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會覺得父母沒有生小孩的恩情?

時間 2021-05-30 16:37:12

1樓:

的確沒有恩情。你沒要求被生下來過。要求子女感恩戴德,是之前生產水平低下自己無法供養自己一生而希望造出接盤俠來給自己養老的封建思想殘餘。

但是我還是希望子女主動對父母好一點。當然父母對子女也是一樣。這主要是基於人類是群居動物的特性而言。

父母子女有血脈這一根紐帶,比其他人還昰要多一層緣份,善待有緣人,本來也是符合天性、自然等等一切生而為人因緣輪迴的大義。這從佛法思想來講,彼此恩愛是符合天道之事,也必會為天道所福報。

2樓:June

生而不養就是給了孩子乙個被迫接受的糟糕人生,有什麼恩可言?比如之前重男輕女把女兒送走,別人養大了又來認要求女兒養老的不要臉父母,不配被感恩。

3樓:了了

說來慚愧我覺得我對他的付出並沒有超出母性的本能相反他給我的生活帶來的正面影響卻遠超我的付出所以對於這個「恩」我不敢受而且我應該要感謝他給我帶來的那些美妙的人生體驗

4樓:圈圈

如果你是身為父母說這話的,我同意你的說法。為子女付出的,不要求回報!

如果你是為人子女說這話的,我個人不同意。 對父母的付出,要心懷感恩!

5樓:橘子

我自己有兩個小孩兒,但是我生孩子是為了自己開心,養他們的過程雖然很累,也有許多的擔心,焦慮,但歡樂的時光更多,讓我覺得有了他們生活更幸福了,所以並不覺得生養孩子於孩子來說是什麼恩情,相反我很感恩,有生之年可以享受這一過程。他們大了以後,過的開心就好,有時間回來看我們就來看看,沒時間回來的話,我也不會介意,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

6樓:萬向少年

恩我也贊成父母沒有生小孩的恩情,養和育是分開的;同樣對待父母孝和順也應該是分開的。

所有的父母都沒有任何機會去和孩子溝通你想不想來到這個世界,

也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利去給到孩子們去選擇自己要到哪個家庭,

但是他們基本都抱著想要他們來這個世界看看,或者是延續自己愛情生命的結晶等等美好的願望,

也只有少部分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無比失望想要離開這個世界的。

縱是這樣還是父母一廂情願的選擇,這是「養」!

如果說要報答那這部分可能要從交通事故這樣的比喻說就是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

父母有把你帶到這個世界的主要責任,當然你自己也有次要責任,畢竟這還有機率和存活的問題,

所以你報答也不必付全部的責任,但是還有母親懷你的生你的這個過程所付出的一切你可以當做回報。

而父母在生過你之後,對你的教育,這個漫長的過程是你真正該重視的地方,

因為這個都是你和父母的選擇,你肯定希望父母多愛你一些多呵護你一些,

也就是生不及養大的俗語,既然自己都有選擇想要被教育愛護那就一定要報答父母拉!

但是哈,有一點建議不要和養育自己的父母去談論他們教育的缺失,尤其是老一輩的父母,

我不理解你的思想,但是我尊重你的言論。你可以這樣想,那你既可以滿足自己也可以順從父母,

當然這並不是孝,而是順。就和他們只是養而沒有育一樣。

7樓:木頭哥哥

先肯定一點,你覺得父母生你一定程度是滿足自身,這點我贊同。但是說到沒有生小孩的恩情說明你不近人情。固然從他們的角度生你是自身需要,但從你的角度你要想到他們為了你的到來,悉心準備,懷胎十月,歷經了很多痛苦。

孕期也是小心翼翼,生怕你有什麼閃失。退一萬步說,別人順帶著給你點好處你就需要感恩(如:你餓極了,別人順手扔了乙個麵包,但並不是給你的,只是你撿到了),更何況這還是特意對你有恩呢!

