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你爸今晚必在庭院種一棵枇杷樹 這句話?

時間 2021-05-11 20:46:48

1樓:遠行客

作為乙個只有九年義務教育學歷的人,

學識不淵博,見識不廣闊,但也有最基本文化修養,知道尊重古人詩詞文化,從不濫用

對於網路上這種動不動就拿古詩詞罵人的行為簡直就是侮辱,其人要不就是粗鄙無知,要不就是狂妄自大,實在不足掛齒!

2樓:我是貓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記得高中拿選修課本當課外書翻,著實被感動到了,萌發出發現寶藏的竊喜。

如今畢業,終於可以盡情接觸網路,我吐了,誰都用著這句話。

毀掉一首歌,就讓它在「抖音」火起來,原真是不無道理的。

「你爸今晚必在庭院種一棵枇杷樹。」

然而,聽膩了「買橘子」,再看這句話,不免有著眼前一亮的新鮮感,甚至它的惡毒都顯得可愛起來。

雖然下里巴人,但不可否認,這同樣是網路化的巧妙化用,甚至對比拿原文無病呻吟的情場男女都顯得高雅起來,不論如何,這種創新精神值得肯定。

讓人不快的大概就是那「惡毒」了,但要明白的是,它本身是網路語言,意識到這點,再對比「nmsl」以及

這種近乎野蠻粗俗而無趣的謾罵簡直是網民素質的大跨步了。

我希望這句話不會被跟風,而是繼續發掘。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

最後,希望廢青的父親今晚鼓盆而歌

最後的最後

《莊子》超好看,強烈推薦,它會讓你覺得文言文真他媽有趣,它是老頑童的奇思妙想。

3樓:狸花胖了就是猞猁

啟發我了啊……

以後罵人就這麼罵啊,又顯得有文化,又不會被封號,畢竟知乎小管家就是文盲,有機會讓他們提高提高也挺好……

我也學著罵一下沒文化亂舉報的人:

汝後日見舅,當思渭陽之情。

嗯嗯,痛快~

4樓:烏有先生

挺不好的,這不叫有素養的罵人,這是玩梗罵人,不好。

從文學的角度講,罵人也要直,借用王國維先生的說法是不要隔。這個種枇杷樹就隔了,他用了明朝歸有光喪妻之年種枇杷樹的典故(出自《項脊軒志》「庭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如果對方不知道這個典故,這句罵就起不到效果了。

從文化的角度講,有人可能會說文化人就得罵了對方,對方還不明白,才能顯出文化來。這本身也是不對的,這個解釋起來比較難,還是從文學角度來舉例正確示範一下該如何用典「作人不倚將軍勢,飲酒豈顧尚書期」,這兩句裡其實暗含了李廣和孟浩然的兩個典故,但是即使不知道這兩個典故的人也能明白這兩句詩的含義,完全不影響閱讀。這才是用文化用典的正確方式。

如果一定要有文化、有素養、有禮貌的教育廢青的話,可以學習一下周星馳的電影《九品芝麻官,其中那個方唐鏡有過很好的示範過,比如問候對方

聽說令壽堂為人好客交遊廣闊,中西黑白都許多深入交往的至交好友。

這顯得多有禮貌,彬彬有禮,溫文爾雅。多麼有友好,有素質的問候

5樓:

有些玩笑可以開有些玩笑沒必要

話不多說汝妻子吾養之汝安心且去

6樓:

多年以前,我也覺得罵人的高境界是拐彎抹角。

後來,我才明白返璞歸真大俗大雅是什麼境界。

罵人嘛,不就是想侮辱對方,讓其難堪生氣。如果你罵的過於晦澀,對方聽不懂,還以為你是在誇他。你覺得這是你罵人的水平高?這分明是精神勝利法好不?這跟心裡罵有什麼區別?

所以,真實場景下,只要你比對方強壯,直接三字經問候就行了。不管對方用什麼典,一律不理睬,重複三字經。網路場景下,直接拉黑。

7樓:二狗子886

用枇杷樹罵人其實不太妥當,高中課文大家也都知道。真要罵聽不懂的建議換幾個。我這裡想到幾個。

你父親今後必反覆續弦。

《通俗編·婦女》:「今俗謂喪妻曰斷弦,再娶曰續弦。

你爸今晚必鼓盆而歌。

《莊子·至樂》: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你家今晚必有兩盜賊對僕於地。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表叔王碧伯妻喪,術者言某日子刻回煞。全家皆避出。

