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兩廣地區為什麼難以割據獨立?

時間 2021-05-31 17:35:17

1樓:老書

散裝啊。散裝的地方都好搞定。清代土客大戰規模多大時間多長啊!

加上潮汕人,蛋民,古代估計還有百越土著。再細化一下內部還有村與村之間械鬥,各種激烈的矛盾,北方政治勢力只要在這些之間尋求平衡就很容易控制。

2樓:

主要是古代史上,嶺南太窮,人口太少,糧食產量太低,無法維持乙個強大的割據政權。

只要中原王朝,甚至江南王朝正常發展,依賴龐大的人力物力資源,也足以壓死嶺南的割據政權。

事實上直到現在,嶺南也不是中國糧食主產區,廣東廣西糧食產量在全國各省排名不靠前,自給率非常低。

廣東廣西兩省的糧食產量之和也不到河南糧食產量的一半。古代歷史上,這個差距只會更大。

古代歷史上,乙個統治著河南山東河北陝西的中原政權,憑藉糧食和人口優勢,就足以碾壓周邊割據政權。

3樓:迪巴拉

因為經濟落後,人口稀少,內部整合不足,是最主要原因其他都是扯犢子,嶺南長期人口稀少漢蠻混居,出了幾個大城就是蠻夷的聚居區,你怎麼造反? 怎麼割據 ?蠻夷區收不上多少稅收漢人數量少也沒啥錢沒錢沒人根本組織不起什麼靠譜軍隊尤其是嶺南海軍極為重要長期嶺南經濟人口主要就在沿海和珠江兩岸,但是海軍費錢,嶺南維持海軍長期規模無法和中原或者江南政權相抗衡,這還割據啥啊。

而且內部漢人割據或者蠻夷割據都還要考慮壓服對方,內耗問題使得國力更弱。靈渠啥的都是扯犢子靈渠後來長期堵了。後來嶺南經濟變強人口增長,別說割據北伐都可以廣西桂系割據!

廣東都敢北伐中原打的中原各個軍閥丟盔棄甲。現在廣東要是割據就是乙個強國。

4樓:不要錢的魚丸

當然是秦朝時期勞動人民修的靈渠啦,水運很方便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西元前214年鑿成通航。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

漓江,是支流桂江上游河段的通稱,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

5樓:史甘非尼亞

關中和中原是兩廣人民的故地,自宋起到清末,收復河山、驅逐韃虜、重建家園一直是兩廣人民最強烈的巨集大心願,兩廣為什麼要割據?

韃子思維!

6樓:NEWNEW

新生的政權要是能夠維持現有廣東發展趨勢,至少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湖南湖北的糧食。

2.四川重慶的天然氣。

3.貴州的電力。

4.山西的煤炭。

5.新疆內蒙的稀土、礦產。

地方割據對於嶺南地區來說是不現實的,架不住資源的稀缺性,需要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北糧南調、北煤南運。如果有出現蘇聯末期的情況,以最快的速度接受控制軍警部門,搶先第一步北伐,打其他地區措手不及,最後在新的國家裡做東才是王道。

7樓:公子虛

立國在德而不在險,四一二之前,兩廣不就是割據的嗎?甚至可以北伐進取中原。

而到了桂系主政,雖然軍士一樣悍勇,但面對渡江後的人民戰士,就只能束手就擒了

8樓:趙亮

嶺南多山,耕地少,意味著真正的土著很少,大部分是南下軍人的後代,對民族的歸屬感比較強。

與之相反的是越南,耕地多,土著多,越民族意識強,很難歸順。

9樓:

沿海,人口密集地區易被攻破,丘陵地帶地理分割,人民內部矛盾較大,難以統一,大江密布,佔據上游可以輕易對下游地區造成壓力。是破碎之勢,聚不成一股勢力,歷史上本地也是多方相爭的局面。

為什麼出了兩廣,「韋」經常會被唸錯?

Ni nuo 我已經在糾正同學 朋友和老師的路上走了很久很久。但是我真的是失敗了,一開始我以為他們是看鹿鼎記看多了,所以被帶偏,但是後面我再去糾正的時候,居然告訴我三聲念我的名字比較好聽?好吧 您說什麼就是什麼 而且乙個很有意思的事是,家裡面的人 小學同學 村里 都不會讀錯,但是從到縣裡面讀初中開始...

為什麼現在有些廣府地區的小孩子連「講粵語讓我覺得很羞恥」這樣子的話都說得出?

胡蘭芝 很簡單。現代社會普通話是乙個受過最基本教育的人掌握的最基本技能。文化層次越低的人,方言說的越好 想想你們老家那些打流賭錢鬥毆的小混混是不是乙個個都非常熱愛家鄉話?很多的陋習落後的觀念幾乎都和方言聯絡了起來。新一代不喜歡很正常 而且出門在外會不會普通話也是判斷乙個人有沒有受過最基本教育的標準 ...

為什麼感覺日本這兩年ACG領域有許多難以打破的歷史記錄被紛紛重新整理?

clefable 鬼滅和動森的共同點 1.社交友好 2.畫風呆萌 3.沒有教人做事的部分搞起來比較輕鬆 本人感覺核心點都是能讓人不會掐架的社交起來,或許是對網路時代掐架 廁所 飯圈化 戾氣這些東西的逆反 賽馬娘不了解 鵬鵬 新時代新氣象 令和時代2019 文化產業商業歷史紀錄被突破重新整理,其實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