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認為全面兩孩政策實施效果「相當明顯 相當樂觀,完全符合預判」?

時間 2021-05-29 23:02:55

1樓:Andy

夥計沒有看過古惑仔(勝者為王)吧。裡面阿勇伯對山雞說過一句:「那些政客說的話要是可以相信,狗屎也是可以吃的。」

達瓦里希,別吃狗屎!

2樓:

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按照美國的人口密度,我們有現在四分之一人口就夠了。

按照鄰居俄羅斯計算,中中國人口有現在1/16.58就夠了。

中國一胎制的下探角度還可以更深,完全可以控制到一億人口以下,人均耕地十八畝,想想都美滋滋。

8421的政策執行不徹底,革命尚未成功,計生委的同志仍需努力。全面放開二胎把自己臉放地下自己踩有什麼意思呢。

請諸位計生委的同志,秉承身為人先的優良傳統,堅持不生乙個孩子,為人口密度向俄羅斯看齊。

3樓:老書

日本結婚的家庭,一般生倆到三個孩子,但日本出生人口還在持續減少,為什麼呢?因為日本結婚率在持續下降,不結婚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只要放開生育,對結婚家庭生孩子的積極性不需要太擔心。

真正需要關注的是,結婚比例。只要結婚率夠高,生育率不會下降很多的

4樓:哼哼哈哈

其實咱們這些人沒必要在乎別人說什麼的,中國不缺人,中國不缺人,中國真的根本不缺人!

同時上面的領導也根本不在乎中國的人口問題,你要是體制內你會管這閒事嗎?中國真正出現人口問題估計要再過個幾代人,這都是50年,甚至80年以後得事情了,你何必去管……

所以我們普通人還是要關注自身的幸福很快樂,你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國家根本不在乎!

5樓:「已登出」

用手機看唄!

這東西你又看不到彙總數字。又不懂分析的方法,你能怎麼看?

再說了,中國整體人口多少和你個人沒任何關係。你該吃吃該喝喝。

6樓:渡雲築喬

這個計畫人口問題,說白了就是干預人家生育權。以前不許生,現在又鼓勵生。可這生孩子的事,就是人家親媽都不一定干預的了。

中產們不想生就是不想生,生孩子又不是拉屎,拉完用土一埋就完了。生完孩子是要養育的,而中產們壓力都非常大,危機意識也都非常強,因為他們如果拼命,不一定能進入上層社會,但他們只要稍微一鬆懈,就能掉到貧困人群中。

我如果在國內生活,很可能也不要孩子。

7樓:奇多多

我估計要麼這個姓王學習不好學歷本科都沒到,要麼就是睜眼說瞎話。

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而且現在也不是2023年前各個國家滅來滅去的,不然,說不定秦檜的位置要換人咯。

8樓:撲克先生-AQ5J

1.他說,中國的人口問題不缺數量,不光是現在不缺,未來幾十年,未來一百年都不會缺人口數量。

答:這句沒問題,中中國人少生多少,異族就會滲進來填上多少。變化的只是民族比例。

2.全面兩孩政策實施效果「相當明顯、相當樂觀,完全符合預判」

答:如果「計汗生育」本身就是目標的話,確實幹得太漂亮了。完美的絞殺,perfect

9樓:改眼相看

效果是不是相當明顯、相當樂觀,完全符合預判,這個不清楚。

但是要說中國不缺人口數量,那王副主任的思想就未免太靜止了吧,有點缺少走向世界的眼光。隨著中國影響力的擴大,以及中中國人整體科學技術的進步,中國將迎來乙個人口大量外流的大時代。這種人口大外流不一定是放棄中國國籍移民,而是有巨大數量的中中國人長期居住生活在海外。

所以說,中國缺人口數量的,而且隨著中國影響力的逐漸擴大和中國夢的最終實現,急缺人口!地球這麼大,憑什麼要把資源讓給他們?中中國人口距離淹沒亞非歐美澳五大洲還差得遠!

10樓:MJH

本來就沒打算提振生育率吧,只是想適當緩解一下人口結構變形的速度,以防產業公升級和社會秩序跟不上節奏。

未來比人口老齡化更嚴重的問題應該是就業問題,以後中高階就業形勢會越來越嚴峻,低端崗位可替代性也越來越高,而經濟發展前景也不太明朗。產業公升級排斥低端勞動力,那麼多人吃飯就業問題怎麼解決?工業化加人工智慧更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所以國家政策也沒明確鼓勵生育。

畢竟老人的需求問題總比年輕人的好解決多了,年輕人中年人沒工作沒飯吃是要上街暴動的,老人會嗎?

