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法律和良知衝突的時候,良知是最高的行為準則?

時間 2021-05-11 21:02:18

1樓: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法律之外,還有良知。當法律和良知衝突之時,良知是最高的行為準則,而不是法律。尊重生命,是乙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原則。

2樓:靈魂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作為社會規則,其制定與實施與各國的文化,傳統,思想密切相關,是各個政治體內的社會規範。各個國家不同的因素影響下,其法律規範也不同,甚至大相徑庭。

比如阿拉伯國家的婚姻法,一夫多妻制,在當地民眾看來並無不妥,是理所應當的,執行這樣的法律並不會違背任何」良知,而在乙個來自歐美國家的女權主義者看來,這絕對是對女性人權的侵害,違背了最低的容忍限度。所以不同的文化背景,其法律與良知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論。

至於提到的」槍口抬高一厘公尺」的判決實際上是西德的法官在審東德的兵,這對這名士兵來說是不公平的。未完待續。

3樓:臧大為

惡法非法。

中國的計生就是最好的例子:

1.如果你按照計生的規定只生乙個,那麼50%的中中國人必然滅亡。

2.計生已經寫入憲法,它是正式的惡法,短期你很難推翻這個法律。

3.如果法律是神聖的,那麼惡法也必須尊重,如果人人遵守一胎化,那麼我們這個民族在2~3代內將遭受毀滅性打擊。

4.所以惡法非法,人類的良知是最高的準則,無視良知和本能,盲目追求理性是非常危險和愚蠢的。

法律和道德出現衝突的時候應該如何取捨?

研法者 道德是感性的,法律是理性的。法律力求做到公正公平,力求保障法律關係中的各方都能得到利益分配的平衡。道德卻反之,有少許 劫富濟貧 的衝動。在日常生活的糾紛中,富人出讓自己的權利被認為是理應的,這是道德的範圍,但法律並未為此做出要求。法律的本質和道德約束的本質實際上是差不多的,都是為了維護人民的...

中醫現代研究出現和古籍衝突的時候大家是怎麼處理的?

zz 暮光森林 其實就是如何處理相關性和對應性的問題。相比而言,我們研究藥材的一般也有本草學考證以及道地性考證的需求。確實容易碰到一些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描述,當然,必須承認有些確實是有一些謬誤或者說訛傳的。當然,還涉及到文獻可信度的問題,歷代本草學考證有些是引用原文的,有些是加入了作者的考證和新的認識...

你最沮喪的時候是怎麼排解和走出去的?

餃子 事實證明,每一家企業 單位都會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新的機會新的崗位也是一樣,這個自己要權衡的是發展機會和成長空間,而不是因為某個人換工作,那誰不是說過嗎,與人鬥其樂無窮啊,跟他幹,別慫 小李不會飛刀 交給時間,月亮與六便士總要選乙個,當你做出決定時,就要失去決定之外的另乙個,人生總會有遺憾,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