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兒女,你是如何孝敬父母的?

時間 2021-05-30 02:58:22

1樓:

我經常反省,比如跟父母說話的時候有沒有和顏悅色、有沒有笑臉迎人。

在家有沒有照顧父母起居,有沒有關心父母身心健康,有沒有讓父母生氣。

平時出門在外有沒有讓父母面上有光,平時有沒有說話大吼大叫,有沒有遇到問題的時候好好講道理。

有沒有多體諒父母,有沒有給父母錢,有沒有給父母添麻煩。

平時自己都做了什麼對不起父母的事情,提早及時改正、道歉、懺悔。

目前就這些。

2樓:行善無終

或許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可貴的,而父母他們卻把自己十多年的精力放在養育自己上面,可能有的人會槓,沒有人沒有父母,沒有人沒有子女,這是人必然要有經歷的。但是父母不欠子女的,父母也可以拿撫養子女的時間精力去做點別的,真的不要槓,我只想表明每個父母都不容易,身為子女真的需要去做些什麼。接著來說說我在生活中是怎麼回報父母的吧。

在平時我會陪著母親一起去逛街,逛商場,我覺得陪伴父母真的很重要!現在的我還沒有工作,如果現在不把打遊戲或者空閒的時間去陪伴父母,等到以後工作了或許時間會更少。平時我也會用自己的零花錢給父母買些東西,父母為自己操勞了十多年,總是把最好的東西給子女,而我們身為子女也應該盡其所能買一些東西(一雙鞋,一身衣服,乙個挎包等都可以)回報父母,平時也應該做到讓父母盡量順心,可能父母與自己之間有分歧,但要冷靜下來,一起來解決問題。

現在的我還沒有工作也就只能做到這些,等我以後一定會更好的孝敬父母,畢竟他們是給了自己生命的人,祝天下父母幸福快樂,平安健康!

3樓:創傷中的新葉

我沒探索出一條合適的道。我感覺這些年對他們不是激烈對抗就是無腦順從。前者吧,覺得自己做得不對,後者吧,又覺得太憋屈了。

我一直在琢磨什麼是讓自己自由又很藝術不違逆他們,現在我也不知道。

4樓:蘋果007

首先,孝敬我們的父母是義務也是美德。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應該是一種本能地親情反饋。我們孝敬父母不是借錢還錢的關係,而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意念。

這一點不需要解釋,烏鴉還有反哺之情,羊羔也有跪哺之恩。至於我們的子女能否傳承,我想老貓抱頭把覺睡都是一輩傳一輩!我們沒必要寄託太多的希望,我們只管做的更好沒有最好。

一切順其自然,因為我們永遠只能做自己的主人,我們不是上帝。就像信仰,上帝永遠希望你崇敬他,而現實又有多少人信仰上帝呢!

5樓:沉寞的守歲人

我的回答只針對正常父母,不針對那些不負責任無端家暴型的家長。

首先【潛意識裡要重視他們】,包容他們,耐心多溝通。雖然他們可能真的沒有我們懂得多了,但他們內心是尊重和愛我們的,這一點不會變,所以多理解吧。不要頂嘴不要頂嘴!

真要有難處需要辯解,可以等火氣稍微消了再心平氣靜的講。

其實如果真的和父母關係特別好,這些所謂的怎麼孝順反而不用刻意去注意,早就一點點流露在生活中了。

我覺得在家和父母相處的假期日子,是極為安逸的我想步入社會的大家,對這一點是深有體會的,在外的日子真的不好過,人心難測啊。

6樓:hawk

座標北京,新婚夫妻與女方父母同住。很開心,相處愉快。感謝父母照顧生活起居,我們工作繁忙,平時網購了家裡的大件小件,給父母省點事。乙個月給父母兩萬的孝敬錢。

7樓:

會差回家,託人帶著去買了一箱海鮮。

兒子,這蝦挺好的,多少錢一斤?

額,300(其實是350乙隻,野生兩頭渤海大對蝦,完爆青島大蝦)。

這魚呢?

額,150(其實是1200,野生渤海大帶魚)。

好,我先去煮蝦,你跟你姥姥一人乙隻。

我在外面吃海鮮都吃的想吐了,煮三隻吧,您跟我爸我姥姥一人乙隻。

哎呀,這麼便宜的對蝦,你怎麼就不多買點兒?

行行行,下次再說哈(老娘啊,這是您兒子拿補貼給您買的呀,要是再多買點兒這個月工資我怎麼上交給您啊?)

8樓:

距離上次回答已經過去一年半了,我帶父母旅遊了1.5次。所謂1.

