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菸酒去烈士陵園祭奠先烈是否不妥?

時間 2021-05-06 07:49:19

1樓:公尺粒

菸酒與花本質並無差別,都是一件物品而已。

沒有人規定悼念烈士們一定要用花,菸酒花這些物品鎖代表的意義也都是人為賦予的罷了。

2樓:奔跑的小豬兒

其實你朋友說帶花沒問題,你帶菸酒更沒問題,絕對不會涉及到侮辱。

什麼時候帶花什麼時候帶菸酒呢?

1.我個人理解,去看望犧牲的戰友、領導、長輩我個人認為帶菸酒,因為菸酒更接地氣,這是你們關係親密的原因。例如許多影視劇的戰友活下來的去祭奠戰友都是菸酒。

2.帶鮮花去祭拜也沒問題,這個更嚴肅更莊重,適合小學生,年輕人緬懷先輩,或者大型紀念活動。

3.順便說一句,我去烈士陵園祭拜曾爺爺帶的是酒(迷你裝二鍋頭),去其它烈士陵園祭拜我會帶乙隻小白花。

3樓:孫霸修

一切祭拜活動應以在世者主觀意願為主。

死者已死,祭拜活動本身就是為了表達生者對死者的追思之情,而不是照顧死者的情感。換舉個栗子,我給太爺上墳的時候磕頭不是為了讓我太爺高興,而是為了表達我對他的追思之情。為什麼不是鞠躬呢,因為我爺爺在旁邊,我要照顧我爺爺的心情。

回到該題,題主祭拜烈士是為了表達對烈士的追思之情,形式和內容無所謂,只要你滿意就行。但要注意不能讓其他生者反感,也要照顧其他人的心情,所以獻花就獻花吧,不影響你對烈士的敬意。

4樓:

能的原因:

和中國的習俗有關係,在死後每次去墳前祭拜都是會拿菸酒的!

不能的原因:

其實不能是你去烈士陵園幹什麼?

如果你去烈士陵園是玩的心情,我建議你不要去!因為,祭拜的時候也是一種尊重,試問當你的親人撒手人間,你是否會在祭拜的時候穿紅戴綠,大聲歡笑呢?我想是個人都不會,因為那可能是尊敬的長輩,生你養你之人,我想不用我說了吧?

我個人覺得烈士其實是我們第二個父母,試問在你危險的時候是誰會奮不顧身的救你?我想只有父母了吧!或許我的這個比喻並不恰當,但是既然革命先輩為我們打下這美好的今天,我希望大家去祭奠的時候懷著一顆感恩,尊敬的心就可以了,煙喝酒其實只是東西,但是感恩、尊敬卻是一種精神,一種讓中華兒女區別於其他國家的精神!

敬畏,尊重、感恩!

望大家切記!

5樓:Larry

沒什麼不妥的,關鍵在於表達敬意的人是否是真的出於尊敬而這麼做,畢竟,帶花、帶菸酒或什麼都只是人類自己賦予其意義的行為吧?

6樓:吃撐了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特地問了曾在雲南做過緝毒警的我表哥。以下的內容根據我哥口述整理,為保護隱私,隱去細節。

十多年前,我哥的乙個好戰友犧牲,此後我哥每年祭奠,即便後來移居他處,每年到了戰友祭日,仍會請假去祭奠。雷打不動。

祭品有:紅塔山煙一條,青稞酒一瓶,烤羊排半扇。紙錢若干。

這位戰友在青海待過,生前喜歡抽紅塔山,喝青稞酒,吃烤羊排。其中尤以菸癮為大,當年和我哥並稱兩大菸槍。

祭奠過程如下:點兩根煙,倒兩杯酒,乙份菸酒置於碑前,乙份拿在手中,邊抽邊喝邊聊。聊的「都是廢話」(我哥原話)。

喝一杯,倒在地上一杯。抽完一根,續上一根。待酒喝完,剩下的煙和羊排一起放在碑前,燒紙,結束。

近年來陵園管理漸漸正規,不許明火,禁止吸菸。一開始尚可通融,後來通融不得,遂改為只喝酒。我哥大為不滿。

我在想,不知那位英雄,是否也會覺得不滿?

7樓:卡薩牧羊人

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時,受害者家屬或者德中國人,有帶鮮花的,更多的是在旁邊草地上折一支小花,或者撿一塊小石頭擺在坑前,所以如果去了那裡,看到一圈圈或一堆堆的小石子,不要奇怪,那表示的是乙個個沉重的思緒或悲傷的家庭。

8樓:王偉

有什麼不妥的。

我立個遺囑吧,要是哪天我成了烈士,大家去陵園祭拜我的時候,帶瓶啤酒,整四個菜——最好是滷大腸、燒雞、涼拌腐竹、海帶絲。別帶羊肉,不愛吃。別帶香菸,我不抽菸,會得肺癌的。

9樓:

你朋友是個假道學。

凡事要站在對方角度考慮。我一般都假設對方過得很好,既使他是個陌生人。

要送誰什麼東西,送對方喜歡的是機敏,送自己喜歡的是忠厚。

我們這供呂祖用老村長。呂祖供得,烈士用不得?

