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知乎上一些人喜歡強答問題?

時間 2021-05-30 02:43:50

1樓:

在我看來,在知乎回答問題是幫助小夥伴,你問的,我剛好會,就順手寫下了答案,這這個過程中我還能獲得滿足感,知乎活躍度,何樂不為?

在知乎,對於答主來說,只要你對某一領域有一定關注度,系統就會推薦相關話題,這一點我很是欣賞,不知不覺中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邊界.對於題主,有些時候你需要的可能不是你想從你想從那個人思想裡能獲得的,智者獻智,你有了更多的機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題主這樣問,是因為提問沒有得到專業回答而收到了許多非專業人士的回答提醒?這怕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吧。

但就這個問題來說,我初看其實不是很愉悅。讓人回答問題的興致都降低了……當然,不是說這個問題……

2樓:人類主義者-狂熱

最近小島秀夫出了個遊戲叫做死亡擱淺

裡面有乙個人群叫公尺爾人,他們的特徵就是送貨上癮,還喜歡搶快遞。

回到問題上,現在有一群人答題上癮,並且還喜歡搶答強答。就這樣

3樓:

顯然並沒有乙個什麼標準來界定什麼屬於強答什麼不,也並沒有什麼權威來為這個不存在的標準背書。

所以你說什麼就是什麼

拿著不存在的棒子打人

也可以只是要小心,被逮回精神病院去那就不好玩了。

4樓:倉鼠喵呀

一種是想通過知乎引流的,正兒八經寫乙份回答,然後看到可以勉強搭上邊的題全把這份答案發一遍

一種是自己隨便玩玩的,我看到這道題,突然就不吐不快了,雖然可能跟你提問不對應但我就有回答在這兒的慾望了

差不多就這兩種吧。前提是提問者問題寫清楚了,tag也帶對了,不然回答的人猜不對提問者的心思領悟錯了題也是會有「被強答」的可能的

5樓:

公知不是整天說中國言論不自由嘛,知乎也沒有禁止別人「強答」啊。。

人人都有發表自己觀點的權力,就像我這條答案一樣。

對不同的人有沒有幫助那是另說,除非一些專業性問題乙個外行瞎JB吹牛那就過分了。

你完全可以點沒有幫助+舉報。

這個當然是有積極作用的,不然千篇一律所謂「不強答」的答案,那你只保留幾個高讚好了。。

6樓:

因為這是知乎,不是知道,也不是貼吧。

知乎將不同領域的問題推送給不同的人,最終肯定會出現你所說的「強答」,這是知乎區分於知道和貼吧的亮點。

不專業的回答、抖機靈有價值麼?

我覺得有價值,所以我取消全部關注,隨機刷推薦的東西看,能拓展視野,改變思維方式。

如果沒有這些「強答」的答案,我去學術網、文獻庫、圖書館好了。

7樓:

混個臉熟唄,發現沒?你回答的越多,粉絲漲得越快。比如知乎大水怪 @M3小蘑菇 !!

我懷疑這哥們兒不是乙個人,背後應該有個團隊,多個人同時登入。

8樓:溫酒

這牽扯到公共領域的發言權。

首先,大部分說別人強答的人,有乙個特點:他們沒有公共領域的發言權。

其次,被人說強答的人,有乙個特點:該回答已經佔據了一定公共領域的發言權。

注意,這裡並沒有「有發言權=正確,沒有發言權=錯誤「的意思。

雖然大多數人心理會預設這個事情,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

於是,部分沒有發言權的人內心深處的魔鬼就被釋放出來了。

是的,一些人喜歡強答的原因,

是因為另一些人會把但凡是他們看不慣的東西或者回答全都放到「強答」這個類別裡去,

以此來用「他人強答」來麻痺自己內心深處對於喪失「公共領域發言權」的不滿。

這是關於人類尋找「尋找存在感,矚目感」的本能問題。

不是不滿嗎?

不是想找存在感嗎?

