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中代步用,電動獨輪平衡車和電動滑板車哪個更加實用?

時間 2021-05-30 19:38:44

1樓:孤獨入客枕

考慮到你這個情況,需要先從家到地鐵站,再從地鐵站到公司,也就意味著需要把代步工具帶上地鐵。不知道你這邊的具體上下班時間是什麼樣的哈,如果是正常的通勤時間的話,建議選一款帶摺疊的、體積比較小巧的代步工具。早晚高峰的時候地鐵裡的情況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幾乎就是人擠人,所以還是選一台好放置的比較好。

現在國內的電動滑板車品牌也挺多的,個人建議選OKAI。主要還是它的摺疊設計和外觀設計上面,外觀設計應該不用多說,了解過的朋友都知道,他們家的設計師感覺就隱藏在消費者群體之中,總是能準確地了解咱們消費者想要的那個點。

在摺疊設計方面,摺疊功能設計算是比較完善了,而且新出的有一款還有更新設計,不用借助工具了,比以前又方便了不少。本來他家的電動滑板車體積就比較小巧,這樣一折一疊就更好攜帶和放置了。早晚高峰坐地鐵的時候,可以直接放在腳下或者兩腿中,也不會太佔地方,避免了給別人帶來困擾,簡直就是通勤神器。

到站之後帶出地鐵,還能騎到公司,贊!

2樓:雷藏峰

用過獨輪,雙輪平衡車以及電動滑板的說一下,都是ninebot的產品。

獨輪平衡車優點是可玩性高,通過性好。缺點是危險性大,尤其在複雜一點的路況,行人路遇人避物需要提前反應,反應慢的人容易摔車。學習時間較長(我學了一周)如果沒有額外安裝拖桿,不騎的時候提起來費勁,畢竟也不算太輕。

我有在行人路上使用過,使用體驗不太理想,後來被我賣了。

雙輪平衡車中庸,缺點是合適的使用場景少,只適合園小區內,校園內,理想的路面環境,優點是簡單易學(我學了十分鐘就順利使用),使用方便,這個我平時只在單位內部使用,從沒去過外面,目前還在使用。

電動滑板各方面更全面(ninebotes2)。優點是比以前兩種都更好操控,更安全,使用場景更全面,簡單易學(上手就騎)。缺點通過性比獨輪差,比雙輪好,不過就算出現打滑,坑窪路面,也能及時制動。

這個是我最後買得,也是一直在用的。平時都是騎著它去附近超市買東西,相比於上面兩種,我平時更喜歡用它。

可根據不同需求和不用使用習慣選購,也可以像我這樣都試一遍,留下最適合自己的。我最喜歡電動滑板,雖然它不是最酷的,但是它的使用場景是最全面的,平時放車後備箱的話,長途短途都不用走路。

3樓:song wang

也許不久的將來,中國最年輕的城市——深圳,要和電動獨輪車、電動滑板車說bye了。

因為深圳市人大正在立法,將在道路上全面禁止電動平衡車等新型代步工具或者裝置。

請看:深圳未來道路上將禁止電動平衡車等新型代步工具,你怎麼看?

4樓:江陰nh

各有利弊。但個人更傾向於電動滑板車,至少沒電了還能用腳滑。

另外,看下馬路上的情況,還是電動滑板車漸漸多了起來。代駕神器。

另外,這種東西沒有大品牌,自己要多研究一下。

5樓:

兩種都使用過來發表下意見

滑板好學,易上手,占地面積大,相比獨輪便攜性較差

獨輪平衡車,上手很難,我自己學了3天,每天一小時左右才上手,目前騎行接近1500公里

沒有剎車,依靠體感,對初學者來說安全性更差

顏值高,觀感更酷炫,非常容易吸引年輕人,社交貨幣屬性強

上下班代步從自行車到電動滑板、到現在的電動獨輪,這是體驗幾乎是不可逆的,已經把當年寵愛的美利達挑戰者600賣掉了。

至於安全性,多說兩句,我學會獨輪乙個月之後,里程有接近200公里,能完全掌控車子,才敢作為通勤代步,上路必帶護具。如果你購買的是正規大廠商的平衡車產品,幾乎不可能發生質量引起的行駛事故,所以在馬路上影響安全的因素往往在於突發性事件。面對嚴重的第三方意外導致的突發事件,試想一下,即使你騎的是自行車、電動車、電單車,你能倖免嗎?

所以這裡其實與什麼交通工具無關;面對小型事故風險,你對你自認為熟能生巧的交通工具,反而容易掉以輕心引發事故,獨輪因為小,自知不敢以卵擊石,所以上路總會有三分敬畏;在這樣的情況下,哪種交通工具更安全,還真的說不准。

一旦你能掌控獨輪,你將不會再能習慣滑板車,那種體驗完全沒有可比性

我的獨輪上路平均時速在20左右,短途交通幾乎跟汽車均速一致,城市短途通勤代步簡直完美

就說這麼多,難得回答一次問題,不喜勿噴,哈哈

6樓:haorenyanyi

有次推著電動滑板車去吃飯,被乙個獨輪玩家在電梯裡哇啦哇啦鄙視了,但我沒玩過獨輪聽不懂人家強調的獨輪優點呀。所以只能說找自己最合適的吧,都試試看自己喜歡哪種。

7樓:jian shen

去年剛入代步行業創業的時候規劃產品的時候也思考過這個問題,我和同事試了很多種形式的代步工具,電動滑板車,獨輪車,平衡車,電動摺疊自行車甚至穿在寫上的火星鞋,綜合考慮安全,易上手,便攜性和使用體驗和姿態最終還是鎖定電動滑板車作為「半驢」第一款產品。這裡是我對不同產品的比較