不明白你糾結個什麼勁

10樓:嘿嘿嘿

在@烏鴉烏鴉所寫的「中中國人祭祖屬於迷信活動嗎」的答案當中,有這麼一句話:「從人性的角度解讀對方的文化,盡最大努力去理解自己不了解你東西」

帶花,表示自己內心的悲思

帶菸酒,則是一種表示感謝的方式

11樓:

帶妞去烈士陵園祭奠先烈是否不妥? - 軍事 - 知乎帶安去烈士陵園祭奠先烈是否不妥? - 軍事 - 知乎帶男人去烈士陵園祭奠先烈是否不妥?

- 軍事 - 知乎帶古柯鹼去烈士陵園祭奠先烈是否不妥? - 軍事 - 知乎帶國民黨立委去烈士陵園祭奠先烈是否不妥? - 軍事 - 知乎帶文革餘孽去烈士陵園祭奠先烈是否不妥?

- 軍事 - 知乎題主你可以和以上幾個問題做做比較,就明白問題在哪了。

就是你帶啥他們都死了啊!根本享受不到啊!除了浪費你的人民幣一點意義都沒啊!

12樓:林慕白

核心觀點:銘記就是最高的致敬,遺忘才是真正的冒犯。

掃墓的核心在於誠心,而不在於形式和外在。

對於給烈士掃墓這件事,我覺得只要能想起來去,就是值得欽佩和讚揚。在和平年代,當大家都忙著過自己和樂的小日子時,當年輕人都在粉idol、刷手機、追熱劇時,題主能想起來去給烈士掃墓,已經很值得尊敬。

記憶就是致敬,遺忘才是冒犯。至於是菸酒還是香火,都是次要的。

關於為什麼祭奠的形式是次要的,想引用《紅樓夢》裡賈寶玉說的一段話,他說:

「即值倉皇流離之日,雖連香亦無,隨便有土有草,只要潔淨,便可為祭,不獨死者享祭,便是神鬼也來享的……隨便有清茶便供一鐘茶,有新水就供一盞水,或有鮮花,或有鮮果,甚至葷羹腥菜,只要心誠意潔,便是佛也都可來享,所以說,只在敬不在虛名。」

所以說,只要心誠,連一杯水,一盞茶,一撮土都可以,所以菸酒自然也沒什麼不妥。

13樓:金葦杭

1.王仲宣好驢鳴。既葬,文帝臨其喪,顧語同遊曰:「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驢鳴。

2.孫子荊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武子喪,時名士無不至者。

子荊後來,臨屍慟哭,賓客莫不垂涕。哭畢,向床曰:「卿常好我作驢鳴,今我為卿作。

」體似真聲,賓客皆笑。孫舉頭曰:「使君輩存,令此人死!」

14樓:阿狸是只兔子

只去過一次烈士陵園,不怎麼出名,在新藏線上的烈士陵園。一般只有我們才會去。進去,只有煙和酒。

滿地的煙,整包的,散根的,有軟中華,也有新疆特色雪蓮;看到了整瓶的五糧液,也看到了整瓶的二鍋頭,還有營養快線。有各式各樣的祭品,有一看就是精心準備的,但是更多的一看就是本來是準備自己吃的。其實烈士也是戰友,也就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大哥。

你去看他他就很開心了,帶不帶東西,帶什麼不重要。

15樓:劉成昊

我覺得是你同伴侮辱烈士。。。。。。

祭奠怎麼祭?古往今來無不是好吃好喝。燒紙焚香擺上瓜果酒肉這才是我們的傳統,獻花圈那是國外。

論心來說,當然別人喜歡的東西做祭品啊,你覺得烈士喜歡鮮花還是菸酒呢。。。。。

我要是掛了希望後人別給我花,倒瓶汽水豈不美哉。

16樓:顏楨

前面的都讓開2333

講道理烈士陵園我也去得多了,草木挺密集,平時又欠人打理……諸位那菸癮酒癮要不就忍忍?要以後大夥好日子沒叫戰火毀了倒叫山火燒了,拋的頭顱灑的熱血那不白瞎了?多冤枉啊是不是。

來來來,看小花了

17樓:Xi Yang

打仗哪有不抽菸的?菸草在戰時可是軍用物資,通常是口糧的一部分。

另外,現代中國大部分地區喝白酒,特別是公務宴請喝高檔白酒的習慣,據說最初就是軍隊帶出來的。

18樓:元亨利貞夢的密碼

有什麼不能帶的?