那就讓所有人都看不見他就好了。

9樓:

所有「男生內心想法」的話題下,都會有一堆女生過來強答,說男生是如何如何罪惡,然後一頓批判,以此自娛自樂自嗨。

比如「男生分手後怎麼想的?」然後一堆女人過來回答說男人有多麼多麼渣。

比如「男生失戀什麼滋味?」一堆女人過來強答,把男生想象的毫無人情味。

我想說,這些潑婦,快點下地獄。

10樓:

一開始我們用知乎的時候,提問代表尋求幫助——「我有乙個問題,想試著尋找答案。」

有人熱心,願意跟陌生人分享自己的知識、想法、經驗,所以寫答案回答陌生人提的問題。

那會兒知乎是乙個互相幫助的社群。

後來提問有了其它的用途,掛人、拉仇恨、惡意攻擊,有時候提問的人完全只是挖個陷阱等待獵物往裡跳。有的人即傻又天真,以為在很熱心的幫人解惑呢,殊不知在他人眼裡是「沒有自知之明,強答」。

希望這類提問者在問題裡羅列乙個答題標準,避免傷及無辜。

11樓:曉木曰兮歷史系

「強答」這個詞用的好像有點兒不那麼準確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桿秤

面對乙個問題每個人都可以有回答的權力

只是專業與否質量與否贊同與否

隨著使用者量的提公升會有更多的人走進知乎

開啟自己的答題時代

或許他們沒有對應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

不過並不能剝奪這個權利帶上「強答」這個頭銜大量新使用者的到來!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12樓:風雪

因為他們不是在答題,而是在類似刷微博式的娛樂行為。

他們的根本目的不是輸出,而是找樂子。

不過確實有乙個現實是要認的,知識輸出是痛苦的,是需要多人默契配合的。而懟人撕逼是爽快的,也幾乎是零門檻的。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定義先行

等等的邏輯時代過去了。

我開心就好的時代已經勢不可擋。

而令我奇怪的是,想法一欄的設計更加偏微博一點,但是他們似乎並不喜歡,也許他們還是需要乙個我在答題的包裝的。

13樓:

廢話。要是真正的內行花心思寫出有價值和深度的內容,憑什麼讓你免費看?

再說,不強答的內容往往是花些心思和時間才能理解的,不是所有人都覺得花這個時間值得。人花心思和時間看的東西往往是能給自己帶來利益的東西,對於這些東西,想看的人都會花錢去買。

14樓:La luna

難道不是因為自信嗎?

看過很多例如嘴巴/眼睛/好看是什麼一種體驗,你覺得人家強答,人家覺得自己只是實話實說啊。況且,審美本就不是一件主觀上的事。

ps:說自己強答的人並不一定真的覺得自己強答,只是謙虛而已,別太當真。除了我,我真的喜歡無聊的時候強答一下刷存在感啊啊啊啊啊啊....

15樓:

因為這些人本來就是喜歡強答的那類人,我有一位同學就是這樣。只要問他問題,不管是學習上的,生活上的,甚至只是單純的聊天之類他都會強行給你個答案,打死不說「我不知道」。更尷尬的是他編的答案我想只要是意識清醒的正常人都會知道是在瞎編。

16樓:

一種情況是他真心覺得答到點上了,叫做沒有自知之明。

另一種有自知之明,卻還是要強答,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分享觀點是有快感的,要是有個人來撕一撕,那可就更有意思了,終於找到由頭噴一下午了。

這也是人家的自由。

為什麼一些人在知乎上回答問題很頻繁?

黑面板怪獸 我倒是覺得有一部分是 曾經自己在知乎上面受過益,出於補償心態,給予這個平台的其他問題一定的自己理解的回答 包括行善的舉止,在我看來都是出於補償自己曾經的過失,或者祈禱未來可以有等同美好回報為目的的一種行為。每個行為的動機都是自私的,亞當斯密說的看不到的手基本上就是這個道理,在以謀取私利為...

知乎上為什麼總有那麼一些人自以為是的人,整天指責你這不對那不是的,批評這個否定那個的?

琢骨 有個地方,那裡讚揚多過批評,那裡開會意見高度統一,那裡的人和藹和親,充滿了和諧,笑容,溫暖,每天晚上7點開啟電視就有的看,不知君是否喜歡 心雨魚神 每個人的回答,只代表著個人的觀點。因為人生經歷的不同,思想的不同,所以對待同一件事也會產生不同的答案。可能你遇到的是比較好的,正好符合你的觀點,給...

為什麼一些人喜歡穿 鼻環 ?

攝影師 Ella Guo 因為鼻翼比較大不好看。但是因為我打耳洞都要嚴重發炎所以打不了 鼻環是可以修飾鼻型的。打鼻翼的話我看朋友打了很好看有次拍照就帶了假的。類似於耳夾那種。其實我覺得大一點更好看,我看朋友就是大一點那種顯得鼻子特別好看。 咎治 從小鼻中隔偏曲,打個噴嚏流鼻血,遇冷遇熱流鼻血,猛吹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