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反唯金牌論是否矯枉過正?

時間 2021-05-31 13:01:46

1樓:肖震宇

反唯金牌論不是反唯成績論。

進了奧運會決賽圈或8強的,都是世界頂尖的了,摘金奪銀其實真不必看得太重。菲爾普斯、博爾特固然偉大,但是誰能說李宗偉就不偉大呢?

2樓:豪豬騎士

是。這是競技體育,不奔著更高更快更強來,難道是來拍戲的?

唯金牌論一直以來為人詬病的,是只看金牌,不看努力。今年這種情況有所改觀,但出現了參與就好的趨勢。

在我眼裡,林李大戰第三局的狀態,女排精神,才是競技體育該有的東西!

3樓:文二

是,有些中國人聽風就是雨。你看看日本為了金牌拼到什麼程度,你看看世界上哪個國家說金牌無用的?就是我們當中某些人自以為是的憐憫心,按照他們的邏輯,汪精衛就該曲線救國,東亞共榮,韓戰不該打,不該搞原子彈,這些都是一類人。

4樓:

反唯金牌論沒有錯,關鍵要看物件是誰。

反唯金牌論針對的是吃瓜群眾。是反對以往觀眾金牌至上的觀念,只看運動員有沒有拿到牌而無視運動員的努力。這一點是沒錯的。

作為觀眾應當客觀的看待比賽,有時候運動員沒拿到牌但已經是盡全力了,或者是運氣不好,或者是對方超常發揮等等,這些應該能分得清。運動員拿不到牌應該對事不對人,而不是一味的苛責運動員。

但反過來,作為運動員,拿牌就是唯一的目的(我這裡指的是具有奪金實力的運動員),拿不到牌一切都失去了意義,不管是否盡了全力,是不是運氣不好,還是對方超常發揮等等都不是藉口。運動員一定要表現出比觀眾更在乎金牌,什麼「自己已經很努力了」,「金牌不是唯一目的」,「對自己成績很滿意」,「賽出了真實水平」這種話是絕對不能說出口的,哪怕觀眾確實是這樣認為的。運動員在失金之後必須要表現出自責,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錯。

同樣的,作為領導,運動員沒拿到牌批評他們也是應該的,哪怕觀眾都原諒了他們。因為領導用他們就是希望他們拿牌的,拿牌就是他們唯一的目的。如果運動員沒拿到牌,領導是要負責的。

所以,反唯金牌論是對吃瓜群眾說的,而不是運動員自我開脫的理由。乙個正常的社會,應該是每個人都做好本職工作,不做越俎代庖的事。吃瓜群眾做文明觀眾,運動員全力比賽,領導做好管理。

運動員比觀眾更在乎金牌才是正常的,如果運動員不關心成績,反而是觀眾關心成績就麻煩了。

同樣,把金牌榜低迷歸咎於吃瓜群眾不關心金牌,反唯金牌論也是毫無道理的。拿牌是運動員的事,不是觀眾的事,觀眾憑什麼為拿不到牌背鍋?

5樓:兜香

感覺有一點。

還是很喜歡金牌,只有冠軍才配得上桂冠。畢竟這是競技體育,拿群眾體育的要求來也太低了。平時大家運動快樂就好,這正式比賽還是盡力爭金才對。

6樓:

金牌第一的時候說這是國力體現,沒拿第一的時候說是參與第一。就像經濟增長10%的時候乙個說法,只有6%的時候又是乙個說法了。你們啊,納依烏啊。

反政治正確 道德綁架是否矯枉過正?

所謂的政治正確 反政治正確本質上是一丘之貉,無非就是想把水攪混從中漁利的野心家或者跟風的噴子。不要因為他們在網上喊的聲音最大就誤以為他們是大多數或者他們掌握了所謂的真理,多出門看看,這個世界上最多也力量最大的群體,還是那些心懷善意,為美好明天努力的普通人 世間的邊角料 確實有些矯枉過正了。社會思潮是...

現在網上的反抄襲風氣是否矯枉過正

唐銘 抵制抄襲是必要的,但必須基於足夠的證據來說服別人,而不是以攻擊的態度試圖迫使別人承認抄襲。而非常不幸的是,很多時候被擴散出來廣為傳播的 抄襲 言論,目的是為了攻擊別人,而不是為了說明事實。 這個問題感覺每段時間都會看到一次 反抄襲風氣沒有矯枉過正 反抄襲不適度,不尊法守法時常存在。或者這麼說 ...

現在反道德綁架是否已矯枉過正?甚至變成合理化自私的藉口?

林夢駒 比如這樣的小汽車產品 本圖右上角 正確表達車門式樣,技術上能做 義理上該做,卻沒有做。卻沒有盡到 力所能及範圍內正確明確表達區分車輛特徵 的義務,給懂車者構成困擾 給不懂者帶來誤導。罔顧甚至踐踏了公共利益 公眾的汽車文化利益,用 自私 這個詞都是對它們的抬舉 對 自私 這個詞的侮辱。你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