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國外的你,現在過得怎麼樣?

時間 2021-05-14 18:34:49

1樓:劉遠Mark

40+的年紀,一家三代移民希臘。

時間不長,還不到兩年。

感覺很好。一直以為都為環境、食品、教育、公平和自由而憂慮,現在不憂慮了。

會一直待下去。

2樓:童心未泯辣媽咪

座標:洛杉磯

幾年前來美是因為工作常駐,現在結婚定居了。

因為是非留學生,非親屬移民,也非工作移民,非婚姻移民才換國家,屬於非常不典型的一種情形,所以即使是在華人很多的洛杉磯,周遭類似本人生活經歷的人很少,另外嫁了移1.5代,生活中西結合,圈子和ABC,ABT打交道的比較多,所以都是土生土長的美中國人多,理解我情形的人相對比較少,曾經的交際型人格,目前會變得安靜的多,會失去一些和純中國人移1代交往的樂趣。文化上起初多少會有一些culture shock。

在異國工作沒很久結婚生娃,所以曾經引以為傲的事業只能暫時擱淺,因工作積累的當地人脈和資源本身就不算太深厚,結婚生娃後難以維繫,算是浪費很大。孩子還處於3歲以前的早期重點陪伴期,所以目前生活比較單一,是家居媽媽型。

以前時不時各個國家飛一飛,現在疫情不能出遠門,著實比較無聊。

以前生活經歷處於一直在路上,追逐追求的高亢奮鬥狀態,現在算是傳說中的30歲成家立業,有了孩子,嘗試的機會成本變高,做什麼不能只是只考慮自己乙個人的喜好和夢想,目前在做下一步的人生規劃和選擇,等孩子稍大一些,會將重心轉移很大一部分回到事業上。

3樓:卡拉是條OK

過得挺好。做Nomad已經六個年頭了,馬上今年就七年之癢了。不過總體來說過得還挺舒服的,國外的生活肯定是喜歡的。

首先空氣好,水好,在國內的時候的身體不適基本上都排乾淨了。然後消費水平的話各國有高有低,但總體消費高的地方工資也高,所以生活沒啥壓力,經常能出去旅旅遊啥的,感覺過的挺愜意的。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沒有物件吧,雖然朋友倒是挺多,但是有時候晚上還是比較孤單。

以後打算可能還是最終找個國家定居不動了,但是趁年輕還是想多呆幾個國家。

4樓:柏林小公尺雅

出國4年座標德國大齡留學後順利工作。

過得比較放鬆,沒有家人和同齡人的壓力,週末可以騎車去湖邊或者隨便找個公園燒烤。

今年到目前一直在家辦公,中午可以去樓下公園曬著太陽吃午飯。

沒有大富大貴但是足矣

5樓:

怎麼說呢,到哪兒都是過日子唄,打乙份工,自己再做個小的business忙忙碌碌,時間也過的很快,偶爾跟老公出去吃個飯。反正英國的生活就是簡簡單單,房子的貸款還清了,車子也暫時不需要換。偶爾房子修繕是比較大的開支,平時也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

缺點是天氣不好,老下雨,秋冬的時候地上幾個月都是溼的。英國的菜不好吃,自己做食材又不全,外面的中餐大部分是改造過的,不怎麼好吃。經常懷念國內的美食。

今年疫情嚴重,英國這邊恐怕冬天有二次大爆發,希望平平安安。

6樓:荒漠大澤

2020,八月。

座標美國,芝加哥。

武漢人。

生活現在還算不錯,有乙份能繼續幹下去的工作,有乙個值得奮鬥的目標。

來美國已經十多年了,對這個國家絲毫沒有歸屬感。

留下的理由也很簡單,家人在這邊。

說實話,物質上,在美國生活比國內輕鬆

我這個年紀在國內,估計買房買車結婚要愁死了。

很多人以為出國的家裡都很有錢,但其實真的不是這樣。我家在武漢撐死算中產,我出來也沒怎麼花家裡的錢,大學走了狗屎運拿的獎學金念完。

現在我乙個人工作,掙的錢夠吃飯,夠生活,還能攢一點。如果在美國結婚,貸款買房付房貸自己也承受得了。家裡壓力也小。

但長久來看,我是真的不想在美國生活。

美國的城市給人一種冷冰冰的感覺。

儘管路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但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美國城市是沒有「小區」這個概念的。每一座大樓都是單獨的一棟,被一家家地產公司管理。住戶之間平日裡幾乎沒有交集。