5次其實就是帶爸媽旅遊了一次,然後單獨帶媽媽遊玩了一次,住了5星級海景房。前幾天聽媽媽說,家裡現在自住的那套房有開發商過來談舊改了,另一套新房也漲了點價。計畫過兩年把其中一套賣掉,我添點錢在深圳給他們買一套小戶型養老。

慢慢來吧,一切都不容易,一切都在慢慢變好……

原回答:

爸媽都有退休金,家境尚可,但是他們比較節儉。所以每月都會買幾箱水果寄回去,每年從內到外添一身新衣服。用我的手機號給媽媽的賬戶開了手機銀行,有時會登陸查查她賬戶餘額,錢不多就轉幾千過去。

會資助他們出去旅遊,但基本都是讓他倆跟團。今年打算親自陪同出遊,住他們從來沒住過的五星級酒店。哦,還打算在深圳買套小房子給他們住,這邊天氣暖和適合養老。

9樓:

我們過了25歲,無論如何,都要每月給父母點兒零花錢。幾百不少,幾千不多。小時候,父母常常給我們零花錢,我們大了,也要常常給父母零花錢。

父母怎麼對我們,我們就怎麼對父母。常常給父母點兒零花錢,常常回家看看,恩。

10樓:Jane Luna

財務自由:把自己照顧好是最能讓父母放心的這也算是一種孝順不讓父母操心有責任感:就是靠譜負責這是比較高的要求對自己負責對家人盡責即使父母漸老也會因你的這份責任感而滿意放心

理解:不強加自己的善意給父母所謂好心也會辦壞事陪伴:以父母優先或者希望的方式去不要強加自己的喜好所以有時會略辛苦

11樓:Bonne nuit

我覺得真正的孝敬就是起碼先憑自己的能力做到不讓父母為你操心,為你擔憂。。。然後努力讓自己變得更有能力,有能力照顧父母。(現在的自己就很不孝,老讓父母為我擔憂︶︿︶)

12樓:

這個還是要看個人家庭情況來言。有些家庭很幸福。事情很容易溝通。

比如我家乙個親戚,兩老人都80多了。和他們溝通很容易。連我這個隔乙個輩分也能和他們溝通。

他們家裡永遠都感覺暖暖的。最近兩個老人去住老年公寓了。雖然身體還行,但他們不想就這樣困住了他們的孩子,退休了都要守著他們。

他們想讓他們的孩子可以享受他們的退休時光。在可以到處跑,到處看的年紀,能出去看看,玩玩就去,不要擔心他們。或者想去看他們的孩子,就去。

他們不想成了絆腳石。

再乙個例子,是我乙個很好的朋友,她自己就是很好的乙個醫生。她媽也70多了,很強勢。身體不好,還特愛和她爸鬧,兩人分居,把我朋友折騰的去年差點去撞車。

她自己也吃調理心情的藥,就這樣她還差點想去尋短見。

我覺得這些不能一概而論,父輩的思想,他們覺得好,可他們不和現在的社會連線,最後他們的堅持反而是砒霜。

13樓:夏ring

一直都很感謝父母的教育給了我(至少自己覺得是)正確的三觀,讓我在經歷這個世界的各種酸甜苦辣的時候還能保持一顆樂觀積極的心,最近的乙個感受就是隨著時代的變化,很多東西父母都越來越難理解,在這一方面他們難免會碰到障礙,我覺得除了送禮物、講貼心溫暖的話等之外,潛移默化的去引導他們突破一些侷限性的東西,就像他們小時候引導我去思考去學習一樣,可以減少很多觀念上的差異,他們也不容易有被時代拋棄的感覺。

簡而言之就是一家人一起成長的感覺~

14樓:

我的習慣:第乙個是包容,包容父母的言行、優缺點。比如爸爸會抽菸,你先在包容的立場去和他溝通,其實父親比我們聰明,只是愛面子,我們和顏悅色的和他溝通就好了。

第二個是讚美,我們習慣於要求自己追求完美,所以會也要求家人完美,比如父母炒一盤菜,無論是否美味,你先讚美一下他們,先尊重勞動成果。他們會覺得很開心。對自己可以嚴格,對他們要寬鬆。

第三個是及時溝通,父母和我們有價值觀的隔閡很正常,你和父母溝通,他們會理解,不能和父母頂嘴。

感情冷淡的人如何孝敬父母?

感謝你的信任 陪伴,這是我理解最重要的 自己過得好一點,這是我想這可以讓父母安心的一種方式當然每個人的理解不同,看你更想或者你可以做到的是什麼。 李雲峰 首先應想到如何改變自己,父母見兒女好一般心情也就好,你能調節好自己的心情這是最大的孝敬。然後,如果父母需要,自己也有能力,就在物質上給與基本滿足的...

如何勸不孝順的哥哥孝敬父母。。

茉茉媽plus 我姐也是那樣的貨色 家裡兩姐妹,爸媽把房子修了8套,我姐家啥也不付出佔了兩套 她們還是不滿意,父親生病了,問都不問 那邊修房子,我們墊了近3萬塊,她們拿了6千5不到,交了錢非要要回去,昨天把我爸媽的床都掀了,我現在都能想得到,父母將來養老肯定她既不會出錢,又不會出力,找了個姐夫也是個...

孝敬父母的最佳方式是什麼?

Super瓜皮 俗話說百孝不如一順,一順,就是讓父母順心,按著他們的心意去做。但有的父母做的事情可能和我們的認知觀 價值觀有衝突,這時我認為應該先去了解父母的想法,然後結合實際再作出不傷害家庭 最先考慮 不委屈自己 其次 不傷害父母 最後考慮但不是不考慮 的決定。 Kane 首先你要自己過得好,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