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好多人討厭儒家?

時間 2021-05-06 06:51:56

1樓:查拉圖斯特拉

因為要更大數量的人喜歡儒家

無論是程朱理學,三蘇經血還是後繼的王陽明,都是古人留下的思想瑰寶。反對者一般都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2樓:路迢迢迢迢

因為儒家的歷史使命已經結束了,不管它以前幹的怎麼樣,它都是過去式了,現代人覺得它有一些優點,為它說幾句好話正常,覺得它不行罵它也是正常,但是誰要是還試圖在現代社會把儒家那套拿出來用,那不行。

3樓:大學之道在親民

他們不是討厭,是盲從,是權力崇拜。他們根本沒有任何思考的。別說是思想,就是一件西服,都能一會變資本主義的腐朽代表一會變現代化表徵

4樓:唯自由不可不爭

因為當代儒棍還存在,如果當代儒棍已經消亡,那麼儒家就是偉大的哲學、倫理學、政治學、法學於一體的思想體系文化瑰寶,但是當代儒棍還存在於現實之中,那麼儒家就是政治型宗教的胡說八道,儒棍張口秩序閉口分工,為宗法制.奴隸制.皇權.

族權.父權.夫權辯護,以整體之名行反人權之實。

遠古時期奴隸制度使大規模分工成為可能,成就了人類文明。正常人都明白是分工成就了文明,而非奴役。儒棍則不然,在其邏輯中分工秩序等於奴役壓迫,而兩者之間毫無差別。

其邏輯之可笑,用心之險惡,昭然若揭。居然還敢在各個平台,乃至現實生活政治中,企圖復辟。已其恬不知恥之嘴臉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談論奴役壓迫之合理性。

凡有良知之人人人得而誅之!

5樓:吳金銘

因為世界是由陰陽構成的,有贊成就有反對,有好就有壞,有善就有惡,各種對立都是陰陽二氣的表現。

儒家作為一種「止於至善」的學派,以道德為核心,勸誡世人,建立世界的秩序規則,那麼必然會引起反對道德,反對約束,反對別人阻礙自己獲取自身利益的人的反對。

特別是現在很多人自我中心,自私自利,追名逐利,對儒家仁義道德要求關愛他人必然深惡痛絕。

尤其是窮人,對自己的處境非常痛苦,想要搶劫富人,破壞社會秩序和規則,掠奪他人財富自肥,必然大力攻擊儒家。

6樓:HeyYa

儒家的孔子的影響力與地位等同於古希臘的亞里斯多德,巧的是他們兩個的時代很近

小學四年級有一篇課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可以見微知著了

近代的新文化運動還誕生了乙個新儒家,他們幹了啥可以了解一下

7樓:

我討厭儒家是因為我不相信儒學,也不覺得孔子是個思想多麼深刻的傢伙。

另外老子思想真的很樸素。

我喜歡中國文化,但我不認同一切沒有道理的學說,更不會跟風去吹。

堅決抵制中醫。

8樓:曾經

一時興起想說兩句,就不管條理了。

總體上,現代人討厭儒家,有乙個原因是因為儒家正中現代人的痛處,也走在現代人的反面。實際上,它其實是現代人的「藥」!越「討厭」往往意味著越需要它!

提下批得最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質上,這句話和素富貴/貧賤,行乎富貴/貧賤的邏輯是一致的。類似的話還有說顏回的「回也不改其樂」。

這個有兩層恰恰「相反」又高階的含義。

第一,儒家要人「安分守己」。自己的角色和「位子」決定你的言行,不可簒越。

第二層則是,我有內心當中有一把不變的「秤」,這個秤可以讓我能做任何事情而萬變不離其宗,做什麼都能隨時調整自己以恰到好處的適應新的環境。這點是儒道所共,其根本來自易經。

這兩者,一讓你安心,二讓你修身以應萬物。是兼顧變與不變的相對。

順便說句,同樣是儒家文化圈,日韓的儒恐怕多是側重第一層,第二層的根基還在中國。第一層丟了,最多算「禮樂崩壞」。第二層要沒了,算是「亡天下」了。

好了,就說這點。

大家再回過頭想想,現代普通人的痛苦在哪?

