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再以勞動為榮了?

時間 2021-05-29 23:49:42

1樓:

因為勞動在實踐中走向了其本身的反面。

勞動本該是人實現自我的過程,所以人在勞動中成為了區別於其他動物的人。可是現在勞動成為了為了生活而被迫的工作,為了生存不得不勞動。上班的時候人感覺自己像個動物,下班了才開始了自己的生活。

這樣的勞動怎能讓人感到光榮呢?

2樓:垚哥屁話多

公社時期,你勞動就是為了國家。

國家有錢了,你也能享受到好處。

後來私有制了,你勞動為了自己,但是你幹的多,掙得多,國家收稅也多。

納稅光榮。

再後來,資本家們出了八小時的錢,卻想讓你幹十二小時的活。

這叫殘酷的壓榨。

對於人民來說,勞動光榮。

對於奴隸來說,摸魚光榮。

你乙個月開十萬工資試試?

我保證百分之九十的年輕人別說勞動光榮,什麼光榮不光榮的,一天不勞動十二小時都想死。

月薪十萬都不是重點,主要願意給這樣的老闆幹活。

還有種說法,五十歲前拿命換錢,五十歲後拿錢換命。

我都笑尿了,你掙那三瓜倆棗五十歲後夠你換命的?

3樓:carlo

從0到1,勞動是一種創造,勞動最光榮。

從1往後,勞動變成了工具,枯燥乏味。

在當下以資本為主的市場,勞動已經成為資本的養分,被貪婪的吮吸著,人們已經無法從勞動中獲得成就感,只有被剝削感。

4樓:似是故人來

現在的老闆大多都是5060後,這些人吃過苦而且能吃苦。所以他們認為這個環境已經很好了。但是現在年輕人的成長環境是優生優育,這就有這極大的認同反差。

他們其實也看不慣自己的孩子的一些『』好吃懶做『』,但這是自己的孩子。在他們看起來這就很不錯的一些待遇,對於資訊時代長大,看過各種大片的孩子來說,只能說一句--就這?

5樓:孤獨培培

所謂的勞動為榮,為榮的是滿足自己,再多出幫助別人那一部分勞動,才叫為榮。

比如自己衣食住行綜合需求量100,你勞動創造的價值120,那20就是你值得為榮的部分。

然而現在的社會,高房價高消費,你勞動到死,也滿足不了自己需求的100,那麼為榮的這部分,永遠是0

6樓:找羊

要是相應的勞動,能得到理應得到的,不剋扣的補償或者津貼。我覺得大家都是搶著去的。ps:某為。

(腦力勞動也是一種勞動,並不是體力活才是勞動)

7樓:泫然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當以上新華字典裡的例句成為乙個笑話的時候,再來思考為什麼年輕人不再以勞動為榮了。

暫且不說例句裡的「我」和李萍,現在就是考上北京大學的李華,不也在996福報裡被房價錘的抬不起頭來?

8樓:白水泉銘

榮譽是對額外付出的精神補償。而現在這個精神補償在現代化的社會裡不斷的貶值。使用榮譽激勵逐漸失效。獎狀+大紅花還是得到500塊錢好。不同時代輕重不一樣。

9樓:biubiubiu沒打到

去你大爺的,你現在要是給我畢業包分配,工作後管分房,公費醫療,55按時退休,退休後養老金是退休前百分之六七十,之後再來跟我談光不光榮。老子就是乙個破打工的,哪有資格光榮。啊呸。

10樓:若簡七段

如果一旦有人或組織讓你以某種行動為榮來做什麼事,那你應該警惕一點,這必然是一種有目的的引導性行為。所有的光榮與羞恥都是在告訴你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實際上為此下定義的人都期盼著你們往他想要的方向去做。

11樓:

因為這個世界一直在告訴你:一般性的勞動是廉價的,不值錢的。

不是「年輕人不再以勞動為榮」;

而是「社會不再以勞動為榮,而年輕人認識到了這一點」。

12樓:

《21世紀資本論》早在7年前就把這個問題解釋清楚了。最直接的結論就是,資本收益率遠大於勞動收益率,而且這種差距還會隨著收入的不平衡進一步拉大。

這本書引用的都是西方的資料,進而推導出的結論。而近幾年國內的現象,只能說有過之而無不及。最簡單的例子,有幾個人的年薪增幅超過房價增幅的?

