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知乎開放 API,你覺得應該怎麼做才能最大化其影響力?

時間 2021-05-31 17:34:15

1樓:吳超

在看到此問題之前,我就有乙個需求,能否將回答同步到blog。設想是能trackback,並且blog內容當做乙個答案同步到知乎,對於這樣的對內api是相對安全的,因為對於每個人自己的blog,從質量上還是相對負責的。

2樓:高康迪

開放API的本質無非是將資料共享給第三方使用,第三方能夠讀或者寫。而這裡面的資料可以是內容資料也可以是使用者關係資料。

所以開放的API種類並不是關鍵,無非是將幾個基礎功能包裝一下放出來,關鍵第三方如何結合API做出更棒的應用,彌補現在知乎的短板。

傳統的方向:例如知乎現在沒有手機客戶端,完全可以將API開放出來,讓第三方來做,節省自己的開發成本。

另外乙個方向,我覺得是整合不同平台的API,例如可以結合知乎與網易微博的API,讓知乎的問題可以在微博上回答,在知乎的回答也可以同步到微博上。更深入,甚至可以分析使用者微博的內容,分析的他的喜好,這裡面可以想象的地方太多了。

3樓:keso

簡單概括,開放API有三種典型模式:Google模式,Facebook模式和Twitter模式。各自特點:

Google模式:將Google的技術架構作為第三方應用的基礎構件,典型的是使用Google Maps API Family的各種應用;

Facebook模式:將Facebook的使用者和使用者關係開放給第三方,典型的是遊戲;

Twitter模式:將使用者資料開放給第三方,讓使用者可以通過不同的應用訪問自己的資料,典型的是大量桌面和手機端的Twitter客戶端。

上面只是以偏概全的簡單概括,只是為了更方便說明問題,事實上不是這麼簡單。

可以看出,適合知乎的是Twitter模式。不過Twitter模式需要一定的使用者量,大量的使用者需求,是第三方應用的核心驅動力。所以,知乎可以設計好自己的開放架構,但並不急於看到開放的成果。

如果知乎發展到了第乙個瓶頸期,大家覺得應該如何才能走出困境?

王月月月月 在我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是2012年的2月16號了。不得不說知乎到現在一直運營的很好,每個會用知乎的人都會赤裸裸的表達對知乎的喜愛之情,未雨綢繆是件好事,有這麼多人支援,我想即使知乎真的遇到什麼瓶頸了,我們這些普通知乎使用者也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知乎走出來的!PS 這是我在知乎上...

如果知乎給 知乎紅人 加 V,你會支援這樣的做法嗎?

黃森婧 不是很贊同。感覺加V還有一些其他功能就讓知乎變得複雜起來了。上知乎最開始的目的就是問答。加V炒作嫌疑較嚴重,也會導致一些盲從。乙個加V的紅人會很多人去關注。也會盲目認同一些並不一定正確的觀點。如果知乎變成了微博,空間。那還有什麼意義呢。 不支援。覺得沒什麼意思。本來這裡很多時候,就是實力為上...

如果離開,你會因為什麼離開知乎?

這是我第二次來知乎的第二天,今天天氣晴,很好的一天 曾經在生活中遇到些挫折,我來這裡避風,江湖走一遭,挺好,生活中沒有穿越,但這裡有!我能回到少女時期,有甜蜜有負擔,雖有波折,也遇到了貴人,拿著另一種身份仗劍走天涯!也曾讓短暫的負面情緒幾度控制了自己,不想工作,不想社交,每天在光鮮外殼的保護下,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