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佛經等宗教典籍應當用什麼態度好呢?

時間 2021-05-31 01:43:22

1樓:喝綠茶憂宇宙

你覺得一定要保護的好好的,就好好保護。

你覺得一定要看到翻爛了嚼進肚子裡,就多翻多思維。

不要對別人指手畫腳。這是底線。

該怎麼示現,就怎麼示現。但是你要問問自己,法融於心了嗎?

如果法沒有融於心,就相當於買了好多漂亮的筆啊本子啊書本啊,但考試交了白卷。

這可真是最可惜的了。

2樓:CKL gz

尊重或不尊重在各自的心裡知道。把書包的好好的,藏床地下從來不看是不是尊重?隨身帶著隨時翻看,搞的書都快翻爛了,這是不是尊重?

對於有的人書從來不讀是褻瀆,對於有的人沒把書儲存好是褻瀆。但實際上各人隨業受報,只要是發心尊重,藏起來保管好是尊重,隨身時時翻看也是尊重,雖然表現的形式不同,只不過都是按自己的價值觀去尊重經書。

小朋友剛上小學一年級,老師要求學生必須包書。這樣可以保護好書本。老師的要求是老師的經歷和價值觀的體現。

小學生聽老師話,學了個外表,裡面的智慧型未必能懂。可是上知乎應該不是小學生了吧,是不是尊重自己心裡沒底,還要聽別人說三道四?

3樓:寂靜

佛經就是教科書,想怎麼弄都行,關鍵是要會實用,不能嘴裡有佛,心裡手上都是歪門邪道。

把佛經當做護身符,這是沒用的。

實際修行佛法,就是對法的尊重。

這就好像交通法規,你說的頭頭是道樣樣精通,可是開車還是闖紅燈飆車酒駕,這就是褻瀆。按照規則安全駕駛,就是對法規最大的尊重,也同時保護自己避免危害,遠離諸苦。

《金剛經》等佛經是怎麼對人起作用的?

Mike Mae 啊,裡面有寫到很重要的事,就是 入流 果,俗稱 須坨洹 或,梵語 Srota apanna,此行句子,聽起來莫名其妙,其實 妙 就在其中,那麼要理解它的含義,必須有參考其它經,比如 楞嚴經,從中獲得的理解,並而唯一,才能夠有用。 寧天 藉機隨便說一下吧,金剛經 不是用來學的,是用來...

諸如 神啟 等宗教體驗,在科學上如何解釋?

runner time 世界的本質是什麼?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現實其實是虛擬的。但無論如何,我們需要找到其中的基本引數,否則無法解開這些秘密。空間 時間 思維 生命等等,都是古往今來的頭等難題,而能夠打破次元壁的人,是真正的神啟之人。這樣的人有一些,比如印度的數學家拉馬努金,如果他不算神啟,又算什麼呢?...

如何理解「科學並不完全客觀,它與宗教,迷信等其他意識形態一樣不過是意見或心理上的信念。」?

JenBo 沒有什麼是客觀的,三者確實都只是某種 意見 或 信念 只是科學與宗教 迷信三種理解世界的 方式 不一樣。科學只是相對來說較比較嚴謹研究以及推翻,但不會因為研究和推翻就讓科學變成客觀。 老王 總有一些人說,不要迷信科學,科學不一定正確。比如,科學解釋不了中醫理論,那也不能說明中醫是錯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