中國怕的是消費端萎縮,但在那麼龐大人口基數下,還有很大潛力發掘。和日本不一樣,日本國內需求已經被發掘殆盡,所以只能指望新生人口了。

11樓:

匿名回答一下,計生委的人不這麼說,難道會說:「出生人太少了,現在這個人口不行了,我們計畫生育部門要關門了,我們這些人編制要被撤銷啦」?

12樓:Simon

至今還沒幾個人懂國家的人口政策到底是什麼。

首先,中國13億人的基礎就表明一兩百年之內總人口是不會跌到五六億以下的;這是基本盤,也是現在調控人口的理論基礎

第二,現在的人口主要矛盾是未來的年輕人支付的養老金不足以滿足支付未來老年人養老金的領取,通俗來說就是虧空

第三,現今平均到每個入學兒童青少年的教育資金不足,且很難再提高(唱了十幾年教育經費提高到佔GDP的2.幾忘了,到現在還沒達成);盲目瞬間提高新生兒數量會嚴重擠壓分攤到每個新生兒的教育經費(現在沒父母會希望自己的小孩還回到以前自己那樣的教育水平和設施吧),人口紅利的核心是人才紅利,沒有足夠的教育資金投入是不會有大量的人才的,所以現在開放二胎僅僅只是保證青年人口的基本盤,而不是大規模的增加人口

第四,接著第二點來說,既然不能大規模提高新生兒數量,那養老金虧空怎麼辦?很簡單,那就讓老年人早點死,對!就是早點死!

怎麼死,當然不是直接拖出去宰了;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禁菸很困難的原因,吸菸短壽這是共識,這樣即能保證菸稅又能降低吸菸者的壽命,按現在3億吸菸人口來算,算上吸菸造成的各類慢性病和併發症導致的早逝,至少能保證少支出1億人80歲以後的養老支出,這樣養老負擔大大減輕,還能保證每年至少1萬億的菸稅收入,補貼養老金虧空

13樓:無法逃脫

如果繼續放開,全面放開,計生委的存在意義是什麼?恐怕只有簡併拆,爬了這麼多年,一朝回到解放前都有可能,所以就要百般阻撓放開,向上錯誤傳遞樂觀資訊。

14樓:

整天鹹吃蘿蔔淡操心,這麼關心國家命運,以身作則,鼓動父母親友還有本人,退休以後一分錢別拿國家的,學難民偷渡到歐洲乞討,給年輕人和國家騰出發展空間,你們就是民族的大功臣!

比起人種衝突更在意階級矛盾,反正都是苦,當誰的韭菜不一樣呢

15樓:該隱被放逐者

中中國人口已經完全滿足統治者的需要,而且未來100年都夠用。

如果你是乙個統治者,負責管理乙個(機率很小但)可能會反抗的人群,你希望對方數量是多少呢?乙個人的享受是有盡頭的,少了自己得不到最高等的享受,多了就有不穩定的可能。

16樓:

92年。

還沒結婚。

別說二孩了,第乙個我都不想要。

我和我女朋友每次說到孩子問題都是互相吐槽,想讓下一代保持競爭力,實在是頭大的事情,從上學開始就雙方痛苦。再加上為下一代準備資本,頭大。

17樓:babyquant

100年內,中國GDP必超美國。

100年內,中中國人均GDP也必超美國。

可惜兩者不是同一時間。

也就是說,等中中國人均GDP超過美國的時候,中中國人口可能已經不如美國。

18樓:

看看乙隻動物為了保住飯碗和地位可以有多瘋狂

宣告一下,這不是罵人,真的是看到這個新聞一下想起了動物世界獅子鬣狗們冒著生命危險捕食野牛的場景,當時眼眶都有了濕潤的感覺,地球上生命的頑強真的太讓人感動了

19樓:童澤宇

眾所周知,就算是種韭菜,也不能是"完全符合預判"之類的說辭吧?

當然,如果只是"二孩"政策,那的確相當明顯,我身邊50左右生的的確不少。不樂意生的那些,一孩都不知道在哪兒呢

20樓:飛飛

答主想計生委主任怎麼說?相當悲觀,沒多生二胎的,中華民族50年減一半,都是計畫生育的錯。

計生委主任還想安全退休好好養老,你是換位思考一下吧。

21樓:宣統三年

王的觀點是一派胡言。

中中國人口既缺數量,也缺質量。

從數量上看,表面上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似乎數量不缺。但是其實這是乙個比較物件的錯誤。中國這個國家的特殊性在於,它不僅是乙個國家,而且還是乙個文明,同時還是乙個種族(黃種人)的主要代表。

