主如果明白了這個概念,就不會來問這個問題了。禁食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