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鴛鴦火鍋辣的一面要比清淡的一面熱的快

時間 2021-05-31 16:59:55

1樓:高材君有料說

四川請援鄂醫護免費吃一年火鍋?硬核火鍋科普來了!

沸騰的本質是物質在一定的大氣壓和一定的溫度下,從液態轉變為氣態的過程,也叫氣化,這個過程是需要吸收熱量的。對於辣鍋來講,因為一般食用油的烴鏈鏈長較短,分子量也較小,其密度低於水,所以油會浮在水上面。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而油的沸點有200℃以上。

辣鍋中的水沸騰轉變為水蒸氣後,因為油層的阻隔,其不能把大量的熱量帶走,所以辣鍋沸騰得更快,也就是辣鍋中的熱量損失更小。需要指出,這裡不是因為水和某些有機物混合後產生共沸導致的沸點降低。

2樓:

@張津源 回答得比較詳細了。

在此補充一下,鴛鴦鍋分清湯的和有辣油的兩面。其中有辣油的那一面之所以散熱慢,主要是因為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會浮在水的上面;油的沸點一般要大於200°,而水的沸點是100°(理論上,不考慮實際的氣壓等影響),在水燒完之前(哪怕一直沸騰著),辣油一側的鍋裡面的溫度始終在100°,也就是說油始終沒有達到沸騰的點,所以它趨於安靜地浮著,徹底封死了底下水沸騰散發的熱,僅僅靠油麵與空氣的接觸傳遞出一些熱氣。所以辣油那一面不但熱得快,蒸發的水蒸氣也少。

3樓:

如果確實不是油的問題的話,應該考慮溶液的沸點受溶質影響的因素。你想紅的那邊得有多少調料溶解在湯裡啊……沒準就有幾種會顯著降低溶液的沸點啊,沸點低蒸發容易散熱快……恩(散熱快跟熱的快有關係嗎?!!!……)

好吧,所以我的結論是:沸點降低使得紅鍋可以更快「沸騰」,讓你產生了紅鍋「熱的快」的錯誤認識。其實兩邊溫度相差不大。

4樓:SadMax

是散熱的事兒,但鴛鴦火鍋的散熱就是油的事兒了,雖然清湯表面也有油,但是極少量的,根本達不到覆蓋清湯的程度,而另一半的油是很厚的一層,完全覆蓋了湯,導致散熱困難。油和水的散熱區別可以從平常油鍋不冒煙而開水霧氣騰騰來看,一目了然。還有,如果有注意的話,你會發現吃的過程中清湯那邊要加幾次湯,而辣的一邊幾乎不用加。

5樓:Sah Lee

有沒有油是次要。關鍵是散熱快慢。如果我沒記錯,清湯一面一直會有白汽冒出來,而紅湯一面則非常平靜。

以前學過,白汽是水蒸發後的水蒸氣遇空氣凝成的霧。而液體蒸發過程是散熱的。所以……

再考慮為什麼清湯蒸發更多。首先是我好像不記得清湯上面有一層油。不過即使有,也應該很薄。而且一旦加熱開始,就會聚成一小片一小片的。總之無法有效阻止水的蒸發。

為什麼劉備一面志向是「興復漢室」,一面認為皇帝姓「諸葛」也無所謂呢?

水魚 那句 君可自取 同樣是皇帝的康熙說了三個字 猜疑語。而 君可自取 是授予諸葛亮廢立皇帝的許可權,也就是如果劉禪不行,可以從劉備其他兒子中再選乙個。至於把皇位交給外姓,在封建時代既沒這種思想也不可能。 雪雪是雪雪吖 君可自取 大概就是 您自己看著辦吧。可見是給了諸葛亮大權獨攬的承諾,劉禪如果不成...

為什麼我們一面批評應試教育又一面以學歷為標準?

光榮日 在無法改變現狀的情況下,你有更好的選拔標準嗎?在這魚龍混雜的環境中,以學歷劃一道標準線無疑是一種高效又比較準確的選拔方式。應試教育固然有弊端,但你也要看到它的積極作用。 吃魚 批評的是應試教育不好的地方 但是不完美的教育方式同樣可以將人劃分為三六九等而用應試教育劃分出來的三六九等雖然不是完全...

為什麼我老是會挖掘別人不好的一面?

殷海威 人際交往這一塊是個很大的學問,像我這種文學豐富的知乎小學生肯定是不懂的,以下我就說說我認為的,因為描述並不清楚,我就憑空想象吧,想歪了題主大大可千萬別動手。首先人的天性,那就是對不熟悉不太熟悉的人都會存在一絲防範,這個防範可以表現為不流露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不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小性子,畢竟不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