不結婚,少子化,不勞動等等諸多社會現象的出現,是原因還是結果?想清楚問題的根本所在,就更清楚世界在發生著什麼,是會看到希望,還是愈發的絕望。

13樓:APHE

勞動為榮沒毛病,但是你要看給誰勞動。

要是給國家給人們勞動,為了建設社會主義祖國,那我自願加班,超額完成任務。

要是給資本家打工,讓剝削階級敲骨吸髓,那抱歉了,我只能磨洋工。

14樓:詹偉平

因為「傻子」越來越少了,年輕人稍微不蠢的,普遍都發現乙個真理:越類的行業賺錢越少,賺錢多的行業一般工作很輕鬆。上層人的奢侈優渥的生活,就是靠下層人無腦的勞動,最後獲得極少的回報而帶來的。

當年輕人不再以勞動為榮的時候,說明大家開始覺醒了,體力是最不值錢的東西,唯有漲技術、學知識、攢資源,才能賺到更多的錢。而錢是對乙個人社會貢獻度的直觀回報,那麼怎麼快速輕鬆有效的賺錢怎麼來。

15樓:勃日列涅夫

以前是為人民服務,建設社會主義祖國,好日子還在後頭。

現在是給老闆掙錢,自己沒得到多少,這物價還越來越高,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16樓:田野

年親人不奮鬥?你看看學校裡學生都捲成什麼樣子了,我乙個普通本一,同學都學瘋了。。。至於工作上,給你八小時的工資,讓你幹十二小時你幹不幹?盡說這些屁話!

17樓:BJPS

以前的勞動是可以換得對應的報酬的,是可以養活家人的。以前的勞動是大家都在勞動,是有共同的信仰的。以前的勞動是為了造福子孫後代的。

現在的勞動是像榨汁機那樣,還被嫌棄不夠努力。現在的勞動是養活自己都沒那麼容易。現在的勞動是忙的忙死還不討好,有好處沒自己的份。現在的勞動是讓資本家再買幾套房子再娶幾個老婆。

年輕人不是懶,只是不傻。

18樓:孑默難曌

出咗半斤力想話囉番足八兩,

家陣惡搵食邊有半斤八兩咁理想(吹漲),

這是出自半斤八兩的歌詞,但歌詞放到現在沒有過時。

我只想簡單地想付出勞動與收入平等或者是是匹配,但收入與付出不平等,我勞動是不情願的,那我為什麼要熱愛勞動,內心深處的我寧可不勞不得。

19樓:飛魚

不光「現在的年輕人」,「以前的年輕人」也都不以勞動為榮好吧?

我父母那一輩人(60後)人人都以為「鐵飯碗」勞動為榮,如果非要說他們當年是「以勞動為榮」的年輕人,那也是為了能在正式單位評上勞模/三八紅旗手這些榮譽稱號。

而提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動,他們大多嗤之以鼻。所以我們在追憶那個「光榮時代」裡的某某鐵人/某某模範時,也別忘了,他們當年可是手端「鐵飯碗」,說不上衣食無憂,最起碼也是旱澇保收的優勢群體。

現在呢?

不還是一樣嗎,據我所知,假如乙個人在國有企事業單位獲得五一勞動獎章之類的勞模名號,就拿最低的市級勞模來說,也可以獲得例如退休金提高等物質獎勵的。

在這個「公私雙軌制」的就業環境下,「勞動為榮」僅限於國有企事業單位。

20樓:士新

以勞動為榮,那是按勞分配為主體的時候,現在是以資產為主。出賣勞動力的都去九九六了,不會真有人覺得九九六是種福報吧?普通人就是努力工作然後所有的剩餘價值被資本榨乾,接著生下一代重複此過程。

21樓:張驍

因為當下的勞動目的是個人的經濟收入,以及以它為基礎的各種比較,有比較就一定有傷害,在這種比較中能夠占有優勢的只能是極小一部分人,絕大部分人是這種比較的失敗者。

什麼時候勞動的目的變成了乙個更偉大更長遠的目標,什麼時候大家就會以勞動為榮了。路漫漫啊!

22樓:你行你上啊

這個問題問的都想讓人說髒話。我們的教育經歷中一直教導我們以勞動為榮的,可是等長大了才發現,教導我們勞動光榮的其實都不怎麼勞動

23樓:龍捲瑞上

資本的奴隸談什麼勞動?

勞動只屬於廣大的自由的無產階級

奴隸主從來不會考慮奴隸的自由,他們只會考慮這群奴隸為什麼不因為我施捨給他們的工作為榮

24樓:孫以之

因為沒有【身在其職謀其政】的概念。

不以勞動為光榮的人,能少幹就少幹,能不幹就不幹。我猜在家裡也不做家務,不收拾屋子,等著別人幹。

看看知乎上關於合租的問題,各種奇葩都有,懶人是最多的,自己的生活問題都搞不定,還指望以勞動為光榮嗎。基本的生活小事都不願意做。

但是,一定要有個但是。不要覺得這屆年輕人廢掉了,我相信,努力的人還是大多數,有責任心的人也是大多數。只不過那些懶人有更多時間上知乎刷微博,聲音更高一點。

另外因為人口基數大,他們聲音高,樂於抱怨,聲音被集中起來了。

一般人說話聲音低一點,別影響別人。抱怨的人要拿著喇叭大喊讓更多的人知道。

先照顧好自己吧,人扮演的角色太多,每乙個都很難演。慢慢走慢慢看。

25樓:遇龍則吉

勞動光榮應該侷限在公有制社會或現代國企公務員,因為他們產生的剩餘價值貢獻給了國家令國家更強大。而當你是私企員工,你勞動而沒有合理回報,你的剩餘價值只是給老闆多買套房多買一架豪車,那毫無意義

