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較為狹隘。對身邊的人或事容易用偏激的方式去思考。往壞處想的多。如何糾正自己的心態。?

時間 2021-05-31 11:07:43

1樓:deal

都是這麼過來的,我現在也依舊狹隘,這沒什麼大不了。

那時候我對自己的狹隘有很清醒很明確的認識,知道它不好,就是改不掉。負面思考的習慣讓我倍受折磨又無能為力。

看到有人說遇到事兒往好處想,往簡單了去想,就是做不到。

後來也很好辦,狹隘到了我自己已經接受了自己的這種狹隘,對的,是接受,這是我的一部分,要把它從我身上拿走是我確認需要費很大力氣還不一定能夠做到的事,但是可以換換角度。

依舊可以把人往最壞處想,沒有問題,我覺好處是自己的防範意識還比較強,對人際關係比較敏感,而且這種警惕和察覺往往有見微知著的效果。

接下來就是,能夠想辦法繞開這些小問題就能猜到的結局。用心是真的會發現,每乙個小小的嘗試預示著結果都會朝著好的方向邁進。這就足夠了。

有句話,想到最壞,做到最好。微微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把注意力放在乙個有一點點熱忱的事情上,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人無完人,只要我們不去做傷害別人的人,僅僅多乙份警惕,頂多也就是做不了那個自認為可以更好的人,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2樓:謝幕時分

上帝在造人時候在人的身上掛了兩個兜,乙個在正面寫著優點,另乙個掛在人的背後寫著缺點。所以人們很容易的看到自己的優點卻很難看到自己的缺點。 這是通病不需要太過的自責。

能夠包容對方缺點需要一樣技能,這技能被人們稱為『修養』

我們通常都會認為自己與對方的觀點無法共存,只能二者取其一,如果我們接受了對方的觀點和想法,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放棄自己的。可是,孰對孰錯真的是那麼絕對嗎,真的就那麼涇渭分明?有的人喜歡開著窗睡覺,而有的人則喜歡關著窗睡覺,面對這兩種人,我們能說第一種人就絕對是對的嗎?

多換位思考學會選擇性失憶學會不說。從『不知足』到『知足』到『知不足』是需要時間的呀。

講講自己經歷或者身邊發生過的可惜的人或事?

剛剛回家路上,遇見一小學同學,比我大一歲。站那180的大個兒,卻是個傻子。早些年輟學早,出去打工帶回家一女孩,父母嫌太遠不同意倆人在一起,就讓人家女孩走了,然後把他關起來,手機沒收。大概過了乙個多禮拜放出來了,他儼然成為乙個傻子了 現在整天吃吃喝喝,大街上晃悠晃悠,倒也不危害社會,只是看著長得眉清目...

為什麼有時候會對身邊的人或事特別敏感,然後胡思亂想?

花聞夏未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擔心別人是怎麼看自己,別人的乙個眼神或動作,就會令你陷入胡思亂想中,實際上你真的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重要,其實根本沒幾個人會真的關注你什麼,除了那些無聊到透的人,這些人,直接視而不見就是了。最後我想說 生活是你自己的,為什麼要因為別人而把自己活得那麼苦惱呢?除非那個人你很在...

2018 年對你影響最大的人或事是什麼?

去年這個時候,高三復讀。抑鬱,天天痛苦不堪,像是坐牢一樣,想過自殺。還好遇見了我的同桌。他支撐了我度過了這段日子。畢業之後一起天天唱歌泡吧。現在想起來KTV一下午要200簡直是黑的要死。雖然約定一起出去轉轉一直都是口頭答應,現在也各奔東西,但我想聯絡不會斷,咱們是永遠的朋友! 不知道沒有考試專公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