世界幾大文明中,只有中華文明和印度文明的人口集中在同乙個國家裡。

由於大多數文明的人口是分散在眾多的國家裡,所以如果用國家與國家相比較,那麼中國和印度的人口就顯得特別的多。但是,如果我們從文明的競爭的視角看,那麼中國和印度的人口就不應該與任何單個國家比較,而應該與其他文明的總人口進行比較。比如,西方文明的人口=歐洲+北美+澳新,拉美可以算半個西方。

伊斯蘭文明的人口=中東、中亞、東南亞、南亞、非洲很多國家的總和。在這種比較正規化裡,中中國人口就不顯得多了。實際上,目前幾大文明的總人口是差不多的,中國並沒有什麼優勢。

而中中國人口的數量問題在於,極度缺乏成長性。中國本身的生育率,以及整個中華文化圈的生育率,在世界範圍內是最低的。一旦中國出現超低生育率導致的人口崩塌,那麼整個中華文明,乃至東亞黃種人在世界上的地位都會急劇降低,後果不堪設想。

另乙個衡量中中國人口的合理視角是歷史視角。歷史上,中國和印度長期佔據世界人口的前兩位,兩者交替領先。在清朝乾隆末年,中中國人口佔據世界人口的比例曾高達35%。

2023年,降低到22%。2023年下降到18%。也就是說,中中國人口的相對數量只是歷史水平的一半。

而中國新生兒的數量又不到世界的10%。事實上,中國是近代世界上人口增長最慢的國家之一,哪怕是所謂高增長的1950-2023年,中國的人口增長率仍然只是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低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低於周邊除日本、俄羅斯以外所有國家的水平,是與中國同等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中增長最慢的。所謂中中國人特別愛生孩子,不僅不是事實,而是相反的情況才是事實。

中中國人是世界上最不愛生孩子的民族。

按照目前中國的人口發展趨勢,到2023年中國的人口會降低到3-6億,不僅低於印度、美國,還會低於奈及利亞、巴基斯坦等國。誰敢說中國未來一百年都不會缺人口?????

所謂的降低數量,提高質量更是胡扯的。這個觀點錯誤的把數量和質量對立起來,暗示人少了,素質就會高。其實正相反,人口數量和質量是相輔相成的,人口不斷增長,才有利於提高人口質量。

人口數量不斷下降,人口質量也會隨之下降。

首先,人口下降會伴隨著急劇的老齡化。老年人的平均文化水平,身體素質,頭腦敏捷等各方面當然遠不如年輕人,其中還包含極大數量的高齡失能人口。老年人可以說就是天然的「低素質人口」。

人口負增長的中國,老年人佔人口的比例會接近50%,這當然極大的降低了中國的人口素質。

其二,人口下降也會伴隨經濟下滑,科技和教育投入的減少。超老齡化社會將是老年福利壓倒一切其他投入,同時大量老人佔據著崗位,嚴重壓抑社會活力和創造力。這種國家的教育和科技水平不但不會提公升,而且會倒退。

人口素質只能越來越低。

如何看待衛計委發布的 5年後每個家庭擁有一名簽約醫生?

已登出 衛計委需要有個類似的制度不是為了追責是為了五年之後丟人的時候大家能想起來當時領導是誰 螃蟹張 不是來回答這個問題的,只是根據我知道的情況推測一下,衛計委官老爺的腦子真的不是翔!最近,七年制醫學生的規培是個問題,教育部允許院校計畫招收這麼多碩士生,而衛計委不批這麼多規培證!我們校級領導去問省衛...

如何看待衛計委要求網際網路醫院 2 週內全部登出重新註冊?

老衲 好事。把重要的醫療資源統一管理,不管是未來的醫保還是醫院資源共享,大資料時代,傳統行業也不能落了伍。國家管控更加嚴格,第一受益就是老百姓。 小野先生 強行答乙個。對於我們民營醫療行業來說應該是好事吧。因為。有更多人上網看病。怎麼說呢。雖然有可能網際網路醫療會搶奪一部分我們的飯碗。但是大的環境是...

如何看待國家衛健委關於核酸檢測結果陰性不能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說法?

Focus Crossover 1 有關核酸檢測,是針對病原體的檢測,毫無疑問是最直接的感染證據。2 核酸檢測陰性,影響的因素很多 取樣 滅活 檢測一系列的環節會影響檢測結果。首先說取樣,新冠的核酸檢測樣本有 鼻咽拭子 痰 下呼吸道分泌物 肺泡灌洗液等。指南建議為提高陽性檢出率,建議盡可能的留取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