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孔子復興了禮樂制度,現在的社會會是怎樣?

時間 2021-05-31 11:47:08

1樓:喵星掃地生

禮是階級尊卑的外在形式,樂是階級壓迫的精神鴉片,禮樂已在孔子的徒子徒孫鼓吹下執行了上千年,好處是便於統治、延長王朝壽命,壞處是階級固化、限制生產力發展。歷史告訴我們,禮樂到頭總逃不出禮崩樂壞的下場。

這一套老外也不陌生,他們歷史上也試圖通過語言、禮儀、穿著、審美來固化階級,維護貴族統治,後來被文藝復興、新教和資產階級革命打破了,所以老外看不上孔子學院。

當代把這堆玩意兒貫徹最好的就數西南方的某個鄰居,他們居然搞出一套世襲罔替的「禮樂」體制,讓底層階級從思想上放棄上公升的希望,可謂孔先生的知己了,可惜近年來其國也出了些有識之士嘗試打破這個傳統,希望他們不要成功。

2樓:一片冬瓜茶

孔子復興的不是禮樂制度本身,而是先王制禮作樂之本義,即先王制禮作樂是為了什麼?絕不是制定乙個不變的制度,將人死死限定住。

相反,先王制禮作樂是認為禮樂文明是符合人的自然天性,是人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因此禮樂制度是從人性出發,如果違背了人性,則禮樂制度就違背了先王制禮作樂之義。

但制度本身具有滯後性,因此禮樂制度本身也是不斷變革的,因此孔子也說所損益可知也。變革的依據,便是人情,違揹人之情理的禮樂,就需要變革損益。

所以,孔子復興禮樂,並不是侷限在過往的條文,而是認為當前禮崩樂壞的制度已經違揹人情,需要進行調整,因此要在先王制禮作樂之義下,對禮樂進行調整,使之符合當前的人情。如果當前社會情況是封建社會,就將封建制度納入禮樂,並不斷隨時調整;如果是資本主義,就將資本主義制度納入禮樂,並隨時調整。諸如此類。

3樓:whlee

禮是理的外在表現。樂是能使人快樂的工具。理萬年不變,使人快樂的原理也是萬年不變。但是外在表現確是總是變動的。

所以,禮樂那套外在的東西可能並不適合現在。但是,深究後面的理才是最需要做的。

4樓:李平

那說不定工業革命就出自中國。

禮不是法,而是分配制度。樂不是歌舞,是弘揚社會的正氣。

生產力變了,禮也會跟著變,那樣才是禮。怎麼變,施仁政,根據現實來。

社會變了,樂也要跟著變,不過一定要是主流的聲音。乙個發達國家,滿大街黑人粗口,和滿大街方文山中國風,哪一種更有利於提高人的進取心?

好多人都不懂禮樂,真沒什麼可說的。中國最不缺的就是文盲。

5樓:黑瞳之狼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就算他恢復也不是原汁原味的了,一定有很多改革歷史不可假設,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切都會變得未知我只想說,禮樂制度,在不同時代有不同存在形式,無有規矩,不成方圓,即使他不叫儒家,不叫法家,不叫什麼家,他也會存在,因為生產資料有限,人不可能無限制的做出行為

當然不排除有一天人類社會掌握物質無限的技術,那樣人類的倫理道德就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今天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到時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完全的自由就真的好嗎?為所欲為,是不是太不堪了

孔子推行禮樂制度能不能解決當時的問題?

芳芳 人有其道。這個道,就是人要遵循自己的慾望的驅駛,人不知道自己的慾望從何而來,如何化解,只能順從這種慾望的指引。人對自己身體內的慾望不可阻擋,這就是屬於人的根本自然規律,就是萬物之中屬於人自己的那乙份 道。因人無法擺脫慾望的驅使,所以人類的發展就是高複雜化 高成本化 高消耗化的趨勢。老百姓並不關...

傳統文化如果復興,對現在的女性地位會有什麼影響?

王鐵鏟 不會。社會發展程度 女性經濟能力,決定了女性地位,也決定了哪些傳統文化會被重新拾起。規則制定者只會制定對自己有利的規則。 放肆 傳統文化的復興絕對不是傳統文化中那些陋習的興盛,在這樣的乙個年代,女性地位提公升下,女權會越來越被重視,古代女權的地位地下,還是在於女性社會貢獻不多,現在的社會雖說...

如果孔子還活著,他會認為現在的社會禮崩樂壞嗎?

阿呆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 寡 孤 獨 廢疾者,皆有所養.拜託,這豈是禮樂崩壞,這分明是向大同社會跑步前進了吧?這不就是孔子一輩子的追求嗎? 偶做前堂客 什麼是強者?強者就是輪迴千世歸來依舊 世界的規則就是他們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