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老人住養老院,應該最看重什麼?

時間 2021-05-29 23:40:56

1樓:建邦康養

這跟k12教育是乙個道理,真正的被服務者是老人本身,子女或者家屬是決策者,所以家屬最應考慮的首先是老人本身的意願

如果老人是完全無法自理,但神志清醒,那麼其需求一般是需要優質的日常照護及醫療護理類服務,其次是便於家屬探視(如距離近),以及有心理慰藉服務。正因為神志清醒,家屬探視更為重要,否則老人容易產生被親屬拋棄的想法,不利於老人的心理健康。完善周全的服務、家屬適當的探視,配合機構的心理慰藉服務可以最大可能地緩解老人對自己的厭惡感,真正讓其安享晚年

如果老人神志不清,那麼需求就是機構口碑良好(無虐待老人的記錄或傳聞),完善的照護及醫護服務、對駐院的心理諮詢師或精神科醫生。因為這時老人並無法為自己日常待遇發出反饋,家屬很難得知在院過程中長者是否收到不良對待,因此此時口碑反而更重要

如果老人是半自理,那麼長者可能會更傾向重大節日能便利的回家和家人團隊,這時離家近和日常照護服務優質是兩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如果老人是自理的,那麼他本人就能做決策,一般會考慮嵌入式養老機構這類就在小區附近的中小型養老院或者日托中心,為的只是白天有個伴,這時家屬倒是不必過於費心。

2樓:曹雁養老工作室

我是這樣看待這個問題:

第一:要選擇服務質量有保障的機構,這些內容包括:老人用餐質量和豐富程度,護理人員的專業性,日常活動安排及衛生清潔情況,這是首先。

第二:要根據自身經濟和家庭經濟實力情況,選擇可承受價位的機構。

第三:養老機構所在位置也是要考慮因素,不是有山有水就是好的,因為這個涉及到日後到現場探望老人的方便程度,所用時間及就醫方便程度,建議是在考慮第一第二因數時,就近原則。

第四:醫療資源的便利程度也是要考慮的,畢竟老人身體健康有事看醫生或體檢時,方便最好,同時也節約兒女時間。

以上是我從自己行業及家屬溝通中,最看重的4點,僅供參考。

3樓:靜默情楓

從長者核心的五個需求著手:

1. 專業醫護需求人到晚年,或多或少都會伴有各種老年病痛以及失能失智的可能。所以選擇養老院,一定要看該養老院是否配備有專業的醫護區域、醫護服務人員,以及充足的專業裝置及物資。

2. 日常飲食需求長者的飲食,是非常講究的。尤其是對於伴有老年病痛、認知症的長者,更要注意飲食營養的搭配,保障每天的營養攝入。

3. 居住環境需求居住環境對於長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好的環境能給人自信和樂觀的心態,不管對於養病還是養生都大有益處。另外,由於長者的身體機能下降,所以完善便利的適老化設施也是尤為重要的一環。

4. 照護服務需求養老機構始終是以服務為核心的機構,所以服務的質量,決定著養老機構的品質。由於長者的身體狀況下降,並且正處於人生最豐碩的階段。

所以服務人員不僅需要擁有豐富的照護經驗,同時要具備對長者發自心底的尊重之心。

5. 精神娛樂需求社交文娛生活的豐富,對於長者的心理健康都是十分必要的。充分滿足不同長者的精神生活,是乙個合格養老機構必須具備的能力。

所以,在選擇養老機構時,必須要了解其為長者提供的活動安排是否多樣化,是否滿足每一位長者的需求。

如何看待老人不願意住養老院的現象?老人最需要的是什麼?

開海話養老 應該是這樣 笫乙個回答 1,受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誤認為,老人去住養老院是子女不孝順父母 會受到親友鄰居的冷眼相看和嘲笑。2,不了解養老院的真實情況,誤解為養老院的服務態度不好,其實,他們沒有真正的去試住過。只是聽人傳說而已。3,會感到悲哀和寂寞,其實,養老院裡也有可能會交許多朋友,有許...

把老人送到養老院是不孝麼?

已重置 並不是部分情況的把老人留在身邊養老就是孝順,而是讓老人得到最好的照護才是孝順,很多子女因為精力問題會把老人送到護養院,這恰恰是對老人的好,因為老人孤獨在家無所事事反而沒有了精神慰藉而且加大了安全隱患,所以把老人送到護養院是一件好事,並不是不孝 霹靂五號 老人送去養老院,就是不孝,這個觀念之所...

老人在養老院為什麼那麼開心?

生命的回望 因為在養老院中,入駐的老年人能夠得到合理贍養 1,生活上有人照料。養老院中提供的服務,能夠滿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有固定的時間吃飯,固定的時間鍛鍊。2,精神方面有人提供慰藉。養老院中生活,有固定的娛樂時間。同時,由於養老院中入住的群體,年齡大體相當,生活的背景基本一樣,他們之間溝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