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2023年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公布的新一線城市名單?

時間 2021-05-30 23:43:51

1樓:歐皇附體

新一線城市土著,新一線城市近年來發展是非常快。認識乙個曾在倫敦和上海都工作過的人說過,原話是,上海有些地方確實很破舊的,但是其他新一線城市與上海的差距可不從一瓦一樑、多少高樓和基建裡面可以體現的,從倫敦到上海工作可以做到無縫切換,但回到新一線城市,就感覺不適應了。

2樓:

笑死人啦。

什麼新一線,就是二線。二線裡面還要分三六九等,2333。

一就是一,而就是二。北上廣到後來的北上廣深都念叨多少年了,這就是一線。

其他的就是二線、三線。

什麼新二線?這不是羅永浩遇到的中杯、大杯、超大杯嗎?自欺欺人而已。

遍地方言的新二線??

南京這種城市都不是新二線,2333。這些人真的會排,逗猴子玩呢?朝三暮四?

對了,新一線裡面,除了西南某市,讓我在短短幾天內遇到兩個人自豪地跟我講「我在某新一線城市」,搜一搜ID,原來是西南某市啊,可真的網紅。

最後說昆明,昆明的新一線至少19年就看到城市裡面地產商在宣傳。

昆明扒掉地鐵,充其量乙個百強市的水平(我老家就是百強市,在我眼裡也就是個大縣城),這個榜單營銷你自己就算了,別帶昆明這地方。這地方就適合養老、旅遊、做公務員。

3樓:索樓大法師

奧運第一名拿金牌

第二名拿3/4金牌

第三名拿1/2金牌

第四名拿1/4金牌

第五名拿1/5金牌

都可以拿金牌

新一線是個文字遊戲

4樓:大飛餅

新一線這個概念被創造出來就是為了吸引大家注意力。

眾所周知,這個榜單老野榜了,和成都市宣傳部門關係密切。這個榜單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成都,其次就是其他幾個另外的新一線城市,對老一線城市和其他普通的二線城市影響不大,而且大家的關注點也不再那上面。

這個榜單就是拉開了新一線城市和其他二線城市的差別。如果不是賣力的宣傳這幾個二線城市中發展的尤其好的城市,那年輕人為什麼不選擇同為二線城市的老牌發達沿海地區呢?

成都,杭州,西安,武漢,重慶這些全是近些年才發展起來的城市,城市也是要恰飯的嘛。所以他們很需要這種辨識度。想想乙個小鎮青年,上一代有很多人都在沿海打工,包括大他幾年的哥哥也去沿海打工了,那他如果也要去打工的話,自然而然的也會想選擇那些地方,那這些新一線城市要怎麼吸引勞動力呢?

所以這就是種城市宣傳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考慮到以成都為首的新一線城市發展,這些城市得到了大量的新鮮血液,說不定未來的某一天,就變成了北上廣深成/重/杭/武/西…了呢

5樓:fzzf

現在早就過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各個城市更多的是一種競爭有限資源的關係中,用盡各種方法吸收人口,使本市外出人口回流,外部人口流入,所以只要來了在我看來都是好的,川渝兩兄弟講道理2016 7之前太低調了。

那些個連續多少年gdp增速第一的時代,總量都不低的時代完全沒人知道,就是不出名。剛剛我還問我女朋友(sh人)你覺得重慶gdp排多少,她說總得來說10名總歸有的,cd的話10名左右吧。這就是固有印象,這幾年各類文宣榜單,演藝圈確實拉高了名氣,但是根本不夠。

很多人覺得不配位,是因為你們在關注這個(倖存者偏差),你們知道一些所謂的資料,亦或者是生活的人,但是我過很多地方的人東邊的,甚至出去讀書的川渝人根本不知道,依然是那種我們很落後的狀態,所以我覺得再怎麼宣傳都不為過。

就像宣傳和應聘一樣,這些的目的就是吸引投資吸引人口,職場員工和廣告基本50吹成100,我覺得川渝兩兄弟在榜單上的實力70 80至少有的不是?

還有就是,sh sz的生活水平真的差距這麼大嗎?在sh生活了6年,負責任的說很多方面和重慶成都一樣,好的也就好個30%。sz不說了,極度畸形的城市,貧富差距,城中村你都不敢想象。

不也是前期宣傳,後來有人了有投資了,馬太效應愈來愈強?

