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看《山海情》是什麼感覺?有共鳴嗎?

時間 2021-05-12 06:30:10

1樓:Alice

2樓:新的乳酪

02年生,正值寒假,b站安利,就跑過去追劇了。我出生在北方的沿海城市,去年上大一,也在乙個沿海學校,對於電視劇集裡寧夏西海固的沙漠,是完全陌生的,通過這部劇,我好像能進一步感受到西北沙塵暴的可怕,用水方面也是我沒想到的。我媽媽72年生,她總是和我說她小時候多麼的艱苦,通過這部劇,我也好像能理解我母親小時候的苦難…

3樓:LYLY

就一點,覺得自己是一無是處。

生而為人不能為這個時代做點事,我很遺憾。

突然明白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的話了,回顧過去不為碌碌無為,浪費時間而羞愧。

4樓:貓主子

先說一下,02年人,目前大二在讀

這部劇第一集就給了我很大驚喜。我是陝西人,劇裡的人物看著就眼熟,特別像小時候村里的人。

劇情結構也很緊湊23集講了四篇故事,從去戈壁灘開荒到後來經濟發展。

中間一段分了三條線,一條是村里賣菇,一條是得寶去新疆,還有一條是麥苗去福建打工,三條線分別展現了當時中國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

還有那個要開報告會的麻縣長,簡直就是我們這兒官僚的縮影,開會的那一套套話也是耳熟能詳,與福建領導班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為乙個在南北方都待過的人,不得不說,南北方效率真的差太多了。

5樓:我都看見了

很好看吶快要追到大結局了

對馬得寶路轉粉真心不錯有頭腦有魄力

白麥苗氣人起來也是想罵罵她

得福利他主義者就是需要這樣得村支書

但是在水花的事情上猶猶豫豫怒其不爭

全劇最喜歡水花

6樓:駱獅孩

額又可以了。

額似年輕時候滴馬德福,現在工作996,再苦再累,湊是對額滴歷練,額一定完成組織上地任務;

額又似年輕時滴馬德寶,現在院離假鄉,再苦再累,湊是鑽第一桶金,額一定能回到村里,幹大僧意。

7樓:王西西

我覺得很有共鳴,可能是因為我老家離寧夏不遠,在我小學4年級之前村子裡就和劇中所表現的一樣,路是黃土路最發愁的下雨上學,那路就跟沼澤地一樣黏黏糊糊的,一周能洗一次頭已經很好了,所以我六年級以前都是超短髮,我還記得奶奶家的院牆也是那種黃泥的,下雨天屋裡漏水堂屋的門是木頭的,電視劇集裡真的和小時候的老家環境好像

8樓:莫辰逸

簡單的看了一下,突然被吸引了。

星期天的時候正好回家,拉上我媽一起看,還挺有趣的。

這部劇給我的最大感覺就是真實、不做作。

這裡面最讓我驚喜的是水花,這個演員我最初印象是在甄嬛傳里的葉瀾依,溫柔刀,刀刀割人性命。她在甄嬛傳中的演技很讓我折服。

與其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這部劇,她演的水花,特別淳樸、簡單且善良的農婦完美的詮釋了出來。

她臉上的每一寸笑容,都飽含著情緒,而每種情緒的帶動,真是這部劇想要傳達的。

也就是這樣才會讓很多人對她以及這部劇的內容更加真實。

所以有好演技的演員再加上一部精良的內容題材,火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9樓:CC.Jone

這部劇有一股魔力能喚醒人們以前的純真。相信對大多數人來說這部劇的劇情不管你有沒有經歷過,都會產生很多共鳴,因為它非常的真實、有人情味,每個片段都充滿了溫暖和感動。

就我個人而言最大的感受就是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今天,做人不能沒有良心,不能忘本。

10樓:你看不見我

97年生,廣東人,看到第四集。

目前說不上有共鳴,但不影響我對這部劇的欣賞。

劇中的描述的生活環境、時代背景,於我而言比較陌生,我和我的家人都沒有經歷過,上學期間好像也沒有學習過,所以,原有的認知幾乎是空白的。

但我依舊欣賞這部劇。非常認同高票答案中的觀點,這不像演出來的劇,更像是真實發生的紀錄片。正午Sunny靠譜,演員演技給力。

所以,讓我有意願去了解這個故事,了解這段歷史,慢慢建立共情的感覺。

PS.感受到影視圈良心作品愈來愈多了...GOOD...

