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清明節不掃墓行為

時間 2021-05-06 03:02:17

1樓:永恆王座

我們那裡清明節好像只是個節氣名稱,要不是課本上寫,估計我連這個名詞都不知道。在我印象裡,我們那兒沒有在清明節掃墓的習俗。(當然,也有可能是我對生活缺乏觀察,可能我們那裡有這樣的風俗,但是我好像沒在這一天去掃過墓、上過墳。)

2樓:維庸

it's their liberty.

順帶一提,不出意外的話,老年人一般總是會在年輕人之前去世的。最好,還是抱緊著他們的傳統習俗,安安穩穩的躺在墳裡,不要勞心費神、徒勞無功地干預活人的事情了吧。

3樓:楊楊

自從殯葬改革以來,全民火化,土葬越來越少,更多的是骨灰盒室內存放,掃墓也隨著改變了方式。現在很多智慧型公墓,網上祭拜+骨灰盒室內存放,隨時隨地都可以通過網上祭拜。去不去實地已經不重要了。

有農村公益性公墓、骨灰樓、地宮等代替了「入土為安」,減少山林失火、墓地損壞等安全問題,又節約用地、減少鋪張浪費等節約社會資源。方式隨人文環境而變,觀念隨社會起步而改。

4樓:揮魔仙棒的小怪獸

這也不是遺棄吧。

墓地貴咱就不說了。

之前在小區裡端了個洗臉盆想燒點紙錢來紀念一下故人(咱就在小區路邊邊,還遠離了綠化帶的那種),結果被小區門衛督促著說不能燒,會被查的什麼的……

然後只能草草了事。最後還被一盆水澆了……

有好多話想說的,卻還要被人盯著燒紙錢,啥話也說不出來了。

挺難受,難受的點主要是深切懷念的情感被門衛用一盆水澆了……

5樓:此賬號已快登出

通常清明節時我都在千里之外上大學…今年趕上新冠狀,村委會要求清明節不能上山掃墓,幾天後,我的幾個親戚組織上山去掃墓,然而由於得上網課我沒法去,於是在晚上無意中又看見"如何看待現在都年輕人擯棄掃墓這一傳統行為?"

我尋思著我也是夠倒霉的

6樓:Edmond

精神寄託可以任何途徑傳送,不一定要年年到場,年年給當地空氣提供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還有數不清的各種粒徑的空氣汙染物,每年發狠燒的紙錢蠟燭夠用好幾年了

清明節掃墓上墳拜祭先人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

萬昭 職業化妝師 春秋時有五霸,五霸之一晉文公,姓姬名重耳,年青時因宮廷鬥爭而被排擠,曾被趕出國而流浪二十多年。後得齊桓公相助,派兵護送重耳回晉執政。重耳在逃亡流浪之時,得大夫介子推盡力呵護,甚至在重耳又病又餓之時,介子推自割腿肉,煎而喂之。重耳回晉後,接父位,為晉文公。他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

如何看待現代的清明節的意義?

啊毛毛毛 節 不僅僅意味著歡樂,也有悲傷。生老病死人生歷程,生有生日千秋節,老有九九重陽節,而亡,有清明節。各種各樣的節日,歡樂與悲傷,出生與逝去,團圓與離別,一組組的對立面起起伏伏輪流交替組成了中中國人的一年又一年。清明節的存在或許是提醒人們的死亡教育,是悲傷哀悼的宣洩口,因所有人對於逝去生命的紀...

如何評價 古人過清明節,其實並不都 斷魂 ?

劉姥姥 特地去看了原文,感覺這個問題沒什麼意義,無非就是乙個傳統節日,我們都認為主要習俗是上墳,但其實也有一些其他較為愉悅的習俗和故事充斥其間,所以總結這個節日是個內容豐富 突破傳統看法的節日。其實真正說清明,作為乙個傳統節日而言,它的歷史悠久 在時代的不斷發展變化之中肯定是歷經變化和洗禮的,它的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