所以,綜上所述,我倒是覺得這些榜單還真對城市有意義。畢竟,想回來的看到了會開心,在猶豫的說不准就下定了決心,不知道的還知道了原來這邊還不錯,說不准就來了。你真想回來的,在考慮的還真會覺得這榜單夸夸其談而放棄選擇我覺得大概率是不會的。

6樓:CALM

不知道成都到底怎麼想的,我基本上是西南長三角兩頭跑的,看了這個榜真的不知道成都到底在想什麼,從不覺得長三角就比成都好,但是成渝和長三角那種差距真的不是說給政策就可以彌補的,明眼人一看就這個榜單就感覺是西部領著東部跑,這不遭嘲諷才怪,我覺得應該默默地發展,讓外面的人曉得西部沒那麼窮,不但不窮還很驚豔,不但驚豔而且還值得追捧,而不是有了成就就開始引吭高歌,是慶祝的時候了嗎?成渝城市群老三綿陽連4000億都沒有,我們西部由於歷史原因發展慢,現在好不容易來機遇了還不猥瑣發育,扯那些幹啥玩意,說實話西南發展是有目共睹的,這麼折騰就是在敗好感,這個操作你讓我怎麼對成都誇起來?在這裡替成都向全中國人民道歉。

7樓:ranra

新一線就是事實上的二線。

二線中排名靠後的城市,實際上就是三線城市。

另,得人口者得天下,從目前的人口流動來看,馬太效應初現,未來的城市格局已經基本確定。小城市開始收縮,排名靠後的城市增速減緩。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發展的越來越快,越來越好。

逆襲變得越來越難。

以後的競爭,也不過就是榜單上二線以上城市之間的競爭。甚或,只是特大城市與超大城市的舞台。

8樓:「已登出」

恕我直言,所謂新一線就是好聽一點的二線罷了,或者說是「強二線」,圖里的二線前一半是「弱二線」,剩下的實際上應該歸入三線。

新一線這個說話完全就是個城市稱號通貨膨脹的產物,放任下去,以後就會把新一線改叫弱一線,二線改叫新一線,三線叫準一線,一直通貨膨脹下去,直到某一天把現在的一線改叫特線,然後開始新的一輪「城市稱號的通貨膨脹」。

9樓:易東

更像是乙個小小的獎勵。

土生土長的合肥人,上海的讀的大學,中科大的研究生,07年回合肥到今天,這十三年的發展真的肉眼可見,從乙個小小的3-4線城市走到今天,當然,有些人可能不以為然,覺得離北上廣深差距很大,那是你沒有見過07年的合肥。

10樓:子小犬句

看了相當尷尬,如果比收入,生活水平,社會發展水平,城鄉差距,西南二城就是三線城市。

什麼叫商業魅力?收入低下反而擁有更高的商業魅力?

11樓:

在沒辦法量化的資料上,某些網紅城市總是會名列前茅。我不知道什麼是商業魅力,我只是知道擁有100億+營業額1個,40億+營業額5個的中華第一商圈新街口,商業魅力排名居然遠遠落後於100億+營業額0個,40億+營業額2個的「第五城」。呵呵呵呵。

12樓:辛德瑞拉

再說一下,這個是商業魅力榜單。一些一直叫囂GDP的,你們有沒有看懂題目?另乙個,一直說野榜野榜的,你行你怎麼不上?真是黔驢技窮者,慶犬吠雪人。

13樓:

感覺沒有什麼實質性意義,在一線和二線之間?

那不還是二線嗎

只是多了乙個新的稱號罷了

(說說沒意義怎麼我乙個宜興人比無錫人還著急呢)

14樓:潤泊

中美脫鉤的背景下,國家錨定的新的一輪西部大開發又給了城市洗牌的機會,第一輪西部大開發成就了成渝,第二輪開發帶來的投資和產業的轉移將來又能夠成就哪幾個城市,其實慢慢從宣傳上就能夠看出端倪。

15樓:

二三本合併後,三本就真的是二本了?不過是好聽了而已。

一線城市長大,新一線讀書,給我的感覺就是,現在新一線真的是很發達,但你真的不要拿他和一線比,真的沒法比。在我看來乙個城市的好壞不在於他的基建,而在於便民。

舉個例子,國慶我從武漢站出站坐地鐵進站排隊排了乙個小時。國慶我從北京西站坐地鐵地鐵站四個安檢口全開十分鐘就進去了。這才叫一線城市。

還有我在北京換護照從下計程車到從出入境大廳出來十分鐘左右,工作人員絲毫不拖拉。

我只能說這些所謂的新一線城市,要說一線的話,最多只能說一線的框架也就是基建搭出來了,但更深層次的東西,便民啊,衛生啊,醫療啊,要承認跟一線城市真的不在乙個層次。

不過說實話,假期去成都真心覺得成都算那麼回事,沒看過名單但盲猜成都應該是佼佼者,感覺成都要是再有倆華西水平的醫院配合著基建和教育那才真的叫新一線。

16樓:龍傳正

「新一線」這個說法本身就有混淆視聽的嫌疑。明明只是在比「城市商業魅力」,卻拿「新一線「這種明顯給人的感覺是在評價乙個城市綜合實力的詞來作為簡稱,讓很多人誤以為某個城市被評上了「新一線」就意味著這個城市的綜合實力已經達到了僅次於一線城市的水平。這就好比乙個公司搞了乙個大學學生人數排名,然後把人數最多的十個大學簡稱為一類大學,這種簡稱顯然不合理。

17樓:

城市排名這個不懂。

只知道中國大學排名有以下途徑:

一是來自某些高校,如人民大學版、武漢大學版;

二是來自民間組織機構和學術團隊,如CNUR版、武書連版、校友會版、軟科最好大學版等。

三是國際教育組織機構所做的世界大學排名中的入榜中國高校排名,如世界公認影響力最大的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

無論什麼排名,前兩個基本不變,其它前十名的不同版本差異蠻大。一般情況下,哪個名次高,就宣傳哪個版本。

所以我想說的是「你大爺終究是你大爺」

18樓:荒原狂劍

似曾相識啊,讓我想起了……

這個「新一線」比一線城市多了個「新」字,但畢竟是「一線」嘛,比"二線「更進一步嘛。說實話,有點像全省的小學生作文競賽,一等獎1000名,二等獎2000名,三等獎N名。我女兒也獲獎了,我們全家老小高興得不得了。

被評上的城市,光芒上射,旅遊,招商引資,大有好處。所以,評獎,一定要整個」一「字頭的,而且」一「字頭不能太少,最好多幾個,以後的話這個隊伍還可以繼續擴招嘛。

從宣傳的角度來看,這個評選可謂是個天才的策劃。一線城市就那麼幾個,你不能隨便給人按個一線的名頭,不過前面加個」新「字,就不一樣了。這叫什麼呢?

這叫借勢。做營銷的人都知道,熟練掌握借勢技巧的人,總會賺得盆滿缽滿。

19樓:

每乙個房價均價在兩萬以下的新一線城市都值得尊重

每乙個房價均價在一萬五以下的新一線城市都值得表揚

每乙個房價均價在一萬以下的新一線城市都可以閉著眼睛買

20樓:

這個榜單非常孜孜追求(不是這四個字),為什麼呢,因為今年有個口號是成渝雙城經濟圈,所以就把重慶拉進來,向口號看齊,杭州作為螺旋藻打(不是這四個字),肯定要排第三,武漢是剛剛恢復過來的疫區,在再繼續講(不是這四個字)的帶領下奮力追趕,肯定給個第四,西安是剛剛去過的,肯定排第五,總之排前面的每個名次都有理由,可以說是非常孜孜追求(不是這四個字)了

如何評價2023年新一線城市排名?

奮鬥的永 新一線城市的依據已經是按城市GDP來劃分的,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並不能代表城市的一切。每個城市都有自己區域性的定位,個人覺得杭州作為新秀引領了新一線。重慶市太大了所以gdp偏高,但是由於生活成本低,有著後發優勢。北方城市普遍面臨著發展停滯的問題,新一線城市的競爭其實就是年輕一代人才的吸引力的...

新一線城市是一線城市麼?

半點薄情 新一線城市當然是一線城市,從本質上來說,它們沒有區別。從競爭來說,新一線城市的競爭環境是良性的,找工作更容易一些。現在長沙萬興科技 興盛優選等等都在招人的,待遇也不比北上廣深差。 如詩歲月 一線城市目前只有北上廣深,在經濟活動中處於支配地位並具有主導作用的,算是國際化大都市,特點就是高房價...

新一線城市比一線潛力更大?

樊噲 北上廣深算作元帥,作為大將的城市沒有,廣大的二線城市都是上將,然後十幾個二線城市同時晉公升一級變成大將,沒啥區別,你公升了大將別人也是大將,本質還是沒有變,只是乙個房地產行業的噱頭。 五瓣石 資源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是有限的,每個新一線城市的發展空間都比一線城市大嗎?中國答案是否定的,相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