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於有正義感在這個社會上是好事嗎?

時間 2021-05-30 00:05:06

1樓:丹青

不是個好事,所有正義的好心人士,都會受到很多自以為是的責罵,令人心痛的社會現象,容易將乙個人的善心消磨殆盡,徹底變成乙個冷眼的人。

2樓:神奇的毛巾

摘自《宗教經驗種種》:

「兩種接受世界的方式,宗教比哲學較為熱烈。宗教能克服不快樂。在宗教內,感情是首要的,哲學居於次要地位。

道德家一定要使勁、屏息、緊縮他的肌肉;在可以維持這種運動家似的姿勢的期間內,一切順利——道德就足夠了。然而,運動家的姿勢總有鬆懈的傾向;而且,即使是最堅強的人,到身體衰朽的時候,或者病態的恐怖侵入心內的時候,也不得不鬆懈而一潰千里。對乙個已經自認為無能為力的人,還要叫他個人立志、要努力,無疑會帶來更大的挫敗感。

現在他說渴望的,是有人能對他這種狀態以同情和安慰。

到這裡,宗教就來救我們。有一種心態,只有宗教徒知道。在這種心態下,要擁護自己並保持自己的個人意志沒有了,反之,這個人情願閉口無言,情願在上帝的濤頭浪花中,做個等於無有的東西。

我們把自己完全交託給上帝。恐懼不是用純粹的道德來制止,恐懼被宗教心態積極排除,我們又重新獲得新生的力量和勇氣。我們從挫敗的無可救藥中,轉投到積極生活的心態裡面來了。

最高度的宗教情感,像愛情,像盛怒,像希望、野心、妒忌,像人類其他本能的切望和衝動,它在人生加上一種迷醉力——這種迷醉力不能用推理或邏輯從其他任何東西引申出來。這種迷醉力,如果到來,是一種贈賜的性質——生理學家以為是我們身體的贈賜,神學家以為是上帝的贈賜。這種贈賜,我們不是有,就是沒有;世上有些人,絕不會有這種贈賜,就像他不能夠只受一句命令就愛上某乙個女人一樣。

所以,宗教感情把個人的生活領域絕對增大。這種感情給予他新的權利範圍。在外界的戰爭被打敗,並被外部世界摒棄的時候,這個贈賜能替他贖回乙個內部世界,使他變得生機勃勃。

如果宗教對於人生有任何確定的意義,那麼,在我看來,似乎我們應該把它指這種擴大。就是在嚴格的道德至多點頭認可的領域內,使情緒的延伸度增加,發生擁護的熱情。這種宗教感情使得我們獲得新的自由,覺得世界的基調正在高唱著,永久的領土正展布我們的眼前。

在那些夠不上宗教的心境,人降服只是害怕犧牲。反之,在宗教的生活裡,人是可以積極地自願犧牲,並且降服的:甚至還加上不必要的捨棄,使生命的快樂可以增加。

假如宗教是唯一能達到這種結果的動力,則宗教就成了我們我們生命的乙個重要器官,它的功能是我們本性中任何其他成分所不具備的。

事實上:在形上學和宗教的範圍內,只在我們說不出的對於實在之感已經傾向於這一結論之時,說得出的理由才會使我們相信。我們出於衝動的直覺永遠是建立最初一批真理的基礎;我們用言語說出的哲學,只是將這種衝動和直覺翻譯成炫耀的公式罷了。

那個不推理的、直接的擔保,是我們最深刻的部分;推理的辯證只是表面的展覽。本能領導,智力只是追隨。」

如果你毫無懷疑的願意把正義或者這種超越性的價值奉為準則,請不斷的明確自己價值究竟是什麼,然後嘗試著達到這種信仰狀態吧。

如果你面臨著所謂「容易的生活」和堅持自己的信念之間的矛盾,也請把兩種生活狀態都體驗體驗,看那種更能給你快樂幸福的感覺,我相信有人會選擇前者,也有人會選擇後再。

選擇了前者不是說以後不再做「正義」之事,只不過承認在面臨關鍵選擇的時候,容易的生活的重要性大於堅持超越性的價值。選擇後者就不要在疑惑了堅持自己就行了,我相信如果最終真能抱著那種宗教態度,幸福是很容易的,外人再說你傻,你自己高不高興快不快樂自己清楚。