26樓:良人

勞動的所得回報,能保障現在的生活,能保障未來的期望,這是願意勞動的根本動力。

而現實是,乙個剛開始工作的年輕人,要面對買房,結婚,生孩子,孩子教育,這足以讓乙個人三十年的勞動一無所剩。

也許自己50多歲了,才能開始享受從現在開始的勞動成果,這如何讓我以勞動為榮呢?

27樓:王潔

乙個爽子一天208萬,連續77天。1.6億。資本的運作已經不把錢當錢啊。老百姓一天百八十的,就那樣。餓不死得了。勞動沒有成就感,還不在別的地方找樂呀。

28樓:華胥雷皇

簡而言之:勞動被異化了,應稱之為「勞動」。

年輕人在並存的「多種所有制」下,並非為國家同胞和自己做貢獻,而是給某個或某些具體的人做貢獻,大部分不僅所得甚少,且沒有任何榮耀;如果說勞動是乙個人改變自然實現自我的活動,那麼市面上大部分的工作,並沒有這些東西在裡面,次之追求的錢財更是不能使人滿足,乙個既不能實現價值,又不給滿足金錢的「勞動」,有什麼榮耀之處值得年輕人引以為榮?

在「勞動」雙方之間(指老闆和工人之間),唯一的關係是金錢,老闆用金錢使工人做某事,而工人出賣時間和精力在金錢購買期內做老闆需要他做的事……

工人的動力在於金錢而非自己想做,這就意味著工作和生活是割裂的,正常情況下勞動是生活的一部分,比如愛好遊戲者會花費時間精力去鑽研遊戲,不會覺得苦,遊戲也能換成釣魚打獵讀書等,但毫無疑問在這些方面付出時間和精力是快樂的,可工作這種「勞動」並不快樂,工人不會說工作是生活,反而工作結束後才是生活的開始;而老闆由於掌握金錢的主動權處於強勢,能脅迫工人自願或非自願的延長「勞動」時間,也就是加班,這個加班也許給錢,也許不給錢,但工人通常無法拒絕,本就不足的動力更是銳減,而且耗費太多的精力,擠占本就很少的生活時間,甚至讓生活時間在恢復精力的休息中流逝,等休息好了又該「勞動」了……最慘的是還沒休息好,結果工作著猝死掉

長此以往,工人對於「勞動」的看法只會越糟而不是越好,因為既沒有內生動力也無意義,除去金錢之外別無所得,這樣的事實下,怎麼可能為工作,為「勞動」附加上榮譽感呢,恐怕打贏一把遊戲都比「勞動」更值得引以為榮,起碼打贏遊戲會高興

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再腦熱的為消費主義買單,生活中反薅資本主義的羊毛黨越來越多,能分享下你白嫖心得嗎?

Arcs 我不是白嫖黨,我是知乎 pdd黨。貧窮的學生留下了眼淚。前幾天想要一副眼鏡就,突發奇想想要在網上配。在知乎上突然看見乙個老哥的推薦。目清眼鏡店。然後。上圖其中那個120的就是下面這個樣子。質量非常棒。我感覺我前些年的錢都是大風颳來的。 抬槓運動員 其實本質來看並不是大多數年輕人不再為消費主...

為什麼年輕人不再熱愛工作了?

黑色de槍火 不要談熱愛工作,要談的應該是money。工作的本質就是賺錢,我用我的勞動換取相應的報酬,而不是被壓榨勞動力換取公司更多的資本積累。如果有可能我的最大理想是不上班不工作,是電視不好看啊,還是遊戲不好玩啊。拋掉賺錢來談理想 談奉獻 談熱愛 談狼性,都是扯蛋。是理想能當衣穿,還是奉獻能當飯吃...

年輕人是未來的主人,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這麼喪?

不遲 講乙個真實的事。今年考某省會城市市值公務員,我崗位第一上岸那個,畢業後啥都不要做,只要上培訓班,只要全職考公,家裡有錢,沒有後顧之憂,考了兩年,也不用想著替家裡分擔,毫無心理負擔,我今年畢業,遇到了他,面試我被刷。覺得好無奈,應屆畢業生政策給三年,完全為中產階級子女準備的,窮人的孩子,畢業了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