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中患重大疾病概率是 72 ,這一說法是真是假?如何理解?

時間 2021-05-30 22:37:06

1樓:保險智商稅

我不信這個72%的資料:罹患重疾≠賠付重疾,腦中風≠腦中風後遺症。

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概率並不比癌症低,但是癌症的賠付佔比遠遠超過心腦血管疾病。

所以我用這個,不要求後遺症的「惡性腫瘤」來做,罹患-賠付,概率的測算:

2023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中國城市居民0-85歲,累計癌症發生風險為36%

乙個老人罹患癌症的概率是36%,不罹患癌症的概率是64%

兩個老人不罹患癌症的概率,是(64%^2)=0.4096=40.96%三個老人不罹患癌症的概率,是(64%^3)=0.

26214=26.214%四個老人不罹患癌症的概率,是(64%^4)=0.16777=16.

777%

然後你再考慮一下,這個概率是高還是低,是否合理。

2樓:薄荷小冰

2023年11月14日,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中國人身保險業第一套重疾表《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填補了中國重疾表的空白。

六大重疾集中高發,成為主要的「健康殺手」。

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等6種常見重疾的發生率,在全部25種重疾中佔比居高不下,在較多年齡段中佔比60~90%,最高的佔比達94.5%。

重大疾病的死亡人數在全部死亡人數中的佔比,在中老年期快速公升高,而在男女不同年齡段的分布有所差異。

ix:是指重大疾病的經驗發生率。

kx:是指在包含重大疾病保險責任的人身保險產品中,因患重大疾病死亡的人數佔全部死亡人數的比率。

資料分析

設立一條公式:用P(x)=第x歲這一年不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1-重疾在第x歲的發病率(即保監會資料表中的ix),則第0~x歲整個區間都不罹患25種重大疾病的累積概率=P(0)*P(1)*P(2)*...*P(x).

可以得出結論:

1.男在0~72歲期間「至少罹患1種重疾」的概率為44.32%,女性在0~78歲期間「至少罹患1種重疾」的概率為46.81%;

2.如果按照重大疾病72%的概率來看,則女性壽命88歲,男性為83歲;

3.如果活的足夠長,得重大疾病的概率越來越接近100%。

(注:為了和重疾險表資料匹配,按照《2023年衛生統計年鑑》為例,假設預期壽命男72歲、女78歲)。

3樓:謝大腦袋

多數消費者在購置重疾險之前,往往會考慮自身發生重疾的概率,尤其是在選擇不同保障期間的定期型重疾險,或是是否帶有身故責任的終身型重疾險時,不同年齡段的重大疾病發生率顯得尤為重要。

在保險行業裡經常聽見的一句話是:人的一生中患重大疾病的概率為72%。拋開資料的真實性不說,多數想要配置重疾險的消費者大多也早已過了剛出生的年齡,顯然一生中患重疾的概率並沒有多少參考意義。

針對這一問題,根據已有資料,計算任意年齡(以30歲男性為例)的個體在今後各年齡段的生存率和患重疾的概率,為壽險、重疾險的配置組合提供依據。

— 關於25種重大疾病 —

2023年,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合作完成了中國首個保險行業統一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的制定工作,推出了中國第乙個重大疾病保險的行業規範性操作指南——《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

規範中對重疾險產品中最常見的25種疾病的表述和相關保險術語進行了統一,做了明確表述。其中,要求重疾險必須包括綠色字型的6種疾病,並且要求涉及到上述25種疾病的重疾險,必須使用規範中的定義。具體包含的病種如下:

《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給出了25種重大疾病各年齡的經驗發生率,結合《中國人身保險業經驗生命表(2010—2013)》中的各年齡人口死亡率、各年齡重疾死亡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比例,可以計算出各個年齡範圍的重大疾病發生概率。