有盜偽為煞神,踰垣入,方開篋,攫簪珥;適一盜又偽為煞神來,鬼聲嗚嗚漸近。前盜遑遽避出,相遇于庭,彼此以為真煞神,皆悸而失魂,對僕於地。

8樓:千樹千載

有人說語言就讓它去自由發展,語言的發展是擋不住的。

但是,他只看到了變的一面,而沒看到沒變的一面。

誠然,有些變化,特別是形式的變化,我們阻擋不了。但很多東西,流傳了幾千年仍然沒什麼變化,比如仁義,比如愛國,這些東西是一代代人們共同維護的。

這不只是語言的問題,這是文化的問題。當這種深情的思念妻子的語句,用於辱罵,那麼,我們的文化,就缺失了一點,我們對於伴侶的美好情感,也缺失了一點。

這甚至不是調侃,調侃大家可能一笑而過。但這是辱罵,就像如果大家普遍性拿岳飛,文天祥來辱罵別人,中國的愛國教育還有救麼。就像如果大家普遍拿陳情表,祭十二郎文來辱罵,中國的家庭關係,還有救麼。

你沒看到,這麼多年,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功績的肯定,沒有變。對諸葛亮這些人品能力的肯定,沒有變。對衛霍岳飛戚繼光這些人保家衛國的肯定,沒有變。

這些為什麼沒有變,不就是一代代人維護下來的結果嗎?

我們這些活著的人,是有義務維護我們的文化財產的,這不是正常的改變,這是毀壞。

補充: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認為文化無關緊要的人。就是典型的歷史虛無主義。

我們民族,真正美好的東西,都是一代代人在維護著的。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我們有這種文化,才讓我們擁有更強的自信心。不然你看看隔壁印度,種姓制的影響到現在還很大很大。

封狼居胥,燕然勒石。對榮譽的追求,讓我們擁有更大的上進心。

蠻夷之辯,讓我們擁有更敏感的自尊心。當年被殖民的國家很多,只有少數國家覺得是恥辱,中國是其中乙個。

等等等等,乙個種族具體是什麼樣的種族,就看他的文化。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些中國的脊梁是怎麼來的,不就是中國傳承下來的文化所造就的嗎?

不然如果對所有的改變聽之任之,那麼日本侵華,如果都不抵抗,同樣也會出現乙個「新」中國,只不過那時候,中國的底子就完全不同了。那也是改變,但那差別大了。

改變,從來都是容易的,隨波逐流,自然而然就會改變。但是真正堅持與發展,是不容易的,今天的中國是先輩們一步步堅持著走下來的。

9樓:帶佬

不如朱自清爸爸買的橘子好

明明是「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而且是他還是她or 一起種的還有爭議

況且又不是立馬暴斃

同在一年而已

太慢了不太符合現代梗的快餐時效性

一年內都夠爸爸給你買多少斤橘子了?

10樓:驀然回首已亭亭如蓋矣

應該看看往年的糖太宗、蒜你狠。

他們現在是否還流行?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何必聲嘶力竭吶喊現代糟粕呢?一切交給時間,包括你我。

11樓:啦啦啦

我尋思著,本來就是個罵街的事。和尊不尊重經典有啥關係。。

另外跟風又有啥可黑的。。。我覺得乙個東西有意思,那我就用用唄,又咋了?一不違法二不背德。真正特立獨行的人會管別人跟不跟風?我懷疑題主你在跟風特立獨行,跟風黑跟風

12樓:

古人說"不學詩無以言",意思是那個時候說什麼話都是【詩云】開頭。

好,詩經就那麼些句子,難道引用每個句子都能做到本意、情景、引申都一致?

就算你覺得一致了,別人也覺得一致?

所以說看到一句話合場景拿來"斷章取義"的用,是完全沒問題的。不知道你們在說項脊軒志的本意有什麼意義,大家都是這麼用過來的,到你們這就更清高啦?

13樓:「已登出」

完全不懂網友的G點,這句話完全是自嗨嗎?項脊軒志裡是妻子種的枇杷樹,又不是作者種的枇杷樹,為什麼是你爸必種枇杷樹。說出這種話的真的顯得說話人很二。

14樓:周不毅講周易

我可能讀了個假高中,我的高中課本裡面沒有《項脊軒志》(聽說是選修,但是我們沒上那本選修)

所以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頓了三秒

這都能扯到對古文不尊重,那寫作文的時候斷章取義引用名人的話來佐證其實完全南轅北轍的觀點算不算對名人的不尊重,更何況沒說過編出來的也不少,《魯我沒說過迅》這本書可厚了

15樓:蕭瑟於秋

很厭惡現在這個玩梗至死的年代,很多人認為沒有必要上綱上線、玩一下嘛、何必認真。

我想說你知道人和人有不同嗎?有的東西有些人不在乎,但有些人很在乎。化用這種東西姑且不希望它有用吧,你拿作家用來懷念妻子的語句拿來罵人你還覺得有理了?還叫那些在乎的人不要計較?