11樓:Eeeee-ven

00後。

看著劇裡的年輕人外出打工,我能想象得到我媽媽給我說的她20歲外出打工的樣子,現實生活中,媽媽肯定比她們還要苦。真的好苦。

看著黃沙漫天的大西北,你相信嗎,06年的新疆也是這樣的,農村學校的操場是戈壁灘。現在,我坐著火車,從西到東上學,沿路也還是戈壁灘,但真的已經改善很多,有草固沙。

劇裡,水娃他爺爺老支書種下一棵棵樹苗,深有感觸,綠植對西北防風固沙的作用。真的真的不要小瞧一棵小樹。新疆有一片柯柯牙林,這片防護林的存在,對於全球的意義真的很重大。

前幾天看到新聞敦煌的萬畝防護林被砍,真的是唉。

————————分割

想到再答

12樓:學游泳的魚

剛看到女娃娃們去福建打工了。突然想到之前的一部老劇,好像叫《外來打工妹》,外出務工的女娃子們各種各樣的結局都會有的,麥苗大概率也不會跟德保在一起了

13樓:盼盼

肯定有啊,而且我覺得非常好看。

目前我才看到第五集,就前面五集來說,無論是從整個故事來看,還是從細節來看,又或者是從演員本身來看,基本算是上乘之作。

我是乙個對演技要求很高的觀眾,在這部劇裡,暫時沒看到表演痕跡。我覺得演得挺好,在那個年代,生活很不容易。從書裡能學很多,但我的親身經歷限制了我的想象,看這部劇可以使我對那個年代了解得更清楚一些,可以對中國的扶貧政策了解得更透徹一些。

因此我能明白扶貧要扶智,也深知教育在扶貧工作扮演的角色了。

我想這並不是脫離我們現在的生活,這恰恰是反映了我們現在的生活。就拿水、電舉例,這兩樣資源,從前的匱乏越發顯得現在的物資多麼豐富。現在的生活有讓我自己羨慕的地方,也有讓我覺得可嘆的地方。

前者是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這確實是值得羨慕;後者是從前的人情味已經消散在各個城市裡的鋼筋水泥中了。

等我看完了再更!先說這麼多

14樓:小透明

很有共鳴,我農村出身,終於看到一部講農村人發展奮鬥的電視劇集了,太不容易了。(農村愛情故事這種家長里短的不算)

這是近十幾年來難得的接地氣的劇,能夠讓人感覺到什麼叫窮。

現在的編劇視角都在城市裡,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窮,主角團裡沒幾個老總富二代都不知道劇情該怎麼編。

以前的家有兒女,十幾年前的電視劇集了,電視裡那生活條件,現在我都達不到。

近年來正午Sunny的歡樂頌,都挺好,三十而已,大江大河已經是難得的現實題材了,但裡面能說窮的,恐怕也只有大江大河裡的楊巡了,而楊巡也只是窮了一小會。

能看到聚焦農村的電視劇集,太難得了。

15樓:「已登出」

用方言挺有特點的,比較真實,但也沒想到和自己講的還是有點差別。

西海固可真了不得,以前聽說扶貧扶不起來,光用錢砸了,沒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看劇倒是真真實實的反映了那段歷史,還好今年寧夏也宣布全部脫貧了。

就是擔心沒來過寧夏的人,不會以為整個寧夏都是黃沙漫漫戈壁灘的模樣吧,「塞上江南」可也是有秀麗風景呢。

16樓:呵呵

1.我真的想不到還有這麼艱難的生活,確實有一定的感慨。我很慶幸自己生活在了乙個好的時代,從辣麼遠的地方來吊莊,換我是沒辦法堅持下去了,連房子都要自己建,哎。

我記得我爸和我說過,小時侯也是自己搬磚做房子,現在老家的房子有一半是我爸的,另一半是我叔叔的。想想真的不容易,我也會珍惜現在的生活,都是先人努力建設出來的。

我真的很認真的看。這部劇從演員的選擇上,還是花了一定功夫的。各路大佬(黃軒、張嘉譯、姚晨、王凱、郭京飛、熱依扎)演的都很好,就是那個小孩子的媽媽,就是那個武林外傳裡面的小莫,網上的嘲聲一片,我覺得也沒有很糟糕。

我看起來只是有很多的感嘆,要說共鳴的話,真的沒有太多的共鳴,畢竟自己沒有經歷過、也沒有生在那個時代。

但是村裡人的牆頭草 ,我是真的很有共鳴,我們老家就是這樣的,看別人做生意了,前幾年沒成功就冷嘲熱諷,等別人發達了就厚著臉皮貼上去,真的很煩這種人。

還有男女感情上,真的有時候善意的謊言是為了保護自己心愛的人。這上面有很大的共鳴。

總之,我覺得這部劇還是很不錯的。

17樓:我就叫姍不行嘛

有,這部劇真的特別牽動人心,每個角色都是活生生的,因為我就是農村出來的,劇裡人物的腳脖子,鞋子,袖口,還有臉上的妝,乾裂的嘴唇,都是真實的不能再真實的日常,劇裡的人不像是演戲演出來的,就好像是隔壁的鄰居日常被拍下來一樣,劇情就是不自主讓人帶入,種蘑菇種出來那段真是讓人發自內心的喜悅,蘑菇賣不出去,我晚上吃飯都在想咋才能賣出去……

18樓:文哥

我乙個30多歲的還是有點共鳴的,畢竟2023年以前,生活其實也不算得有多好...

