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品角度解釋一下,為什麼外賣平台是外賣員點送達,而不是由乘客點。

時間 2021-05-30 10:10:04

1樓:之之

可以先梳理一下流程,想一下點送達這個功能的作用是什麼。一般來說,外賣系統會自動給騎手分配訂單和送達時間,系統也會一直監控騎手位置,但是在最後一步的時候還是需要進行訂單送達的確認,畢竟位置確認無法完全確定是否送到使用者手中。

這裡送達的功能有三個,是對於這個系統內涉及的三個角色而言的。一是告訴使用者,你的外賣已送達,如有疑問可以進行申訴。二是告訴系統(平台),騎手在規定時間內或者是時間外送達,進而做薪酬分配的基礎。

三是告訴騎手,這個訂單已完成。

所以經過上面的分析,這個送達只能由使用者和騎手來確認。由於送達是關乎到騎手的工資的,同時使用者是不會在第一時間確認的,因為使用者只需要在現實中拿到外賣就行了,不會想再多一步在手機確認。所以最後由騎手點送達,當然如果騎手提前點了送達而使用者沒有收到外賣,使用者也可以在手機上看到並進行申訴,同時系統也有位置的實時監控,包括後續的懲罰,所以一般騎手不會做虛假的送達操作的

2樓:祥瑞十三

兩個思路,誰應該幹,誰願意幹。

誰應該幹:理論上來說,外賣員和使用者員都應該點確認,雙重確認才是真確認。

所以這件事就是告訴我們,花錢容易賺錢難,打工仔莫得選擇啊……

3樓:Ray光輝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用或可以用產品角度來解釋的,這個問題就是。這是顯而易見的邏輯問題,非要用產品角度解釋就是硬掰了…

平台與外賣員之間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關係,平台對於外賣員的行為有很大的約束力和規範化操作的要求能力,但是對於普通顧客不具備管理、約束和規範化的操作性,那麼在訂單完成的關鍵操作過程中必然是要讓外賣員進行操作。

就好比你是快餐店,你可以要求員工用普通話微笑服務,你還能在店裡要求顧客普通話標準才能點餐?如果顧客不說普通話,不微笑點餐,你還能扣顧客的工資不成?

4樓:楊也

emmm

看到這個問題本來不打算回答的,因為不是我的專業,但是腦子裡腦補了很多比較有畫面

我就這麼舉例吧,試想一下如果是客戶點,乘客大多數情況下應該是不會點的幾個方面原因,外賣騎手會受這個限制,如果超時送達了會剋扣工資之類的,影響他自己訂單完成率的資料

客戶本身點外賣,外賣到了就想的如何使用,而不會去想著我去點已送達,或者再直接點,你對我沒有限制,我不點送達你也不能扣我錢吧

再往下說,如果乘客明明拿到手了,但是不點送達呢?甚至更ex一點說沒送達要賠付呢?

平台本身和外賣員和客戶這三方的關係應該是這樣

給外賣員提供平台,支付酬勞使外賣員出力並約束外賣員,客戶本身只需要付費享受就可以了,送達沒必要客戶本身去點,因為對客戶是沒約束的,同時客戶如果對消費體驗不滿意不是還有投訴這個功能嗎(個人比較淺顯的理解,先這樣啊哈越界了,越界了!)

5樓:Jason Yip

因為這個事件執行者是外賣員

任何功能都是要考慮實際情況

從實際情況出發,顧客點送達確定,如果是準點那到無可厚非,但是可能會出現顧客惡意行為,比如提前點送達,沒有點送達,晚點送達,這些都會造成外賣員的個人信譽和績效受影響,這是對外賣員不合理的設定。

平台至始至終的目的是賺錢,賺錢要追尋的原則就是顧客是上帝。

所以,事件的發起和終結都應該由他自己完成,走通整個流程

從心理學角度或者人性分析上解釋一下為什麼家暴是「要麼0次要麼無數次」?

已登出 先說是不是,在說為什麼。家暴要麼是0次,要麼是無數次,這個本身說法就是有些偏頗的。說這句話的人的初衷,可能是希望受害方可以及早脫身,這樣一來就可以起到保護自己的作用,第一次打了,離開了就不會再被打了。從這個角度來說,它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它並不是事實。這句話本身也有問題,基於人際關係是雙...

請從生物學等科學角度解釋一下為何大熊貓在我國受到如此高規格的保護,遠遠超過了華南虎的等一些珍惜動物?

HJ X 1 珍稀,全球的分布範圍極小,數量少 熊貓只分布於中國,第一階梯青藏高原到第二階梯俯衝地帶的山區,的中段。毋庸置疑,乙個物種如果稀少就珍貴。此外,繁殖率低也給珍稀性推波助瀾。看看反例,大鯢 揚子鱷這種動物,一旦人工保護到位,每窩產子量大,數量立即指數飆公升,如果人工提高成活率,很快擴到爛大...

可以從進化的角度解釋一下拖延症存在的合理性嗎?

科特 李 在精神分析中,拖延被認為是一種自我防禦機制。在心理動力中,拖延被認為是童年經歷在成年後的象徵性表達。在認知心理中,拖延被認為是自我批判及不合理的擔心。在行為心理中,拖延被認為是習得的短期獎賞偏好。拖延通常都被當做一種負面行為,然而其也存在積極部分,拖延也是一種具有目的的推遲行為,且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