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網貸拆東牆補西牆?

時間 2021-05-31 15:27:20

1樓:很難說

網貸、信用卡對於平民來說就如同「潘多拉魔盒」的開啟。佛家說:「世間三毒:

貪、嗔、痴」。「貪」字首當其衝,「貪」即是「欲」,欲求不能滿足就要走偏門。「貪」在我們每個人心底都有,有良知、有道德、有法律在約束。

「貪」埋藏在心底顯不出它的「惡」來。但可惡的是:網貸、信用卡無底線的慫恿、引誘我們心底的「貪欲」,並刻意淡化滿足慾望所需要的成本,它告訴我們:

「二小時放貸、免徵信查詢、無擔保貸款等等諸如此類」,消除我們的後顧之憂。甚至有意無意的暗示我們:可以多卡互補,可以拆東牆補西牆,美滋滋的永遠不用歸還本金。

於是我們心底裡「潘多拉魔盒」被開啟了,魔鬼被放出來了,不歸路也在眼前開啟了。舉貸創業的、貸款賭博的、更有甚者借錢消費的(這類人是最可恥的,也是最可悲的。)。

一旦踏入這個拆東補西的「圈套」,回頭就難了。之所以說「圈套」,我個人認為是個貸行業從業者設計的遊戲,他們手上有大把的錢,為了讓這些錢投資利潤最大化,於是設計了乙個圈套:1.

激發客戶的潛在消費力,通常用各種宣傳引誘,慫恿無知貪婪的人貸款或消費。2.讓貸款者支付手續費、利息。

3.當索取的手續費利息滯納金等等差不多等於貸款本金或超過貸款本金後,遊戲進入尾聲。因為投資已經回本了。

4.追討本金(純利潤),這時候大部分人為了免除不良後果會一次性償還,投資者收益達到100%以上。但也有一部分人不願或者實在無力償還,於是「拆東牆補西牆」,當貸款本金和利息累積到一定程度後,這個鏈一定會斷,於是妻離子散者有、家破人亡者有,隱姓埋名者有,鋌而走險者有。

我想,這些人在離婚簽字那一瞬、在閉眼結束那一瞬、在躲藏的地方入睡前那一瞬、在鋌而走險那一瞬,他們心裡一定非常後悔吧!因為如果不走這條路也許他們都有乙個美好的人生!然而他們並不知道這就是個設計好的「遊戲」,從頭到尾都是乙個「圈套」。

當心底的「貪」被釋放,無拘無束,人生結局已經注定。我不免要問;是不是只有我乙個人看到了?肯定不是。

那麼那些有資源、有能力、被我們頂禮膜拜的精英,為什麼不伸出你的手來挽救一下他們?為什麼不站出來大聲疾呼?為什麼不揭露這些毒瘤?

你們的良知呢?你們的社會責任呢?崔老師可以乙個人懟整個影視圈,我把他看做「鬥士」,難道泱泱大國十幾億人,到如今只剩下乙個「鬥士」了嗎?

陷入網貸27000呀!拆東牆補西牆 該怎麼辦?

宋先生 和家人坦白尋求幫助,頂多就是挨頓罵。一直這樣下去越欠越多,最後不僅僅是挨頓罵就可以解決的了。我是自己親身體驗過得,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蔡蔡 只想說一句話,網貸真不是個東西 門檻那麼低,說借就借 害人不淺啊!遲早回歸正途吧,貸款前考慮清楚是否有能力歸還再貸啊! 傑jas 第一,要工作,然後選擇...

非法集資中,借新還舊,拆東牆補西牆是不是一定構成集資詐騙罪 ?

非法集資本身就是乙個很大的概念。本身就包含詐騙的成分了。但是借新還舊一定程度上算不上詐騙。打個比方。你在a銀行的貸款需要還。你從b銀行新借了一筆去補。無視銀行批准的條件。很多人不也這麼幹過嗎。只不過惡性迴圈,到最後還是該落水 廈門蘇奕欣律師 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行為只有具備一定的數額或情節才...

如何理性看待校園網貸?

薛洪言 首先,對校園貸還是要有個正確的認知。校園貸不直接等同於悲劇,只有借了校園貸又還不上款引來暴力催收時,才會形成悲劇。所以,如果有借款需求,且自信可以正常還款,對校園貸何懼之有呢?而對絕大多數大學生來講,在借款的時候,都是自信借款額度在自己承受範圍之內 且自己絕對可以換得上的,所以在他們眼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