包括現在很多人妄圖扭曲理應計較的事情,想把他們正當化,看到這種行為我卻無法說一句:「你開心就好。」

難怪現在需要振興中國傳統文化了,基本的尊重都沒有,學了兩句就出來亂用,這傳承的是什麼文化?是對是錯,是益是害,問心自知。

16樓:馬健雄

大部分人,起碼是我們這些芸芸眾生,是有在網路世界爆粗的需求的但我們也很清楚,在全世界的網路環境裡,直接問候對方家人下盤是不允許的於是我們只好迂迴地發洩自己的怨氣

恐怕有一天總要不准穿破布衫,否則便是TG——魯迅,《而已集》中的《小雜感》

17樓:風祈

恕我直言,真是ex他媽給ex開門。

把別人對自己已故亡妻的深情改成網上罵人的粗鄙之語。而在網上不遺餘力地傳播使用這些東西的人,還自以為覺得自己很牛x有水平。

不好意思,我只感受到滿滿的惡臭。

總有一些低俗的人看不懂高貴,把高貴當低俗,把低俗當樂趣,把低俗當人生。

這種人其實沒有很高的文化,但也上過高中,他們讀不懂這種感情,他們也沒有經歷過這麼感人肺腑的愛。也就只能編點兒段子在網上口嗨。既玷汙了這部作品,更玷汙了作者對於妻子的深沉的愛。

我還能怎麼看待?我除了把玩這個梗的東西拉黑,我還能幹什麼?

18樓:公子宇

抖個小機靈可以,對香港的廢青抖小機靈更加可以,但是後人學了在日常交流中說,變成段子了,拾人牙慧了還覺得自己很幽默的就很撈,巨撈。

原文這句話表達出的種樹的人應該是歸有光的妻子吧,是他妻子去世那年親手種下的枇杷樹,如今樹已「亭亭如蓋」。作者看著樹悼念亡妻。

好吧,就算這是歸有光種的枇杷樹,那就是另乙個問題,歸有光種枇杷樹,歸有光的妻子在那一年去世了,所以就能得出種枇杷樹的就得死老婆是嗎?證不通的呀!所以我是不是給你買橘子就是你爸爸?

再說到《項脊軒志》,當年高中學古文的時候,老師說中學生必背裡有兩篇,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不孝。說實話這兩篇我讀的時候真的沒有覺得太感人的地方,真正讀了感動的就是這篇《項脊軒志》,整篇都很感動,大概和那兩篇相比自己更能讀懂睹物思人的意思。所以看到這樣的古文變成了段子還是挺可惜的,感覺好東西被糟蹋了。

如何看待你在大學的成長?

起風了 大學是我成長最快的兩年,我是大專院校學習學前教育的,可能好多人都覺得大專的學生不怎麼樣,但是我要說的是每個學校都有好學生也有差學生,就我們專業有每天泡圖書館的,也有每天泡琴房的,更有每天練舞蹈的,還有一大批人想考專公升的。這可能在你們本科看來都不足為提的事,但是在我們專科來說已經是學校裡優秀...

如何看待美聯儲今晚會議

七八 意思就是國際的核心資產,貨物都還沒買夠,接盤俠還沒就位,我先拖著,意思意思吹吹逼,保護一下美元地位,等什麼時候資產買夠了,接盤俠準備好了,我就加息。通脹是暫時的?意思是說找到接盤俠,貨買進來了,通脹就會減弱。2023加息?意思是如果2023年還沒有接盤俠,我就要拉著全世界一起爆。 浮塵 從美聯...

如何看待《你的名字。》結局?

Altina 一直覺得君名和命運石之門的世界線理論很像,這裡就運用一下命運石之門的理論 當世界線出現與因果律不符的地方時,會自行進行修正,使得表現在人們眼前的世界完美地滿足因果律 因果律高於世界線收束,即使是世界線收束也無法在違背因果律的情況下收束 雖然因為瀧改變了結局使得世界線變動,導致記憶被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