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韻注釋裡的又音反切與對應小韻字頭的反切不一致是怎麼形成的?注釋裡的又音反切是否更接近切韻原本?

時間 2021-05-31 03:27:36

1樓:依舊似舊

廣韻注釋說明艨有兩個讀音,乙個是mong,乙個是song。莫紅切下的又武用切就說明除了莫紅切讀mong外還有乙個武用切讀song。

2樓:zengjatzau

這問題基本是後期中古漢語的問題,而我對該時期語音興趣不大。我較感興趣的是早古早期及上古時期語音,不過坐長途汽車實在無聊,勉強答一下,打發時間。

廣韻的源頭是切韻。主要讀一下廣韻序就知道廣韻是經過多次多人修訂的。對比敦煌比較早期的切韻殘卷,可以發現廣韻比切韻增加了不少又音。

有些又音應並不是陸法言書原有的。不知道題主所說的原始是什麼意思,反映讀音層次更早還是更接近陸法言的反切?

其實可以對照廣韻和較早的切韻殘本。可以發現廣韻有些字頭反切更接近早期切韻版本,有些又音又切接近早期版本。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並不能統一說字頭反切更原始或又音又切更原始。

我現在就題主舉的例子分析一下。

首先我個人認為陸法言的切韻反映的是洛陽音,或許有參考金陵等其他方言。當然這個問題學術界並沒有統一意見,可以有不同看法。

首先,艨是明母東鐘韻字。分析反映南朝音的《經典釋文》和《玉篇》可以發現,南朝音(至少是南朝後期)並沒有明母三等東韻這樣的音節,切韻則有(應是洛陽),不過好像兩邊都是不規則變化。這些字南朝統讀一等。

順便說一下,南朝音也沒有明母尤韻字,這些字都統一讀侯韻。或許這是明母東三韻尤韻沒輕唇化的源頭。

所以艨字去聲讀法一等應是反映南朝或類似南朝的方言的讀法。三等應是洛陽讀法。比廣韻早的《切二》裴務齊正字本《刊謬補缺切韻》並無武用切又音,而《王二》《王三》又音反切下字又脫漏。

武用切大概率是比較後期修訂造的反切,中古後期東三鐘合流,則該反切也沒什麼奇怪的了。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國家圖書出版社的《十韻彙編》。

至於夢字嘛,早期反切上字用莫或武,切出來都是同音的。比廣韻早去聲那一讀反切上字基本用莫字。反切上字改成武,大概率後期因為輕唇重唇分化而改的反切。

(這裡有誤,經@msoeg指正,我再看一次書,確認昨天是我沒仔細看。《切二》《刊》《王二》等書註又音都是用武反切上字,和廣韻一樣)

生小韻,初唐及初唐以前的都用三等反切下字,並無用二等反切下字的。皆因切韻時期並沒有徹底完成莊三化二。有愛好者認為應把切韻莊組全部看作二等,我不太同意。

對立少並不是理由。例如,普通話的g和j並不對立,是否能把g和j看成相同?都讀作國際音標的[k]或都讀[t],會不會被語言的使用者接受?

大家對李溯本這套《廣韻》61個韻系的擬音怎麼評價?

jointer 廣韻韻系由7個母音uoai e為基礎,7個母音兩兩組合為7 6 5 4 3 2 1 28個母音,這七個母音還可和m,n可組成14個鼻音,因此共有42個母音,和現在差不多。而切韻之前只有aiueo5個母音,兩兩組合為5 4 3 2 1 15個母音,加上支脂韻共有16個,所謂 16攝 恐...

在《廣韻》中,為什麼東 冬 鐘分在了不同的韻部?

jointer 東冬鍾分在不同韻部是因為它們本來不同韻,東是德紅切,冬是都宗切,鍾是知容切,當時的韻是上下字韻母的疊加,是併聯而不是串聯,雖然下字同韻,但上字不同韻,當然歸在不同的韻部。宋代集韻以後的人們把反切理解為上下字的串聯即連讀,導致現代這些字被誤讀成了同韻字。 msoeg 首先,那東西叫 韻...

如何記背廣韻等韻書的韻目和其他一些音韻學概念

十六攝可以按主母音分組,然後再按韻尾順序排列。a 果假 蟹效鹹山 宕江 e 梗 i 止流深臻曾 u 遇通 按這個方法,十分鐘就可以記下來了。各等主母音的差異可以理解為受介音拉扯。 丁噹響 我在2001年準備考研的時侯第一次接觸音韻學,編過一首有點像詩但不押韻的口訣來記誦16攝開合情況 首聯是一三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