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重疾險限額大多在五十萬,比方我現在30周歲,保到七十周歲,這個五十萬可能只值七八萬。

時間 2021-05-30 16:36:10

1樓:豆豆de麻麻

這個問題提得很好,40年後的50萬,肯定沒有現在的50萬值錢。

不過你的問題裡有乙個bug,就是買重疾險實際上並沒有花費50萬,而是通過保險公司加了槓桿。定期到70歲的重疾險,30歲,所以如果真的剛好70歲不幸罹患重疾,你拿到的是大約4倍的保費,槓桿的比例大概是1:4,你設定的通脹率,可以自己用計算器按一按。

買乙份重疾險,實際上是保險公司和你約定,在這一輩子不確定的任何時間發生了重疾風險賠付50萬,假如剛交了幾年保費就得了重疾呢?終身重疾險就是無論是重疾還是身故,都能確定拿到這50萬賠付,人不一定得重疾,但是人總有一死吧?

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於貨幣貶值,而在於無論何時,你是否都能夠有這50萬,如果你賺錢的能力很強,自備了50萬儲蓄金可以隨時拿來應對風險,也是極好的,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是50萬保費的話,大概能買到200萬左右的重疾險。這個問題的題主似乎假設的是自己的50萬,到70歲貶值了,實際上題主交納的保費並沒有這麼多。

豆媽說句玩笑話:假如我有500萬,到了70歲可能就只值幾十萬了,所以算了,我還是不去買彩票了,太不划算......

2樓:小二

各人覺得有必要啊

覺得沒必要的是對重疾險認識不算太全面的人。

沒有一款產品是完美的

沒有一款產品買一次就足夠的

經濟能力好點了,再加保就可以了。

這畢竟不是買傘,下雨一把傘就夠了。重疾要花多少錢可不是根據你的保額來的,還有樓主說的通脹率的問題。只能是有條件了慢慢的加保

3樓:團媽世玉

難道乙份保險能管終身嗎?

當然不是,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財富的積累,物價的變化,醫療環境的改變,現在買的保險真不能符合幾十年後的狀況

保險是一項金融工具,應該隨著風險變動而動態配置,人生不同階段配置的保險自然不一樣,比如重疾險,主要解決的不是醫療費用,醫療費我們有社保+商業醫療覆蓋,重疾解決的是生病導致收入中端後的一系列問題,30歲正處於家庭責任期,無論你健康與否,房貸還需要還吧,孩子還需要養吧,老人也需要照顧吧,生活還必須正常執行吧~

那麼70歲的人生呢,那時候自己照顧好自己,不給子女新增負擔就是最好的責任,重疾的作用自然就弱化了

再有,咱們關心通貨膨脹的問題

如果不買保險錢會不會通脹?自然會,而且誰都無法阻止 ;

如果不買保險,生病的風險存在嗎?客觀來說都存在

那麼必須買保險才能解決生病的風險問題嗎? 並不是!你可以選擇其他的你認為能跑贏通脹的投資方式,保險只是目前抵禦風險槓桿最高的金融工具而已

4樓:溫暖的李先生

這是乙個很矛盾的問題,就是通脹和風險的問題。買保險都希望保的時間越長越好,而且都不希望發生風險,但是通脹的問題又讓我們難以接受幾十年後的保額對於保障的意義不大的現實。其實,這是一種求全責備的問題。

1、買終身,是為了避免以後因為身體健康狀況下降而買不了保險的問題2、通脹,隨時都在,世界各地都一樣,覺得50萬不夠,500萬可以嗎?或者買5000萬可以嗎?又有預算的問題對嗎?

3、5-10年的補充和調整,每乙個家庭,保單大概在3-5年有一次小的調整,5-10年有一次大的調整。這個就是為了解決保額不夠的問題來的。

5樓:Raina

這一點,香港保險有話語權,保額增長,比如三十歲買五十萬保額,到後面六七十病症高發年齡段的時候對應保額基本能翻倍吧~

來自香港保誠直屬員工的回答

6樓:萬平

如果我們都能算到70歲才有風險,是不需要保險。呵呵,可是如果在32歲或是35歲等年齡發生風險怎麼辦?保險的作用就是在風險來時分攤損失或補償損失。

未來不可知,需要我們未雨綢繆。有了保險,當風險來臨時,不會讓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改變。

7樓:單翅膀

能提這個問題的,說明保險的真正的功能和意義還是不清楚,這樣來計算保險,我們用到的都是最好的資料假設,但是往往會忘記,風險是無法計算的。有的人買了重疾50萬,30歲的年紀,內地保險公司價效比高的也就一年1.2萬左右,可能繳費兩年以後就出險了。

40年後?我都能確定我能健康的活到那個時候,買保險幹什麼?70歲以後,什麼事情來了不都能坦然面對了嗎?

8樓:陳梓哲

中中國人壽即將退出的康寧萬能就幫助客戶解決了這個問題,康寧萬能不止保重疾,而且還保意外,不僅如此,這份保險的另外乙個好處是,有部分錢會放在鑫賬戶裡面去,年利率大概是4.5,然後保額在一定時間後,會逐漸增加了,防止通貨膨脹帶來的錢不值錢的問題。

9樓:陸樂

你這種想法很好,這個是有解的,第一,保額用美金計費,我們都知道美金的通脹是很小的;第二,保額每年增長,抵消通貨膨脹。然後找了一圈,發現香港保險完美契合這兩個條件,而且重疾保額最多100萬美金,放到50年以後也夠夠的。

10樓:又又大叔

那有沒有想過,完全不用保那麼長時間,就保個10年、20年行不?

重疾險的主用作用,並非解決醫療費用,而是作為無法工作後的收入中斷補償。

隨著年齡的增長、財富的積累,自己應對風險的能力也越來越強。

只要年輕時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可以說到了退休之時,完全不需要保險來解決問題。

合理的規劃,肯定是階梯式、分步驟來實施。

11樓:吳俊晶

首先,重疾險沒有限額50萬的說法,要買多少的保額取決於你的收入和身體狀況。

其次,通貨膨脹率是多少我們無法去確定,四十年後50萬保額到底值多少我們誰也說不准;同時,保險的保額也是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而變動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最後,有沒有必要買終身重疾險,那也需要根據你的需求和實際情況來結合。

重疾險保障哪些重疾?

樊麗媛 重疾保障疾病種類在合同裡列名,除了國家要求的必保的高發的那25種各家還會自己新增。比如最高發幾類 惡性腫瘤 急性心梗死 腦中風後遺症 重大器官移植或造血幹細胞移植 終末期腎病 冠狀動脈搭橋術 開胸文 此外,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各家也出現了輕症,輕症沒有統一要求和標準,全憑保險公司自己寫進合同。...

目前最好的重疾險是否還在售?

揚眉 沒有最好的重疾,只有適不適合你的 客觀來說現在的新重疾理賠方面沒有舊重疾好了,但對疾病定義更規範如果說現在這個時點,各個保險公司的產品逐漸呈現,如果說非要比較一下,站在專業的角度,估計下半年產品會豐富,更有競爭力一點,但風險是不能等待的,你的體況也是變化的 比如1月重疾停售前乙個姑娘配置了重疾...

購買重疾險?

天藍海藍 保險投保中的重要事項如實告知保險公司,並確保保險公司能夠全面 準確地掌握這些重要事項,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保險人正確的認識並評估危險狀況,繼而決定是否承保或者在何種條件下承保。對於 保險法 中的如實告知義務來說,既可以被看成是一種制度,也可以被看成是一種通知 說明義務。所以建議一定如實告知,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