平時看見鄰居,不是上班就是下班。禮貌的微笑一句問候就結束了一天的交流。

每次回國,我走在親戚的小區裡,看著帶孩子的爺爺奶奶,聽著他們聊幾句家長里短,都感覺格外親切。這種感覺在美國是沒有的。

說實話,治安差點沒事,城市擁堵點,也不要緊。但是缺乏了這些人氣就真的住得很沒意思。

去過武漢的都知道,武漢是一座非常有人情味的城市。

去早點攤子買完熱乾麵,都能和旁邊的人聊上兩句。

晚上在江邊,城區內,路邊攤,夜市,燒烤,大排檔隨處可見。

這些東西看似影響市容,但如果沒了就真的會覺得差點什麼。

以後的打算也很簡單。

好好工作,不管是在公司也好,創業也好,擁有自己的事業。

掙夠錢,爭取財富自由後回國發展。

7樓:HymnedesLichts

過的很難受。

具體來說是準備考試很難受。

座標德國某疫情肆虐大省。

上學期沒料到有疫情,把這學期所有能選的課都選了。

沒料到上學期某考試因為疫情推遲了,這學期要考7門。

開學推遲了乙個多月,沒料到考試時間是照常的。

還有乙個月考試的時候,7門課給我發郵件,告訴我還有乙個月考試了。

然後就是沒日沒夜的背書。

目前考完3門,卑微的我只求叫獸給個過。

德國這邊疫情我覺得在疫苗出來之前是好不了了。

但是人家德中國人根本不在乎,只有像我這種倒霉學生在乎自己的小命安全。

開始背書才知道自己的德語學的是真的爛。

現在就普通話說的好(可能也沒有那麼好)。

繼續背書了。

8樓:WriteRight文書工作室

什麼都好,就是寂寞。

留美10年了,還是感覺跨不過文化的溝壑,沒辦法完全融入北美生活。

幾個玩得來的朋友,畢業之後就到了天南地北,一年難得有機會能聚上一聚,因為疫情的關係,這難得一聚的機會也失去了。

平時就自己乙個人,工作、吃飯。說不上喜歡,只是漸漸習慣了這種簡單。

好山、好水、好寂寞。

9樓:加拿大公務員圖鑑

人在加拿大。好幾年了每時每刻都想回國。疫情的時候更加想,但是不能給祖國添亂,就乖乖呆這邊。希望疫情早點結束我可以回國吃吃吃啊。

10樓:馬來西亞一分鐘

馬來西亞吉隆坡生活,8年,學習,工作,生活馬來西亞屬於中立國家,不溫不火。

經驗之談,如果是個普通人,千萬別去乙個跟中國不友好的國家,會過的很難受的。財務自由的可以隨便選擇。

每天一分鐘,讓你更加了解馬來西亞!

嗶哩嗶哩乾杯~ Bilibili

11樓:Pandorararara

還是喜歡美利堅的生活,慢一點,也簡單一點,這裡沒有國內五花八門的社會壓力,天空海闊。

原本打算大三提前一年畢業,但是當時腦子一短路又修了個第二專業,拖了半年,大四第一學期畢了業。彼時是2023年冬天,那段時間我家裡出了很不好的事,我也跟當時打算長久發展的男朋友分了手,原因是他在我回青島處理家事期間出軌了;年底的時候搞兩個專業的畢業作品,opt和研究生一塊兒申請,萬事懸而未決,頭頂天天陰雲籠罩。opt很順利,碰到了十分照顧我的老闆娘,graduate school因為當時自己策略失誤+準備不充分,只拿到了兩個保底學校的offer,都是三年的program(作為藝術生來說感覺比較不值)思來想去覺得一來疫情原因八成都是網課,二來自己也沒什麼好失去的了,決定defer再戰一年。

可能是這次在懂王的瘋狂打壓下誠惶誠恐,深切體會到了文天祥的那句「身世飄零雨打萍」,也可能是年齡大了?反正開始渴望穩定的生活了,打算申兩個碩博連讀的專案,以前覺得走學術的藝術生都是沒本事的藝術生,有能耐的人家本科都不用讀就下海幹得風生水起(請小夥伴們不要噴我)現在發現自己不但沒本事,還得恰飯,還得解決身份問題。。。想穩穩當當讀個phd了,不知道能不能實現。

目前的生活就是網上工作+刷GRE,立個flag,打算九月之前考出來330,之後的時間得抓緊準備材料。

我這人要野的時候很野,要宅的時候也比誰都宅,因此疫情除了不能去健身房和琴房之外,對我的生活沒多大影響,網上工作其實很爽,不用擠地鐵不用早起床,就是有時候仍然不太方便。平時在家業餘時間做做飯喝喝酒,逗逗鄰居家的狗。跟對面窗戶的希臘小哥維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疫情前開始約會的,後來不了了之,而且他做了點惹毛我的事情,所以……估計也就這樣了。