下面我們就以乙個想要購買重疾險的30歲男性為例,計算出他在今後的各個年齡段的重疾發生概率。

Step 1

已知條件

(1)樣本:10萬個剛滿30周歲符合投保要求的男性。

(2)《中國人身保險業經驗生命表(2010-2013)》非養老類業務CL1:各年齡人口死亡率

(3)《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各年齡25種重疾經驗發生率。

(4)各年齡因重疾死亡的人數佔當年死亡人數的比例(kx)。

注:其中,(2)(3)(4)資料遵循責任準備金評估的審慎性原則,與真實的資料有差距,但不影響各年齡資料的縱向對比,屬於系統誤差。

Step 2

基本假設

(1)對於每個個體,重疾最多發生一種。

(發生過重疾的個體再發生另外一種重疾的概率為0.05左右,可忽略不計)。

(2)因重疾死亡的個體全部為30歲以後發生重疾的個體。

(3)發生過重疾的個體,死亡原因為該種重疾。

Step 3

— 計算過程

計算某乙個體在今後數年內發生重疾的概率,既不是通過把各年齡的重疾發生率簡單相加,也不是通過各年齡不患重疾的概率簡單相乘得到的。具體的計算過程如下:

(1)計算每一年的死亡人數和年初生存人數

紅色為已知條件:

樣本總人數(10萬);

每一年的人口死亡率;

kx:因重大疾病死亡的人數佔當年死亡人數的比例

橙色:當年年初生存人數=上年初生存人數-上年死亡人數

藍色:當年死亡人數=年初生存人數×當年死亡率

綠色:當年因重大疾病而死亡的人數=當年死亡人數×kx

(2)計算生存人口中未發生過重疾的人數

紅色為已知條件:

樣本總人數(10萬)

25種重疾經驗發生率

年初生存人數

各年因重大疾病而死亡的人數

橙色:當年新發重疾人數=年初生存人口中未發生過重疾的人數×當年重疾發生率

藍色:當年末累計重疾發生人數=上年末累計重疾發生人數+當年新發重疾人數

綠色:當年末累計重疾死亡人數=上年末累計重疾死亡人數+當年因重疾而死亡的人數

黃色:患重疾未死亡的累計人數=當年末累計重疾發生人數-當年末累計重疾死亡人數

紫色:年初生存人口中未發生過重疾的人數=年初生存人數-患重疾未死亡的累計人數

Step 4

計算結果

1.累計死亡人數佔樣本總人數的比例

由每一年的死亡人數可以計算出到各個年齡時的累計死亡人數,再得到累計死亡人數佔比。

對於30歲的男性:

30歲至60歲之間的死亡概率為9.44%;

30歲至70歲之間的死亡概率為22.51%;

30歲至80歲之間的死亡概率為52.76%。

2.累計重疾發生人數佔樣本總人數的比例

通過這組資料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出,30歲的男性從30歲開始到任意的年齡區間的重疾發生概率。

對於30歲的男性:

30歲至60歲之間的重疾發生比例為18.03%;

30歲至70歲之間的重疾發生比例為36.52%;

30歲至80歲之間的重疾發生比例為57.72%

根據圖中可以看出,30歲男性的重疾發生率在80歲以後仍有上公升趨勢,接近70%。

3.生存且未患過重疾的人數佔樣本總人數的比例

對於原始樣本中的10萬名符合投保要求的男性:

到60歲時,生存且未患過重疾的個體約有7.97萬。

到70歲時,生存且未患過重疾的個體約有5.78萬。

到80歲時,生存且未患過重疾的個體約有2.84萬。

4.生存人口中未患過重疾的人數佔比

對於30歲的男性:

到60歲時,生存的個體中有88.01%未患過重疾;

到70歲時,生存的個體中有74.54%未患過重疾;

到80歲時,生存的個體中有52.60%未患過重疾。

4樓:

那看對「重大疾病」的理解。反正我這種小老百姓眼裡,得個闌尾炎啊,肺炎啊就是大病了。

但問題是,每份保險對大病都有不同的理解。

5樓:林子話險

很好理解的東西搞的這麼複雜,簡單來講就是此病非彼病

最近知乎上有乙個很火的關於支付寶健康保障裡面的「大病無憂寶」有必要買嗎? 話題,最高贊回答作者(畫外故事)自問自答,截止目前獲得了2萬多贊同。回答講的是作者(畫外故事)被醫院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但保險公司不認為他罹患了急性心肌梗塞,因此保險公司做出了拒賠決定,最後他通過在知乎上自問自答,獲得了大量的關注,最後保險公司給予了理賠,另外還給予了一筆心意金。

請注意上文中這段話:被醫院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但保險公司不認為他罹患了急性心肌梗塞。簡單來講就是此病非彼病。

人一生中患重大疾病概率是 72%是依據 中國保監會關於發布《中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的通知》 這個檔案計算得出的。詳細的計算方法可以見精算師保乎的精算文章:持牌風水師解讀72%終身重疾患病概率.

但大家請注意:依據《中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的通知》這個通知裡面的資料是用來計算保費的或則說是風險費率的(註明:我不是設計保險的精算師,我只是賣保險的)

風險費率是啥呢?下面這張圖是HK 終身壽險與公尺國終身壽險風險費率對比圖,這這個資料導致的結果就是,公尺國的終身壽險保費差不多是國內的1/4 。

回到正題中來,人一生中患重大疾病概率是 72%,這一說法是真還是假呢?

答:這個說法是真的,精算師設計保費的時候,需要依據這個資料計算風險費率,從這個角度看,這個資料是真的。

這個說法是假的,從目前的理賠資料來看,人一生中患重大疾病概率最高是42%左右(這個資料是依據目前中國的出生率、每年惡性腫瘤新發病例數、人均壽命80歲,2023年中中國人口基數計算得出後在放大約1.5倍得出的),從這個角度看,這個資料是假的。

還是開文那句話,此病非彼病。被醫院診斷為某重大疾病A 不一定是保險公司合同約定的重大疾病A。

6樓:明亞-劉天鴻

我不是精算師,當然了,太流弊的精算師也不一定來賣保險。

不過我覺得人一生患重疾的概率,肯定不是簡單的計算一下就出來,統計學的範疇吧,需要大量的樣本採集,咱們太較真也沒啥意義。

7樓:陳玲

這說法是真是假,這個資料是72還是27,都沒什麼關係。

看看祖輩、父母輩、周圍的各色人等,有多少人是在家裡床上自然老死的?現代人,醫院似乎是唯一的人生起止點。僅有的差別,就是這「起」與「止」之間長短的差別。

在人的一生中,迷茫是常態嗎

職場謀士小吳哥 還需要找到迷茫的根源,以及對抗迷茫的自身定力。如果因為自己的需求滿足不了而迷茫,那麼人是可能迷茫一生的。因為我們人的需求是層層推進和變化的,不同的狀況和階段下,有不同的需求,一旦滿足不了,可能就開始焦慮迷茫。 B monster 迷茫不是常態,年輕時給自己做加法,什麼都想嘗試,中年時...

人一生中談幾次戀愛最合適?

項皮 剛剛和室友晚間聊天。就聊到了這個。事情是這樣的。我們學院有乙個滿分100分,可以有80 90分的女生。被我室友看中了。作為室友兼好兄弟,我打算和那個女生聊聊天,去觀察一下這女生。在一番交談下,我覺得這個女生是挺不錯的,和我室友挺配的 主要是我和那個女生同乙個英語課,並且我擔任班長一職,所以也算...

人一生中究竟要消耗多少東西?

你不普通。你的祖先花了千萬年才爬到食物鏈的頂端,如果從細胞角度來講是幾十億年。人模擬其他生物優越在哪?為什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配自然和掌控其他物種的生死?兩種不同的境況,說明人的優越性。假如你出生在乙個世紀前,兵荒馬亂衣食溫飽不能滿足,你不會為 很多很多件衣服很多很多雙鞋子 可憐的小動物 車子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