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對民眾來說有利嗎?

時間 2021-05-05 23:02:21

1樓:笑著去死

不利,但不可逆。

擺資料就算了,我文科生,但是有一點我很清楚,養老是需要年輕人出力的,無論是社會養老金,還是家庭養老,又或者養老院裡的護工,這都需要年輕人去承擔。

而養老本身更多的是為了滿足情感價值的需要以及公共道德的期許,其在具體生活中不產生任何實際價值,相反,養老對資源的消耗是巨大的。甚至,越用心的去養老,人均壽命越高,養老過程中所消耗的社會資源就越多。

而這一切,都是不可逆轉的,無論是法律還是道德,都不可能去主動要求降低養老服務,降低人均壽命。每一次想到這些,我都覺得我太缺乏人文關懷了。

問題來了,很多任務業黨認為,機械可以取代大部分體力勞動,人工智慧可以取代相當一部分腦力勞動,但是,卻沒有人說可以用機器或人工智慧來養老,為什麼?因為養老本身就是乙個高精度的服務專案,每個躺在床上的老人身體狀況都是不同的,不會像工廠裡的產品一樣有統一標準。

至於不可逆,原因也很簡單,老齡化就是老年人口比例上公升了,解決方式要麼讓老年人口下降,要麼讓新增人口上公升,前者違背法律與道德,後者違背了經濟規律。

安樂死什麼的在中國是不允許的,所以大規模的讓老年人口數量下降是不可能的。中國經濟現在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年輕人養活自己都費勁,想要讓我們年輕人大規模的造韭菜簡直痴心妄想。

沒辦法,雖然我不是理科生,但我也覺得要麼來次科技革命,生產力大發展,要麼就是對現有的分配制度進行改革,給年輕的韭菜們多一口喘息的機會,否則,養老問題就是無解而不可逆的。

就我個人而言,我就只想著不結婚不生孩子,然後盡好養老的義務,等著父母百歲入土。自己愛咋咋地,韭菜是不可能生的,啥時候感覺自己身體不好了,自殺了事,堅決不打算躺床上沒尊嚴的活著。而且對韭菜來說,活著就是一種折磨,早早的死去未嘗不是一種解脫。

2樓:南雨

任何事都是有好有壞的比如中國遲遲不能成為發達國家乙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過多中國想以14億人口這種規模成為發達國家是很不現實的一件事美國3.5億人都夠稱霸全球了人少點好中國這塊土地要是只生活4億人,哪還來那麼多破事?就現在還要四五成初中生不能讀正兒八經的高中讀中專去了人多真不是什麼好事

3樓:鳶時

我們是發展中國家。錢又不多。基數又大。

年輕人還少。制度不完善。老了可能買東西也少了,接觸新事物也少了。

創新少了。本來今年新生兒創下新低。像那種科學家的有多少啊。

勞動生產力下降。我們養老是那種頤養天年。

我不知道民眾怎樣。爸爸說養孩子和侍奉父母是不一樣的工作。

老了,就離死亡近了一步。

社會保障好了,民眾才好。底層和頂層 。這個世界講的就是科技。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

4樓:楊逢空

現階段而言,利遠大於弊,一方面可以盡快控制人口增長,另一方面年輕人更容易找工作,工資也會增加。同時,勞動人口的減少可以促進人工智慧的發展。

5樓:侯曉樸

題主too young。

老齡化緩解內卷?

可以引進不發達國家的廉價勞動力啊。

公升學壓力降低?

都輕鬆本科了,誰去工廠?

把題目難度搞一下嘛。

就業壓力緩解?

本地人乙個月最低工資3000加各種保險,

外來人只要一口飯管住宿,能活就行。

題主若是資本家,

怎麼選?

計畫生育對人口老齡化的貢獻那麼大,人口老齡化是否證明大多數人都遵守計畫生育?抑或它們之間關係不大?

和平年代,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老齡化是必然趨勢。市場化導致出生率下降,加上人口壽命延長,這是老齡化的兩個重要原因。如果沒有計生,生育率也會下降,人口壽命也會延長,也會出現老齡化。計生的作用是大大加劇 加重和加速了老齡化。老齡化不能證明大多數人遵守了計生政策。根據取樣調查,一般來說,在出生人口中,...

人口下降 老齡化會導致經濟災難嗎?

Lmfo 老齡化不是很正常嗎,以前鼓勵生育一家七八個孩子,現在那群人老了自然社會上老人就多了。如果為了減輕老齡化那得像以前一樣一家生個七八十來個,你想想那是什麼災難。 那是肯定的!經濟是什麼?經濟的本質完全是社會屬性的,也就是說,經濟就是人的活動!人群效應,2個人的力量,不是1個人的2倍,而是數倍 ...

老齡化社會是否客觀上有利於父母短壽的人?如果是,如何從這個方面來看待其潛在社會影響?

郭昱Gary 從個體來看,無論什麼社會,都只有利於有能力的人,而能力,不是拿五個人的錢的養出來的人就一定比拿乙個人的錢養出來的人更強的。與其思考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不想想如何讓每個人都能乙個人肩負起把老人妻子都養活並且養好的問題呢? 路飛 這個在底層社會是極有可能的,沒有養老金又積勞成疾的老人生活是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