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經濟決定上層建築的原則,自然資源總量人均多寡則是經濟發展的 基礎 。這個觀點對否?

時間 2021-05-30 18:23:08

1樓:維希埃特

你的觀點可圈可點,但是有缺陷。

馬克思主義哲學概論裡面已經指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經濟基礎本身有三大成因即生產方式、環境因素和人口。

環境因素和人口的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不能忽略乙個最重要的因素:生產方式。而且,自然資源僅是環境因素的一部分,還有許多其他的點也要考慮。

靠自己思考就能得出這些觀點證明你天資不差,但是沒有天生的哲學家,還是要多看些文章,集思廣益。

建議你把馬哲概論通讀幾遍,對你有不少幫助。

2樓:

不做事實判斷,總之屬於很片面的觀點,淺層次的用結果來解釋原因。

因為自然資源這東西受生產力制約太大。從人類發展規律來看,自然資源豐富一定會帶來人口增長,人口數量增加如果不能通過有效社會組織轉化為生產力發展,那麼社會就會陷入內卷,費拉不堪。人口數量在最大產出能維持最多人口消耗的平衡點上搖擺,無法突破資源天花板,缺乏繼續發展的各種條件。

此時人均資源占有量肯定不高,人民生活困苦。

機械地用片面觀點分析問題是馬哲的大忌。老馬的政治經濟學也好,歷史唯物主義也好,其核心都是辯證法,建議題主先練好辯證思維再來思考此類問題。

如何理解「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這句話?

喵喵 很多回答都是錯誤的,居然連馬斯洛都搬出來了,真是無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是中國基於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要求提出的一種政策原則 經濟基礎就是我們國家的經濟是怎麼樣的 生產力所決定的生產關係的總和 依據中國經濟狀況制定符合市場規律的政策制度就是上層建築所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是實事求是的 讓上層建...

政治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和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怎麼區分??

經濟基礎決定生上層建築 生產關係底層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生產力量決定生產關係 科學與技術只是知識力量,能提高生產效率 底層基礎是指 生產資料 生產力 生產物件!上層建築是指 市場經濟或者共產公有!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全民擁有所有權,那麼上層建築必定是共產公有!生產資料的私有制,組織 個人 公司 擁有所有...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和「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區別是什麼?

噓與真實 首先,你要明白,經濟基礎是指在一定生產力狀況下的生產關係的總和,而上層建築指的是其社會意識形態以及其相應的政治,法律和設施。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簡單的理解就是,經濟發展到了什麼水平,其相應的法律,設施,社會意識形態會發生相應的改變,以適應經濟狀況 以古羅馬為例,在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版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