9樓:人不口嗨枉少年

原則上說,不批倒儒家店,其他店鋪就不好上新。你看隔壁印度和中東。只有儒家倒了,很多事就好辦了。

因為中國的思想體系向來有排斥神秘注意的傾向。宗教、類宗教性質的團體和思想在中國事不大吃香的。說你是的時候,什麼都是,說你不是的時候,不必過江的泥菩薩好多少。

10樓:左權

像韓非就比較討厭儒學嗶嗶賴賴的一套,為此發明了乙個成語,守株待兔,儒用不變的眼光來看待變動的社會,想通過這種手段達到天下大治的目的,就跟那愚蠢的農夫等著兔子撞死來吃兔肉一毛一樣,請注意這黑的是早期的儒家,是先秦之儒和被孟荀兩個魔改的那部分儒家(要不是這兩個魔改儒學說不定還得被社會淘汰)儒家治不了國,治一省之地都困難,儒家大行其道的時候就是國勢傾頹的時候,盛世都是以儒為皮,其內不管是法還是其他什麼改良的學說也好,真信儒生那一套治國就廢了

別忘記漢宣帝那亂中國家者太子也是怎麼回事,漢元帝重用儒家,西漢就到了衰弱傾覆的倒計時

11樓:Snowdrop

中中國人民好不容易站起來、挺直腰板。您這又讓腰板彎回去、跪回去,誰不討厭你?儒學就應該死掉,好好躺在圖書館的書裡。

出來跳腳那你就好好接受勞動人民的鐵拳吧。勞動人民不介意儒學死多幾遍。

12樓:種花家兔族帝

我看了看好多答案,只能呵呵。乙個人要找別人的毛病太容易了,要提問題也太容易了,都喜歡拿別人的錯誤來說事,從而達到否定一切的目的,眼睛總盯別人錯誤的人,永遠也就只能是一身毛病。照著大家的說法,因為儒家這個人、那個人有啥樣的問題,所以啊,儒家就都是糟粕,那往下推,因為馬列主義不能指導中國革命,很多東西在中國社會環境是不適合的,所以馬列主義就是zaopo。

毛偉人思想........你們敢往下推嗎?時代創造偉人,偉人的思想也是有他時代的侷限新的,我們該怎麼做,繼承和發揚,不要作憤青!

再問一句?科學有絕對正確的嗎?人文科學有絕對正確的嗎?

13樓:「已登出」

讀過過論語,大學中庸並且讀完這三本儒家大成之作,認真思考過這三本書的思想之後才能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落後時代的就應該拋棄掉,在時代中仍舊煥發活力的才值得去思考,也才值得眾人去為之辯論,談論自己的觀點。而不應該拿著落後時代的那一套糟粕去否定儒學的全部。

14樓:affage

不討厭儒家,儒家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跟道家、墨家、兵家、法家……諸子百家一樣,我討厭的是儒吹。

儒家學術上研究可以,作為個人修養,也有可借鑑之處,但請不要到處推銷,搞得跟其它邪教乙個觀感。

15樓:

準確說的話,討厭的是儒教和孔家。討厭的是思想上的壟斷,真的細細想來,和宗教差別又有多大,當然也是有優點的,不太信鬼神。至於孔家,不否認出過些人才,但幹過的些事只能呵呵了。

能說什麼呢,做為儒家的象徵,這個家族真的是比皇帝還厲害啊。滿口的仁義道德,做的呢?

孔夫子的思想是沒有錯的,當然只是在他作為一種思想的時候。而當這種思想開始壟斷社會話語權,一切的解釋只能在他,不同的思想會受到討伐的時候,和宗教又有多大差別。

16樓:卟離

儒家的思想不是像他們說的那樣就是愚昧無知,誤國,影響科技進步。不是那樣,儒家說的以仁義禮智信服人,以德治國的意思是說,人一生下來是善良的一張白紙,教育就是乙個筆,你畫什麼樣他就是什麼樣。比如說為什麼有欺男霸女之徒,奸佞小人,欺君罔上,這世界的一切惡的源頭是因為教育不到位,如果這個人你從小就教育他道德情操,他長大了也不會作惡。

儒家思想是這個意思,當然這只是儒家思想的一小部分。

17樓:薇莪拉的打野男友

討厭,那就對了。

有很多儒粉,喜歡把各種中國美好品德都歸於儒家的功勞。更有甚者,將「儒家」和「傳統文化」直接掛鉤,比如 @墨子連山 ,以便舉著民族主義(依然是右湃思想)的大旗,逼得不明真相者不敢反對。殊不知,這正是儒家佔據了兩千多年話語權的後果。

