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清華2019特獎候選人張博涵的「每週閱讀學術文獻3000頁」

時間 2021-05-12 01:23:15

1樓:

講真,這並不是甚麼嚴重的點,真正嚴重的點在於「開創具有中國底蘊的世界史研究正規化」,簡而言之,「正規化」是一種意識形態或者框架,在觀點的高度上指導研究的進行,比如「衝擊-回應正規化」。

所以這段話約等於說該同學在歷史學學科裡的地位可以媲美費正清級別的大佬......

2樓:「已登出」

看到有答主說的跳讀,不重要的跳過,也算一頁。咱們可以算算,3000頁,中文最快跳讀,10s一頁也要9個小時左右,也就是一天時間。而且這個還是英文的。

最重點就算你能看這麼快,搜尋文獻總很慢吧。。。別告訴我,直接資料庫瞎看。。

我的經驗是,看一篇文獻可能幾分鐘找到重點,但是搜尋一篇有用的文獻可能要幾個小時。

可能這就是最近特別火的量子速讀法?

3樓:

好像是文科專業的。

文科專業,五分鐘,讀完一篇幾千字的文獻,並get到要點,這才算合格。另外,傻子才乙個字乙個字的去讀,都是跳著讀的。

對於理工科專業來說,每週3000頁,雖然有點多,但拼一拼,也可以達到,只是會很累。只挑著abstract 和conclusion 看一看就可以了,再掃幾眼資料圖表。

不過總而言之,對本科生而言,他真的很優秀了~

4樓:董不懂

最致命的問題是,閱讀多少文獻本來就是不能炫耀的。

有自己的總結思考,一周讀幾十篇哪怕十幾篇,這些都比較有用,比較有啟發,就夠了。

不然,一天讀三千篇、三萬篇、三十億篇也沒啥用吧。。。

5樓:遛狗人

我不知道學校是不是社會的縮影。從小我就被教育,實話實說,甚至要謙虛的說。現在我是個教育工作者,我想,客觀誠實應該是學校最基本的氣氛吧。

但是,我客觀誠實的結果就是四處吃虧。弄虛作假,胡編亂造的人才能上位。

6樓:zzzzzzwx

3000頁(篇)我們可以算一算

3000/7/24=17.85

也就是不吃不睡每小時至少讀17頁(篇)

注意到張同學是人文學院的學生,對於人文學院文獻怎麼讀我不得而知。作為讀理科文獻的每小時讀17頁我覺得survey才有,細節都搞不清楚。

這大概就是特獎吧

7樓:曹力科

據我多年觀察,去健身房拍張照就算健過身。

同理可得,只要把文章下下來,那就算讀過。

如果平均一篇文章2M的話,一天就是六個G。

如何評價?只能說網速一般,沒能多下幾篇。

8樓:「已登出」

計算了一下,如果不吃不喝不上課,按照清華特色每天只睡5小時,他大概需要3分鐘左右讀完一頁文章,這樣一周就超過3000頁了。

如果是「篇」?自行想象。

各位好好品味,這很有意思。

9樓:陶陶

原問題被刪了??

感覺這幾年清華是在割裂的,平民圈和精英圈漸行漸遠。精英指的是社工圈,體育圈,各種計畫等等學校定義的精英。以前的模式是,大多數人崇拜少數人,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學校建構的評價體系感到懷疑,從六字班開始,很多人開始對社工失去興趣,而連年爆出的瓜讓特獎的光芒定格在了三年前的驚鴻一瞥。

我覺得這樣也挺好,有的人願意公升官發財,有的人只想過過自己的小日子,自己選好便是了。

如何看待2023年清華特獎候選人?

強烈建議清華特獎以後做乙個直播或者拓展到全國高校。讓我這種在不入流大學混日子的人能清醒地看到,天質如斯的人尚且努力不綴,我這種渣渣還有什麼臉這樣荒廢歲月。 看了這個問題下面大多數回答,我又不由得想到了當時這個問題 陳立傑等清華姚班大神跟輪子哥等知乎成名大神們比起來你更愛 崇拜 羨慕 哪乙個?現在回頭...

如何說服候選人跳槽?

Steve SHEN 從來不說服別人跳槽只幫助分析選擇做合適的決定有這個功夫不如找幾個動機強的呢強扭的瓜不甜btw,Window shopping的也速速退去再最後,有知心面霸小夥伴到處幫著去面試也是挺好的 章婉 候選人選擇工作時,通常情況下要一下考慮幾點 一是行業現狀和發展前景。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

如何評價天涯2018金烏鴉投票候選人?

以下是涯友統計的前十名的金烏鴉票數 金烏鴉先是突然提前結束投票,在某人仍然一騎絕塵以絕對優勢領先的時候更是在9號早上突然宣布給某人及其團隊頒發最烏鴉流量獎,為將某人從鴉王選舉摘出去,設了這麼乙個沒聽過的新名頭。果然資本下場,不同凡響,據說涯叔吃律師函了,扛不住做出的妥協。 六界發大水無一倖免,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