但是話說回來,小時候,老人說他們當年有多苦,聽到可是感受不到很深刻。只是聽沒辦法更加感同身受

《山海情》我看了幾集,我認為這是一部可以滿分的作品。雖然我沒去過西北,看著拍出來的這種生活,才真正明白那些年我們祖祖輩輩是多麼辛苦才能奮鬥出來

黃沙,隔壁,貧窮,讓人總覺得這寸草不生的百姓怎麼過來的?我是沒有遇到過這類的日子,至少比我在南方苦100倍。

或許也就是這苦日子才培養出那麼有任性的百姓,與天鬥,與地鬥。頑強生活。

裡面的演員,都沒有乙個是白嫩的,都是黃黃的,一看就像飽經風霜。這正是真實的生活的樣子啊

我覺得現在的00後他們,估計很難想象,體會。因為我也很難體會到...有共鳴這倒是真的

19樓:擺渡人

《山海情》的收視火爆是名至實歸,正午Sunny的精良製作水準名副其實。

劇情的開始便將移民的不易和艱辛合盤托出,既有領導者的困惑無奈,也有百姓的困苦狡黠。限期內需要解決的逃跑的七戶人家和後來的六十戶才能給移民村通電的急迫感緊緊抓住了觀眾的心。劇情高度還原了西北環境,以「真」取勝,黃土滿坡黃沙蔽日,真實是該劇吸睛的主要抓手。

從演員的表演來看,乙個字「土」,土的掉渣土的本色。從小孩子明亮純潔的雙眸;村支書(老)深沉堅定的政治覺悟、代支書善解人意靈活處置問題的能力;鄉領導執著的扶貧信念等各種價值觀的展現,無不使生活中的各種矛盾纏繞展開,使人斬不斷理還亂。而這一切的表現,都讓人覺得你就是生活中的他,他就是你。

代入感使該劇充滿了生命力。

扶貧,是我黨近年來強調必須完成的任務。該劇深刻揭示了貧窮的原因以及單純為扶貧而扶帶來的惰性。通過孩子們就想去看看鐵路的願景,砸開成年人固步自封畫地為牢的思想桎梏,賦予了扶貧神聖的使命感。

沒有人甘願貧窮,在黨的領導下,在堅定信仰的支撐下,這個扶貧戰役的勝利是必然的。

目前,我們太需要這樣真實的展示生活的好劇了,給精神加鈣,讓我們昂首挺胸面對生活,戰勝一切困難。

20樓:北陸

本人四川人,這部劇雖然是講的西北寧夏的故事,但是我還是要吹這部劇。

讓人看著舒服,製作用心,現在我是越來越喜歡主旋律電視劇集了。

為什麼感覺現在的年輕人都在說窮?

偷玉公尺的小貓 物價實在太高了!和我十幾年前出來前比高了10倍左右,包括房價。可是工資卻沒見漲了10倍,漲了5倍都不到,所以怎麼不是越來越窮呢,加上貧富懸殊越來越厲害了,能賺到錢的人賺的越來越多,但只是一部分,大部分人的工資還是好多年前那種。然後婚嫁什麼的要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高,很多人因此都不敢結婚,...

現在年輕人怎麼看白酒?

逗泥丸的平方 好的白酒喝不起,還是喝洋酒吧。壞了也不心疼。伏特加100左右,700ml,就能買到相當不錯的了。其他的兩三百也還行吧。白酒真的要喝二鍋頭麼。最主要的還是質量參差不齊。買貴的吧,喝起來負擔重,又不好兌軟飲,感覺有點奢侈。 丹醇 先報備,本人正遊走於年輕人和油膩大叔之間的迷茫 苦逼人生階段...

現在的年輕人缺乏什麼?

娛樂音樂播報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資訊時代,我們這些所謂的年輕人最缺的是什麼,我想不是金錢更不是夢想。我們缺乏的是能力和自信責任感,沒有責任感的人永遠也不能成功,因為你害怕承擔,人們長說 責任和回報是對等的,那麼我們逃避了責任是不是也同時逃避了成功與回報呢?我真心的希望很多像我一樣的80後能獨自支撐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