只是好像不太合適當眾,往紀念碑下倒酒點菸好像會被當傻子,畢竟非親非故不是清明節很少有人會專門跑去烈士陵園祭祀。

而且點著煙會容易失火吧。

19樓:徐亮亮

這個我印象很深刻。

小學四年級,寫作文,寫掃墓記。

我當時突然心血來潮,把掃墓前的路上明媚的春光描寫了一大段,路是怎麼平坦,來來去去的小車,路旁的小洋樓多麼氣派,小同學們養得白白胖胖,一路活潑地打鬧。

最後一小段,來了句:

我們來到了烈士墓前,那是我們美好生活的起點。

當時提分不及格,而且在班裡點批評;後來拿給父母看,父母寄給縣里報社了,登了。

2017-2-13 8時

其實報上還有一段編者語,本著智者見智的精神,當時想想還是刪了。現在想來卻是對編者不公平了。恬為複述如下:

我們究竟應該以什麼心情去面對烈士?這篇文章給出的答案是感激。編者水平有限,尚不知其它民族如何祭祀,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是奉上犧牲,喝祭酒,分祭肉,跳祭舞。

現在看來不夠莊重,可數千年來我們這個民族一直如此。焚香點炮,喝酒吃肉,向祖先匯報著這一年的收成,感激祖先篳路藍縷創下的基業,為現在的美好生活感嘆一番。是的,我們應該把烈士們當做自己的祖先去祭祀,而不是現在流於形式的掃墓。

(還有一些,記不清了。大意如此)

如此,想來也算是正面回答題主了。

20樓:1065543501

認識乙個老頭,年齡大了,家人不讓他多吃油膩,他急了,說我年輕的時候要什麼沒什麼,吃不上也就罷了,現在有錢了又不讓我吃了太虧了,必須吃。

這個事安在烈士這裡也合適,他們拼了命就是為了孩子們能吃好喝好,你讓他們看到現在吃的穿的抽的想買什麼都有錢買能買到,不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安慰嘛

21樓:

重要的是一片心。中國有向英雄敬酒的傳統,也有點香祭奠的傳統。而且戰場上戰士們一般也喜歡喝點酒抽口煙緩解一下緊張的精神。我認為你做的沒毛病。

22樓:龐子晉

真沒事,新時代了,只要懷揣著乙個敬畏的心,就可以!我和我姐去給我姥爺掃墓(就一普通老頭),一般都是直接帶著酒,抽著煙,坐在墓前嘮嘮嗑,說的那話就下道了。何必拘泥於形式呢?

23樓:很酷的柯基

可能他們會跳起來到你朋友的夢裡去:

娘西匹!二營長老子的義大利炮呢!

生前媳婦兒天天叨戒菸,如今後輩們有心帶菸帶酒來看望我們這些個老傢伙深感欣慰~

內心竊喜:媳婦兒不在身旁沒叨叨聲定要痛飲一番!好煙入肺舒坦似仙~你!!你!!你!!!你!!!!

你居然出手阻攔!!!

24樓:

一線的部隊,少有不是菸槍酒鬼的,一是因為傳統,這個傳統嘛,沒什麼好說的;二是因為壓力大,酒的問題說兩嘴,但是煙的確可以舒緩壓力。酒鬼多少的問題還有可能商榷,但沒幾個不是菸槍的,我爹鐵道兵,是超級菸槍。

另外,我其實不是很喜歡舉所謂身邊例子的,但還是說說身邊,凡是武警退役的,還真沒菸槍酒鬼,解放軍退役的,起碼是菸槍,大半還得加上酒鬼屬性。

所以是完全沒問題的,這就是傳統,雖然確實不是好習慣。

嚴格意義上來說,武警應該比解放軍更加菸酒不忌,這個原因嘛,很複雜了。

另外,最後單獨說一下軍中禁酒,全世界都是明令規定軍營內不得飲酒,各主要國家裡面,可能只有印度做的比較好,歐美那票國家大概率是做不到,每年喝酒打架的不是一兩回,阿拉伯國家是真不知道,誰知道的就麻煩說一下。

寧願去烈士路也不願意去中的心態怎麼改?

講道理,我也是這樣乙個選手。讓我優勢路掛機保大哥,沒問題。烈士路1打3,沒意見。遊走打野一切好說。就是千萬別讓我走中。走中必崩。乙個人帶崩3路那種崩 daijunbo1992 我也最討厭中路,但是最近自己練中路發現,對方沒我想象中吊 以前是正反補很差,現在也是差,但是節奏還不錯,正反補還得繼續練練 ...

去明十三陵有沒有詭異?

心灰意冷的人兒 也不算詭異。但是整趟下來我是覺得不怎麼舒服。答主是早起不得型選手。今兒九點多起,磨蹭到十一點下樓吃飯,然後就坐地鐵出發了。本計畫是一路坐到昌平西山口,然後在那坐乙個擺渡車的。但是兩點下地鐵後那一塊荒涼地,讓我在烈日灼灼下等了有至少二十分鐘。對,你沒看錯,我從朝陽過去,僅僅是到地鐵,都...

乾陵怎麼樣?值得去嗎?

小白都黑了 值得去十年前還是大二學生和同學一起去的西安,8月份的西安對於北方人來說真的熱得想打人,同學是學歷史的,我也非常喜歡歷史,到了西安怎麼可能不去乾陵?那時候大家都是學生,旅遊的錢都是從平時生活費裡省下來的,於是做了攻略,從西安坐大巴到乾縣,搭了乙個可能現在都沒有的三輪車去乾陵正門,那是基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