要知道,就像一切定理本就在天地間,科學家只是發現了它們一樣,一切美好品德本就在我們心間,是百家諸子,而不是儒家一家,發現並歸納了這些品德,然後儒家在「獨尊儒術」之後,在兩千年的時光裡,將這些全部都歸為了自己的東西。就好像「民主陣營」和「自由陣營」的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後,漂亮國將「民主」也也變成了自己的招牌一樣,相同的操作。

所以我們想要了解儒家究竟說了什麼,就不能聽那些儒粉們雲山霧罩的彩虹屁。尊老愛幼,尊師重道,誠實守信之類的普世道德說教,諸子百家無一不有。我們必須了解,儒家的核心究竟是什麼。

很多人喜歡說,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對。「仁」,是統治者,剝削者,在其地位牢不可破時,對被統治者高高在上的一種「恩賜」。沒錯,「仁」是一種「施捨」

你得站在優勢性的地位上,你才有資格去「仁」。百姓能對皇帝「仁」嗎?農民能對地主「仁」嗎?

顯然不能,除非皇帝和地主的脖子上被架著農民百姓的刀。是不是這個道理?

那麼儒家的核心究竟是什麼呢?是「禮」。

什麼是「禮」呢?「禮」滲透在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吃飯打仗死人生孩子,什麼都有「禮」來規定。我隨便找兩個例子。

儒家的君子六藝,大家都知道吧?可如果有人以為其中的「射」,是要射得準,那就想得太簡單了。每個等級,有專屬於每個等級的射法。

比如在射靶時,天子之射,要有樂師在一旁用編鐘演奏《騶虞》,射前聽五遍射後聽四遍;諸侯之射,要演奏《狸首》七遍;大夫之射,要演奏《採蕷》。士人之射,要有人在一旁演奏《採蘩》兩遍,要把草靶子做成犴獸的模樣。而庶人之射,只能射圓形的草靶子,不可聽《採蘩》。

若臣與君同時射箭,須不與君並立,讓君一尺而退。三指三連射之射法,非天子不可用。若是在戰場之上呢?

那也有規矩。若敵人的地位比自己高,比如自己是士,對方是大夫;亦或是自己是卿,對方是國君,須鳴空弦以示警。

再比如喪葬。人都有生老病死,同是死亡,但社會身份不同,稱呼也不一樣。如,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hong);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祿」;最下,咱平民百姓死,才直言其「死」。

守喪和殯葬,那更是按照上下等級,分得清清楚楚。仲尼死前,就因為自己曾做過大夫,但死時不是大夫,特地留下遺言,叫徒弟們不得將自己以「大夫之禮」下葬,必須以「士」禮下葬。因為細節太過繁瑣,在此不表。

大家看出來沒有?所謂「禮」的本質,就是「等級分明」。「禮」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所有人都時刻被提醒著自己的「位置」,防止人「不本分」。

大儒們期望的是,每個人都按照他們規劃的軌跡渾渾噩噩過完一生,如此便可不生戰亂,長治久安。先通過「禮」,以確保人間等級分明,統治階級江山穩固,永遠踩在底層頭上;再讓統治者們「仁」,「施仁政」以安底層的心,來進一步鞏固統治階級的「皇位」,才是儒家真正的核心。儒粉們喜歡將「禮」美化為「各司其職」,可想過古印度人也是這麼形容種姓制度的呢?

現在都2023年了,難道我們還要去推崇這種宛如殭屍一樣的學說嗎?

當年仲尼所在是春秋末年,禮崩樂壞,貴族們都不守禮,所以一天到晚打仗。由於戰亂以致苛政猛於虎,哀民生之多艱,仲尼便想解決這個問題。可惜他簡單粗暴地認為,這是因為大家品德不好,又都不守禮,才有的戰爭。

所以他想到的解決辦法也很簡單粗暴:那就守禮不就行了嘛。這想法,其實跟種姓制度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大家都能聽我的話,都「守規矩」,不就沒有紛爭了嗎?這明顯是一種反人性的,不切實際的,過於理想化的想法。

所以我認為,並不是時代拋棄了儒家,而是儒家自打誕生的第一天起,這個試圖在周代末復周禮開歷史倒車的學說,就是落後的。其唯一真正辦成的事兒,就是因其極度維護統治階級的特徵,而作為乙個文化毒瘤活了下來。墨家。