8樓:溫柔的李先森

作為乙個接觸獨輪車滑板車行業有兩三您年的人發表一下意見:

首先呢,獨輪車分為低速版和高速版兩種,低速的話速度也就是在15km/h, 高速的在40km/h,當然高速版的要比低速的貴很多哦,低速的適合在上下班的時候騎,安全一點,超出速度了就直接報警了,高速版的都是大家出去刷街,耍湖,甚至可以去近距離的城市,高速版的真的很爽的。

滑板車是實用性比較強的,收起座椅站著騎行或者坐著騎,兩種騎行方式。

先去吃飯了下班了

9樓:趙鑫

獨輪操控難,上手難,操作感強,空間小,更拉風一下。

電動滑板車,操作簡單,上手簡單,很多都是無操作感,摺疊方便。可已推。大概區別主要的

10樓:Jeff(91scooter)

獨輪對於控制要求更高些,在複雜路面的安全性要低一些。還有就是算上面知友說的,獨輪沒電了或者不能騎的時候就得拎著,而電動滑板車可以推著。

就前景來看,電滑板車更接近於電動車,所以合法化的可能性要遠大於獨輪車……

11樓:

例項:我們一幫車友出去玩,從深圳鹽田去小梅沙,走海邊的綠道,有獨輪、有電滑板、有雙輪平衡車。事實上,獨輪優勢明顯:

通過性:大輪的雙輪平衡車(segway) 第一,獨輪第二,小輪的雙輪第三,電滑板第四

靈活性:獨輪第一,電滑板第二

便攜性:獨輪第一, 電滑板第二,雙輪不提也罷

樓下有人說獨輪複雜路況控制性差,這明顯是沒使用經驗憑感覺臆測出來的結論

市面電動獨輪的車輪一般在 14-18寸最多,通過性遠遠高於滑板車(一般6-10寸左右,一般8寸以下的還是實心輪呔)

不但可以在複雜山間小路越野,日常遇到的最高的減速帶(方型那種)也可以輕鬆通過,而18寸的,可以直接壓上普通行人路的坎,單通過這點,滑板車望塵已經莫及了

更何況,輪子大的優勢還有更強的舒適性、穩定性和安全性(不容易陷小坑窪)

電動獨輪,無疑是當今最優秀的便攜代步工具!

在所有便攜代步工具中,它兼具這3個無可替代的壓倒性優勢:最小體積(乙個輪子的大小)、極高通過效能(大輪子)、解放雙手(體感控制)

有空可以看看我的相關回答:每天騎電動平衡車上班是怎樣一番體驗? https://www.

12樓:地獄鳳凰75

家裡去地鐵口的話我覺得獨輪車會比較累,因為獨輪車還是比較重的,有10KG左右吧,反正我手提一會就酸了,如果還要地鐵站上下樓梯,坐地鐵,那個肯定夠嗆,滑板車沒研究過,不清楚,但是那個起碼是不騎的時候也可以推吧,不用手提,應該會輕鬆點。

速度我覺得其實都不是問題,10幾公里也夠了,和自行車差不多就行了,畢竟在慢車道或者行人路的話還是安全第一,速度第二。

操控性的話明顯應該是獨輪車更強,基本就是真的「思維車」熟練了後腦子想怎麼動它就怎麼動了,滑板車怎麼著還得手來操控吧,獨輪車體積更小,通過性也更好一些。

所以我覺得如果是要坐地鐵的,還是滑板車吧,如果是直接家到公司,不用很多手提距離的話,那還是獨輪車勝出。或者是可以把獨輪車放在後備箱裡,作為停車場到目的地用的,如果停車場離家或者公司遠的話。

13樓:楊竟

我用電動獨輪平衡車上下班。實際上平衡車的操控性比滑板車更好,同時輪子也比滑板車大,因此通過性也比滑板車好。但是獨輪車的缺點是極速低,紙面速度最高18KM/h,實際上達到14KM/h就會報警,而且踏板翹得太高導致腿部疲勞。

而電動滑板車的極速高,30KM/h以上的都有。

論便攜性,可能電動獨輪平衡車更好一些,畢竟滑板車需要摺疊。

最高端中代詞用one時冠詞能用a嗎?

孟話英語 首先可能明確,最高端前只能用the,不能用a或an,因為最高端即 在乙個範圍內最 的那個 這個含義其實就是特指,所以只能用the。但是,對於most就不一定了。most有兩個含義,一是 最 二是 非常,很 前者搭配the,如the most important person,最重要的那個 ...

學歷在社會中代表著何種意義?

Xxx 學歷在社會中代表著敲門磚,雖說能力很重要,但在如今人才濟濟的社會裡學歷也成了比較重要的一部分,比如,你想進乙個你比較心怡的企業或單位,人家要求最低是本科學歷,但你卻是專科,那麼,無論你多有能力都無法展現,因為你連進企業都沒有進去,所以說學歷是敲門磚 Tiasha 很多人把學歷二字當做一張紙,...

預算40萬左右,城市代步,偶爾自駕,有什麼推薦的車嗎?

相處知難 比亞迪唐,內款一公尺2,加個氣墊,妥妥乙個雙人床。後排有插座,自駕遊可以拓展,製氧機,電熱毯,電吹風,熱水器,和電磁爐,電飯煲。基本解決了自駕洗澡和吃飯以及睡覺問題。回到城市,卸下露營裝備,又是一台代步車,80KM純電還是很實用的。戶外脫困能力,通過能力,介於有鎖和無鎖之間,涉水能力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