話說回來,即使有人選擇了前者,真到有些事上未必不正義,選擇了後者也不意味著沒有再選擇的機會,這種事情真要明晰不靠經歷自己很難下判斷的。

但在沒有經歷的情況下,下判斷做選擇的必要性在於讓自己有可能體驗體驗這種後果,不在一種氛圍下有時候體驗了也不清楚,重新選隨時有機會,最要緊的是不要後悔,不要自相矛盾。

3樓:宗宗

不知道對於正義感的明確定義是什麼,或者說每個人對於正義的解讀也不一樣,每個人的道德標準也不一樣。如果社會上每個人對自己所理解的正義過於有正義感,我覺得不會是好事,可能會使社會越來越亂。如果對於所有正義的事有乙個絕對明確的核對單的話,所有人按照明確的標準去發揮自己的正義感,過於有正義感可能會成為一件好事。

但是並沒這樣的核對單,在倫理學中對於正義的定義也是在一定的道德標準裡做正確的事這種模糊的表述。所以在一些大是大非上,過於有正義感是件好事,但是一些僅憑個人的道德標準或者個人的偏見來定義正義去發揮正義感,我覺得不一定會是好事。

4樓:

過了當然不是對的,正義這個東西也要看行使正義的人能力水平高低,連判斷能力都沒有,那單純只是以正義為名的自以為是的暴力,用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傷害一切自己看不慣的人事物,與其說這叫正義,不如說單純的放棄思考,放任自己的戾氣,這也是法律出現的意義。

然,生活裡看見的大多數人,都沒有足夠的明辨是非的能力。

你又未嘗不是其一?

5樓:鹹魚

所謂「正義感」無非就是一種在普世價值觀下自認為堪稱楷模的道德標準,而道德標準是用來約束自己的,不是讓你約束別人的,醫生說你「善良」是給你留了面子,其實這種行為應該被稱為「幼稚」,在我看來這是一種「中學生」的思維方式,而你顯示「正義感」的行為無非也就是在網上打打嘴炮,喜歡利用自認為的「正義感」站在高處評判乙個人來顯示自己的優越感,這種人,叫網路噴子。至於「喜歡把錯誤往身上攬」,這不叫「正義感」,這叫「自卑感」。「總覺得自己是乙個冷漠的人」無非就是利用你所謂的「冷漠」在別人面前來掩飾自己自卑的事實。

我覺得題主應該還沒上大學吧,如果是的話,現在不要想別的,學習才是王道,上了大學,換乙個新環境,至少能和你上同乙個學校的人智商不會和你差太多,和這群人相處你的感覺會好很多。在網上多看少說,三觀奇葩關你屁事,蹭你家WiFi了?

如果題主已經進入社會了……Emmmmm…… 我不信。

怎樣才能讓自己在這個社會上有安全感?

公務員樹洞 最緊迫急需的,當前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要懂得,在別人身上,是永遠不可能找到你的安全感,得靠自己去闖,去拼,去爭取。做自己,走自己的路,盡量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爭取到了自己的某些想要的,自信心自然就來了。你前面說的,就都不是問題了。 破碎流年 有價值的人,任何時候都不會被人拋棄,他們會一直...

在這個社會上,好人會比壞人多嗎?

樵夫 什麼樣的人才能夠被稱 壞人 一 通過法律界定遭受懲處 二 主觀上漠視公序良俗作出事情違揹人倫。我覺得後者比前者更為惡毒。在我駐村聽到的一些鄉村逸事,印證著報應的存在。村里有一名剛剛退下來的黃主任,為人不錯,在村裡人緣相當好。前三十年 里定 成份 的時候父親定為 地主 這在那個時代是個了不得的事...

在這個社會上需要什麼才能比較舒服的生存下去?

特布魯 君子食不求飽 居不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過則勿憚改。這是孔子在論語中的話。按照這樣的方式去生活,能夠做到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踰矩。其中,關於道的理解是最難的。這裡的道,是自然法則,也就是均衡法則。每天休息7 8個小時 工作 學習 生活的活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