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術不正的人有可能被逆轉嗎?

時間 2021-05-31 05:51:58

1樓:

若這個人是有一些智慧型的,那便是——夾道之馬,豈能回頭。而這一些智慧型,往往是深入的扎在此人內心。

對於可以回歸正軌的,固然是好事,但想要一直好下去,卻不那麼容易。

2樓:王肇傑

首先先要界定什麼是心術正,這樣才會有心術不正一說。僅僅這個界定就很困難了,正如前面一位答主所言,打人的覺得自己「該出手時就出手」,有的人就是覺得動用武力才能解決問題,而有的人覺得動用武力是錯誤的。思考角度不同就會導致雙方都覺得對方心術不正,自己是正的。

不如這樣理解這個問題: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與自己價值觀相反的人身上,改變他/她,讓他/她接受有沒有可能?

我主觀上認為是可行的,關鍵在於要找到並推翻形成這個人價值觀的一件或幾件事。

3樓:董柳

理論上是可以的。每個人的行為都與其內心動力機制有關,如果他本人願意配合的話,是可以通過心理諮詢來調整心智模式的。我身邊就是有些學生雖然沒到大奸大惡的程度,但從一些小細節裡能看出有心術不正的苗頭,如果從這些小事上能給出矯正的努力,是可以防微杜漸的

4樓:張Sir

這是個改造性問題,視被改造者自身和改造策略來決定。凡是靠舉例子的都可以輕易找個反例來擊敗。

我認為和被改造者能夠多大可能性被改造和其三觀的穩定程度有著高度正相關。

5樓:達紮路恭

好問題歷史上關於這個問題有過很多論述,我所知道『心術』一詞最早是出自戰國《管子.心術篇》,本指君主統治臣民的方法,具體說的是『恬愉無為,去智與故』『心術者,無為而製竅也』君主沒有私慾,就能冷靜客觀的治理臣民。後來這一詞被荀子繼承。

荀子反對孟子的性本善,認為人性之本惡,所以要靠後天的禮法教化才能約束,荀子的理解裡,人只要有慾望就是惡的,生存基礎的慾望也會產生惡的事來。孟子的性善論指的是人性中共同的同情心是善的,所以性本善,所以後天學習,就是找回我們的善的本性(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漢朝的董仲舒認為,不同的人,性是不一樣的,所謂性有三品,聖人之性,中民之性和鬥霄之性。鬥霄之性是天生的惡,不可改變,所以不可以叫做性。中民之性,經過教化成為善性,可以叫做性。

而聖王的任務就是教化百姓,繼天成性。西漢末年的楊雄,則認為:人之性也善也惡。

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他認為關鍵是向什麼方向發展。

此後一段很長時間裡,沒有太多新的變化,主要就是性三品和性無善惡兩種觀點。直到宋明理學,又開始新的視角來看待問題。

大名鼎鼎的程顥程頤認為,人性有二,乙個是天命之謂性,乙個是生之謂性。天命之性,是先天的,是宇宙根源的理在心中的體現,是絕對的善,生之謂性的性,是啟稟之性,這性有善有惡,所以人要自我修養,達到萬物一體,而『涵養須用』。

張載也是這樣看待的,他叫做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而讀書學習修行,就是為了『變化氣質』『為學大益,在自能變化氣質』

集大成的朱熹則在前人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認為人的性和情都是心的體用,本體的心,是天理的的體現,叫道心,感情情慾則是人心,受到物慾引誘,所引發的不善的心,是人欲。這裡的詞不能以現代語境來理解,朱熹的本意是我們的基礎的慾望已經在天理之中了,而過多的外界追求的慾望才是人欲。(飲食,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所以說『存天理,去人欲』

最後再說乙個王陽明,他認為人人生來就又分別是非善惡的良知,這就是人的本性,『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噁是良知,為善為惡是格物』心本是無善無惡,意念發動,便有善惡之分。修養就在於為善去惡。

說了這麼多,其實心術不正的人有可能被逆轉嗎?答是有可能性的。可能性便是最好的保證,想起海德格爾的一句話being onto death,人在死的可能性之上在世,人有失去的可能,所以要珍惜,珍惜自己,珍惜別人,珍惜這個這個世界。

還需記得,存在先於本質。

心術不正的人可以從面相或者行為看出來嗎?

這男的非常勢利眼,拜高踩低,對職位比他低的同事非常不尊重!他作為一家健身房的銷售經理,不知誰給他的權利,他三更半夜可以去查公司女寢,人家女同事都睡覺了,他查寢就查寢吧,他卻不按正規流程出聲點名,他是直接去揭人家女生的被子,看誰在不在!幸虧人家女生是穿著衣服睡覺的啊,不然都被他看光了!真是又壞又色的爛...

歧視有可能被允許嗎?

青茶CyanTea 首先,你要搞清楚,什麼是歧視。歧視,就是不平等的看待 對待。其根源在於偏見,而偏見的根源又來自資訊的不對稱 情況的不了解 認識的不全面等等。那麼,好了,你現在審視一下你的問題。你對某個性別 種族 地域的歧視,是否屬於這種情況。如果在你深入地 全面地對歧視物件進行認識後,婦女能頂半...

熵增有可能被證偽嗎?

羊牯 可以證偽,你整一孤立體系,去測,如果熵自發減少了,那麼這條定理就被證偽了 但是,就個人經驗,這個想必很難,因為這條理論完全是基於概率論統計學,純數學推出來的。如果被證偽,統計學甚至數學乃至人類邏輯可能都會出現問題。大概和發明永動機乙個難度吧 勃格斯 vector 熵增定律不僅僅是平衡熱力學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