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刻你感受到了英語思維和中文思維的差別?

時間 2021-05-31 10:57:19

1樓:蛋妞老師

首先,我覺得這裡的英語思維和中文思維,

最好是理解為英中國人或中中國人的思考習慣;

大概是英語中對的主語重視吧!

中文可以有無頭句,

可是英語中的句子一定要有主語(少部分會省略),包括無實際含義的主語佔位符(形式主語),或者改成被動;

比如「只有詳細審查所有資料後才能做出乙個公正的判決。」

An impartial judgement can be made only after a thorough examination of all the information.

當然,英語中也存在一些不符合語法的特殊情況,歸根結底:語言大於語法,語法是語言普遍規律的總結。

2樓:江江江啊

同意樓上思維沒有本質差異的說法,只是表達習慣不同,要說真的有什麼差別就是中中國人說話偏概括,但是英語偏具體,做翻譯的時候最能體會到這點。比如,當年我們練習翻譯有一句人沒吃飽時只有乙個煩惱,吃飽了就有無數煩惱這句話。重點是在英語當中 「煩惱」到底是什麼「煩惱」達意的翻譯會在英文中明確指出來。

Food is the only concern when you are starving, but everything except food becomes your concern when full. 這句是當時班裡同學認為最get to the point 的表達,當然翻譯是個大議題,也無好壞之分,只是用這個例子來說明一下中英思維的「差異」。

另外就是英語的情緒表達在前,中文的情緒表達在後。 It'sexcitingthat all the people could get around here. 大家能聚到一起真的很令人激動

中文的定語無論長短傾向放前,而英語的長定語置後,即定語從句。 I accepted the presentthat my mother refused a few days ago. 我接受了前幾天我媽拒絕的禮物。

英語傾向於將所表達意思的核心成分先說出來,而中文的核心成分一般是最後表達的。

也許這些表達上的差異就是大家所認為的「思維差異」吧。

3樓:殷克夏

人類沒有「英語思維」和「漢語思維」之分。

至少目前主流科學界不認為有。

你可以自己看看薩丕爾-沃爾夫假設Sapir–Whorfhypothesis的內容,該理論僅僅是假設,而且很多證據還證明他不成立。

再強調一次,

人類思維沒有本質差異。

4樓:AUBERGINE

第一次感覺到差異是在時態上,漢語沒有時間變化,就是會加個時間狀語,英語會有時態的變化

第二次是介詞的使用,介詞使用太靈活了,有時候中文說一大堆才能表達清楚的事情,英語乙個介詞就搞定了

第三次是說話行為方式吧,表達很直白,中文就比較含蓄一些第四次是詞性吧,在口語中經常一句話用乙個副詞就搞定了

有哪一刻你感受到了絕望?

仙憫 每一次絕望的時候吧!有一次是被最好的兄弟不信任的,真的絕望了,但是事情過了也覺得沒什麼。還有一次就是和前女朋友分手的時候,那段時間就開始厭食,搞得身體越來越差。後來在我姐的開導下了也過去了。現在當兵回來了,感覺沒什麼大事也沒什麼絕望的啦!哪怕是生死也就那樣吧! 二戰考研失敗,和相處了三年的女朋...

有哪一刻你感受到了化學的魅力

Zhang.Z 當你真正去 體會 化學的時候 當你彷彿看到乙個個有故事的分子的時候 當你的思想被證實的時候 當你千辛萬苦做出來的實驗資料正確的時候 當你用化學 創造 出人性分子的時候 化學的美永遠是只能你自己體會,但卻不感到孤寂,因為整個世界都在陪著你。 Mr.Fox 乙個實驗,將鈉塊放進水和煤油的...

有哪一刻你感受到了父愛的偉大?

桃包 我在這個世界上最愛的莫過於同樣愛我的爸爸媽媽我爸爸愛我的程度怎麼說.近乎到了溺愛了吧從我降臨在他身邊他就對我像掌上明珠一般小心翼翼保護著。小時候我喜歡動畫片角色扮演,我爸每天在吃完晚飯後就陪我一起玩逗我開心,隔三差五我爸媽也會帶我去動物園 不誇張的說一周去一次 上街買衣服吃西餐自助餐更是經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