但願明年今日,我能在我想去的那個櫻花盛開四季如春的學校,但願早日能有穩定的飯恰,但願身份能早日有個著落,如果可以的話,能有個穩定的戀愛談就更好了。

12樓:LYA

待在美國中部大農村的第三年。因為疫情基本宅家不出門,雖然所在地疫情不算嚴重。暑假搞remote research趕趕進度,也在DIY申博。

除了暑假基本確定沒法回國吃好吃的,其它還好。

13樓:Jerry師兄

可以狠狠地吐槽了嗎?

在美國已經7年了(我的天,一細數真是嚇一跳),目前居家4個月,屬於特別「貪生怕死」的型別,基本不敢出門。昨天取快遞,順便去海邊走一走,見一見久違的Sunny,感嘆一下活著真好!

天天就呆在家裡寫PPT,跟著Keep做運動,到了飯點煮點雞胸肉和西蘭花,睡前刷刷抖音就當是消遣娛樂。

好久沒見朋友,也好久沒社交,多了許多獨處的時間,看看書,學些網課。

其實也很想回國,記得有一次跟國內朋友抱怨,擔心感染病毒時,朋友說要si也要si在祖國。表示無比贊同。

14樓:Jackson Yao

座標美國,密西根州,安娜堡市。現在還是暑假期間,我從2023年3月中,學校全面轉網課,到現在7月多,在家悶了快四個月了。我偶爾出去購物、運動,更多時間就呆在公寓裡看書、看電腦,附近倒是挺清靜。

近期不得不留國外,因為機票不好買。就算能回國,還有各種手續等著我。

期待年底畢業回國,希望年底的航班能正常執行。

因疫情原因在海外沒回家的留學生是什麼感受?

15樓:

2023年來加拿大,現在在渥太華,非常喜歡這邊疫情期間憋得快不行了,已經下單乙個小破船,準備出去曬曬沒有疫情的話肯定是非常喜歡現在的生活了,疫情期間連夏天都過得沒滋沒味的,計畫在渥太華至少待到退休吧

退休以後也許冬天去美國待半年,夏天回渥太華當然如果能像大佬陳濤那樣四處海釣就完美了

16樓:張爾瑄

我16歲來的紐西蘭,高中+大學+工作+移民+結婚+生子。16年了,一半的生命都留在了紐西蘭。明年起在紐西蘭的生活時間就要超過祖國了。

留下來的理由很簡單,我和我愛人的工作,房產,關係基本定型。只是父母和其他親朋還都在國內。

現在過得不能說很好,但自己還是比較知足的,雖然和國內比無聊很多,落後一些,但自己還是挺喜歡的。

未來看孩子的中文水平,父母及其他家人的身體狀況,以及我和我愛人的工作情況來定吧,有可能回國的。

給排水畢業的你現在過得怎麼樣?

誰還不是小可愛 某211剛畢業,魔都,國企,早八晚五,中間休息兩小時,月薪7k,公司有食堂,包午飯,但總體來說國企工資增幅小,買房買車對於非滬人員是個大難題 鄉村牧羊人 工作快三年了,現在依然處於基層設計師,沒有做過拿的出手的設計專案。感覺市政專案發展以後應該會平穩一點,環保方面會更有發展前途一點。...

30歲左右的你,現在過得怎麼樣呢?

上帝之眼 之前我看過一篇文章,說的是乙個人在剛步入社會的前10年裡,一定要看懂 看明白 看透這個社會的本質,否則將會在未來的幾十年內碰壁。我承認自己在剛步入社會的4年裡,就經歷了重大的挫折,自己現在還是一直在低谷中。也許樓主的這個狀態是大部分年輕人的相同狀態,更多的是迷茫 事業一般 有經濟壓力但不是...

93 95年的人,現在過得怎麼樣?

田曉輝 談不上好,談不上壞。做著點小生意。沒生意的時候看看書看看電影,反正單身狗一枚,自由自在的,有時候感覺孤獨,有時候又挺享受。比方說現在 剛看完 奇異博士 坐咖啡廳喝杯茶,靠窗戶曬會太陽,覺得挺愜意。 剛畢業,拿著2500的月薪,期待著所謂的 年終獎 做著可稱之為享受的工作,一邊抱怨工資低,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