8樓:Amber Cy

不知道怎麼反駁你的觀點,因為想來想去似乎說的很有道理,如果生而不養,父母給了孩子生命又有什麼意義。

曾經青春期的時候總是糾結在我為什麼是我的痛苦裡。為什麼我是我,為什麼我是爸媽的孩子,為什麼我要經歷我現在經歷的一切不開心,如果我不是我,是不是就沒有這些煩惱了。

其實除了父母極度不負責任的家庭,大部分這些苦惱都是青春期特有的,簡稱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我的父母稱職嗎?當然很稱職,他們早起準備晚飯,晚上放學不管多遲,都準時去接,回家該做可口的宵夜,一天不懈怠的照顧我。

他們完美嗎?不完美,我遺傳過敏性體質,高中的時候過敏性鼻炎已經很嚴重了,每天鼻子不通流鼻涕很難受,但是父母完全沒有想過帶我去醫院看,媽媽還總是因為擦鼻子用的紙太多跟我發脾氣。細細講來,他們有太多做錯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了,但是這不妨礙他們是我眼中的好爸爸好媽媽,因為我知道他們對我的愛是從心裡的愛,沒有雜質私心的愛。

現在自己當媽媽了,才知道養兒方知父母恩的意思。準備懷孕生孩子,確實沒有辦法問他願不願意做我的孩子,但是從知道懷上他的那天起,就開始愛他,開始為他學習育兒知識,學習孩子的教養知識,我不會很完美,會有脾氣會有偏執會跟他吵架會把他弄哭,但是我全心全意的愛他。我也知道跟他講故事的時候,講他從前是天上的一顆小星星,選來選去選中了我做媽媽的時候,他都會把我緊緊摟著,說我選中了我的小熊媽媽,那一刻他語氣裡的開心和幸福都讓我知道他有多愛我。

如果我的孩子以後持有跟你一樣的觀點,我沒辦法反駁他,但是肯定會傷心。父母孩子一場,不僅僅是法律規定的責任和義務,還有愛和親情,這個是說不清的,如果把這種天然的愛給否定了,真的太讓人傷心了。

9樓:學習ing

那你可以看看紀錄片《生門》

不過養育的恩情比生育更大。

有恩要記得,但父母不能以此來控制孩子(很多父母用「為你好」控制孩子,即便他們意識不到),孩子的身體、精神都只屬於孩子自己,最理想的狀態是父母只為孩子提供安全的成長環境,但孩子從精神到身體都是自由的。

10樓:a11509lily

這就很像領養的例子吧,親生父母跟養育的父母不同,大家會說養育的父母會比較像自己認同的父母,但是親生父母,母親也是懷胎10月把你生下,你怎麼知道他們有沒有其他苦衷,所以才沒法養育你呢?不是說你不對,只是生這件事情,你也想的太單一了。

11樓:陳龍

作為乙個父親,我贊同你的看法。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是責任,而不是恩情。打罵不是教育的正確方法,記著時間會償還的。所有今天傲慢的父母,將來會換來冷漠的晚年。

為什麼現在父母會覺得子女不結婚不生小孩是自私自利的行為?

這兩天突然想到一種可能性。有沒有可能因為父母覺得自己養育子女很辛苦,如果子女不能再經歷一遍這種辛苦,就有種自己努力白費了的感覺,導致心態不平衡?打個比方,假如你剛進大學,參加了乙個月艱苦的軍訓,結果第二年,下一屆的學生公投把軍訓取消了。你心裡可能也會不爽,覺得不公平。你好不容易熬過了軍訓,下一屆怎麼...

為什麼要生小孩,已經結婚多年一直沒有小孩的人,經常很困惑這問題。?

blueblue 一方面滿足父母的期待 而更重要的是有個小孩是真的比較多樂趣,雖然孕期反應各種各樣的吃不下 嘔吐感,還有生下來面臨的各種問題,想要異地登入上學,還得花大幾百萬買房。 老阿姨雞娃 生孩子前,最好做做功課,不要無證上崗。孩子可以帶來很多。讓乙個家庭更活躍,家人們都能重塑童真。讓父母學習更...

為什麼小孩子總覺得玩具有生命?

東方慧 因為孩子都會經歷乙個萬物皆有生命的階段,特別在3到6歲這個階段,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這個年齡的孩子更喜歡童話故事,喜歡動畫片的現象,在這個年齡段,他們的理性思維還沒有真正發展起來,還會受到感性思維和想象力的影響。隨著年齡增長,他們的知識越來越豐富,理智思考越來越多,就會意識到幻想和實際的差距,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