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社會後,你經歷了哪些事才知世態炎涼?

時間 2021-05-30 12:08:13

1樓:非衣二公子

小的時候,坐乙個人的車——不是我的家人的,是我妹妹(叔叔家)的舅舅的。他心疼他的車,所以瞪了我一眼說:「別把我的車弄壞了,否則把你和你爸賣了都賠不起!」

上大學後放假回家,去叔叔家玩,叔叔問我:「老叔帶你唱歌去!」

「去哪唱歌?」

「去你小妹他舅舅那,他開了個KTV。」

「哈哈,算了,不佔人家便宜。」

「咱們也花錢,算什麼佔便宜?!」

「那也不去了,我來這就是和你待一會,別的地方懶得動,哈哈!」

以前我從不去想那些事情,直到大三那年我拿到了駕照,突然就非常想買車,我自己的車,那才有安全感。坐在別人的車裡,還是沒安全感,人家的親戚不是你的親戚。

大一那年要來哈爾濱找點工作,來到了表姑家。雖然表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卻早已經沒了農村人的那股子淳樸,話裡話外透露著對我和我爸的不屑,看不起。我苦笑了一聲,在她的屋簷下,憑藉著我的隱忍,換來了23頓下眼飯。

最終我還是被下了逐客令,離開了那裡。

不怪人家,人家也想有自己安靜的生活,憑啥要我來呢?!人家沒義務,親戚也不是你爹媽。

工作一年了,要買房子,貸款銀行嫌我年紀小,需要有乙個共同還款人,我把我媽叫來了。

「媽不給你當共同還款人!」

「為什麼?」

「你要是還不起貸款媽是不是得幫你還貸款?」

「我不用你還!」

「那你給你立個字據!」

「我立字據還不行嗎?!」

「那也不行!到時候銀行還會找我的!我不會幫你還貸款的,你把房子退了吧!」

「我說過了我不需要你給我還貸!」

「那也不行!!!」

看來,媽也不太靠得住。

2樓:欲知

似乎沒有什麼世態炎涼的感覺,一切都是自己做的孽吧,該自己承受的,出現這種問題,只能是自己某方面做得有問題,需要反思、檢視自己。

3樓:Nozomi

我小的時候,有一次走上坡,前面乙個老爺爺,推著自行車往前走,看上去好吃力的樣子,我就幫他推了一把,一直推到頂,結果他突然轉過頭對我怒目而視:「這誰家小孩不管管,拽人家車子。」

家門口的公園裡有乙個乞討的老爺爺,每天在那裡討錢。因為他穿的實在太破了,我也正是少先隊員的自豪感爆棚時期,就沒次路過都給他幾毛錢(抱歉我那會兒自己也沒啥錢的)。結果有一次實在實在沒有錢,從他那裡過,對他笑了笑沒給他,結果他突然說:

「你良心壞掉了。」

大概是遇人不淑,可是也沒有誰借我借我一雙慧眼,誰淑不淑的我也不太清楚。

於是就不太樂意去做這些事了,也不太願意幫誰。這個世界上,誰活得還不比誰慘咋地

4樓:夜木北

本來就不是乙個熱情的人,只喜歡乙個人活著。社會就在那裡,想要活著就要接受,待人接物要學好,要學會和討厭的人共處。

本性難改,再怎麼討好,依舊是熱臉貼冷屁股,何必委屈了自己?

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做回自己而已

5樓:kangenker

大概看了一下以為是問戀人關係的,準備寫才發現是朋友關係。

依題,"一步步"可以理解為多輪衰減。既然是多輪,那就一定是出現了負反饋迴圈。

負反饋迴圈:學習不好導致不想學習,不想學習導致學習不好,學習不好進一步導致不想學習......

放在人際關係裡,本來互相很熱情的兩個人: 無意間出現隔閡》關係降溫》交流減少》產生更大隔閡》關係進一步降溫》。。。>>關係破裂

當然,這有可能會遇到調節迴路,比如在第三方協調下交流了想法,消除了隔閡。但第三方不一定總會出現,所以健康的人際關係需要自帶調節迴路,比如《人民的名義》中幾位書記開的吹風會,大家暢所欲言,互相挑毛病,不能記仇等等。

關係平等的兩個人,可以約定一些小動作來展現善意,比如捎一杯飲品來表達善意,希望和解,對方也默契的收下之後就可以優雅的談談之前各自的想法了。

6樓:與落葉共舞

表現得很熱情卻得不到回應,也沒有正向激勵。一味的熱情積極也沒能換來別人的熱情,時間久了,僅剩的熱情也會消耗殆盡,所以慢慢地就冷漠起來了。

有哪些道理是你步入社會後才懂得的?

1.別人的善意要珍惜,但是不可對別人喪失任何的防備和警惕之心。他們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光明正大的樣子會讓你作嘔又無法反擊。2.別被表白 示好了就變得很cheap 意味深長 3.和你有過節的人別相信他們會喜歡你,無論對你態度多好。或者,要原諒你或者向你示好求你原諒他。千萬別信 人家的刺一旦扎到自己,就會去...

那些生存法則,是你步入社會後才遇到的?

打小就帥 1 臉真的很重要,如果你長得好看,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2 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而那些沒有說出口的話,才是成長。3 如果你越來越冷漠,你以為你成長了,但其實沒有。長大應該是變溫柔,對全世界都溫柔。4 管好自己的嘴,不吃對身體有害的東西,不和陌生人說心裡話,不吻沒有可能的人。5 不行就分,...

有哪些你踏入社會後才明白的道理?

1,乙個人的精力,是極其有限的。千萬不要高估自己的實際能力,列出各種繁瑣計畫,比如 一周必須看一本書,一天必須跑步幾公里,每天幾點必須入睡 這種看起來很好的習慣,但本質上,它是存在很大誤區的,生活中的突發事件有很多,乙個人不可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精確規律到都能按照計畫表去準時執行完美完成,這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