跟名字裡帶墨子,實際上卻是儒棍,若子墨子復活,一定會被其一劍劈了的 @墨子連山 先生不同,我是個真正的墨粉。我們墨家講的是什麼呢?是「利天下」,「通天志」。

「利天下」三個字很好理解,就是讓天下都得利。無論是「兼愛」說的人人平等(所以被儒士們罵作「無父無君」),還是「非攻」說的和平主義(「攻」單純指為掠奪利益而發起的不義戰,殺暴君不叫「攻」叫「誅」),亦或是阻止人殉和浪費的「節葬」、「節用」,都是為了「利天下」。墨家也從不是不知實幹的單純理想主義者,「兼愛」不是叫你去做聖母,而是要「兼相愛,交相利」,是要你因兼愛,而在人際交往中與對方互惠互利。

所以墨家不講長幼有序,而是要父子,夫妻,兄弟,也能平等交往,互惠互利。這也是墨家被儒生們罵「無君無父」的另乙個原因。

說完「利天下」,那「明天志」是什麼意思呢?「天志」,就是「天的意志」。樹葉離了樹枝會下落是「天志」,水往低處流也是「天志」。所以「天志」,就是自然規律

歸納起來,墨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人平等,互惠互利,掌握自然規律」。對比下儒家日常掛在嘴邊的「仁義禮智信」,可有比「非攻」更善之「仁」?可有比「利天下」更大之「義」?

可有比「兼相愛,交相利」更適合現代社會之「禮」?可有比「通天志」更明之「智」?可有比「死不旋踵」更可靠之「信」?

儒家的好,墨家都有;儒家的糟粕,墨家都沒有;儒家沒有的好,墨家還是有。說到底,如果我們現在需要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汲取前進的養料,墨家難道不是比儒家強了百倍嗎?乙個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寬袍廣袖環佩琳琅,一看就不幹活的儒生;和乙個因為立志與庶民同甘共苦,所以穿短褐食賤糧,重諾守義死不旋踵的墨者,誰更像是我們勞動人民的朋友,還用比嗎?

最後以儒粉們最討厭而又不敢置喙的圖書管理員同志的話,作為結尾。

2023年4月,圖書管理員在抗大生產運動初步總結大會上講話指出:歷史上的禹王,他是做官的,但也耕田。墨子是乙個勞動者,他不做官,但他是乙個比孔子高明的聖人。

孔子不耕地,墨子自己動手做桌子、椅子。他還進一步發揮說:「馬克思主義千條萬條,中心的一條就是不勞動者不得食。

」「不勞動者不得食」等於是墨家的信條「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的現代表述,而推崇大禹也是推崇墨家思想的表現,因為大禹正是墨家理想中的聖人。圖書管理員在延安時期大力倡導墨子之道,是因為墨家許多觀點、做派與馬克思主義原理不謀而合,有助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為什麼好多人討厭指甲劃在粉牆上的聲音?

yaguoya 聽到這聲音和尖銳東西摩擦玻璃的聲音,我也是渾身雞皮疙瘩掉一地,以前特地查過一些資料得知。為什麼會我們會對這個聲音不適,是因為 這是我們耳朵最敏感的頻率範圍 雖然我們的耳朵為何對這個範圍敏感還不太清楚,但它的確包含了尖叫的聲音,而我們本能地討厭這種聲音。從頻率角度來看,用指甲刮黑板的聲...

為什麼好多人都討厭花滑中的K寶?

christian408 捧她捧太過了。國內裁判打分,真的恨不得goe加滿pcs打100。就拿昨天俄羅斯杯總決賽來講,她短節目打88分,真就乙個敢打乙個敢滑 鵝杯第二站黑臉,全俄尬笑 非說她表情天生那樣我也沒辦法,反正拿金和拿銀小丫頭完全兩幅面孔 而且黑不黑臉大家有自己判斷嗷,不全是因為b站某up,...

為啥好多人喜歡露腳踝?

你知道有人戀足,卻不知道戀足是連著腳踝一塊戀的。我ex腳踝跟腱巨長巨明顯,腳踝鉅細。每次出門我都走他後面,一路盯著腳踝看。我會告訴你光看腳踝我就已經高潮了? 露腳踝可以顯腿細腳小,尤其是女生。夏天露很正常,但是冬天不怕凍壞腳嗎,甚至襪子都不穿。中醫有句話說涼從腳起。還有有些人露腳踝純粹就是跟風。我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