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裡有善意的謊言嗎

時間 2021-05-11 06:29:55

1樓:

應該有的,佛教稱方便妄語

即為了使世人內心美好以及增強對佛法的認可的而說的妄語我相信最先的妄語真的是方便妄語,畢竟古代世人還是深陷戰爭與飢寒的占多數

但是這種方便妄語跨過了讓世人去接受慘淡真相的機會,有些急於求成,造成無數人以追求富貴來信佛的眾業

另一方面佛教為何起先將妄語奉為絕對的戒律,妄語相當於虛假的資訊,會對人的認知與行動造成破壞,從而造下不好的業

2樓:「已登出」

謊言就是謊言沒有,善意也就是動機是好的也是謊言。沒什麼可說的,你可以選擇不說話也可以選擇直接說真話。這個沒什麼好談的。

當你跟別人說善意的謊言的時候給別人留下的印象是你會說謊但是你心地不壞,但是如果你願意說真話甚至不說話的時候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不會說假話。我想任何乙個心地壞的人都會說謊話,而乙個說真話的人內心絕對是善的。所以,真要在善前面,真就是真假就是假,這一點對真修行也尤其重要。

佛法首先就是求真,不自欺不欺人,所以如果不會說話不懂得說話的藝術可以看看佛陀怎麼教人說話的。我曾為了說真話直接從乙個謊話連篇大公司的工作辭職,而且這輩子不做銷售。自己所遵循的價值觀決定了這一切。

真修行持戒很多時候甚至是要拿命來換的,更何況是一些利益呢?

3樓:Aphrodisy

在《妙法蓮華經》第三譬喻品中,佛以大長者和他的兒子們作了這樣的比喻:

有乙個長者富可敵國,奴僕無數,家宅寬廣,但是卻只有一道門。他的房屋雖多,卻十分破敗,突然有一天,宅子裡起了大火,長者覺知自己可以從門中逃脫火宅,可是他的兒子眾多,都在宅中嬉戲而不知道自己正處於危險之中,根本沒有逃離的打算。

於是長者想了乙個辦法——他知道兒子們喜歡各種異寶奇珍,於是告訴兒子們:「我有很多寶物,其中有羊車、鹿車、牛車,你們必定會喜歡,你們不去拿,必定會後悔。可是這些寶物在門外,需要你們自己去取來。

」兒子們聽見父親說的話,爭先恐後出了門,這時他們都已遠離火宅,又向父親索要他曾許諾的羊車、鹿車、牛車。

長者愛子心切,給了他們一樣的華麗車輛,高大寬敞,有種種寶物作為裝飾,有寶繩瓔珞相結,車內臥具柔軟舒適,車有矯健白牛相駕——比長者曾許諾過的還華麗。

可是長者的兒子們得到的並不是長者曾許諾過的東西,難道長者的許諾是虛妄的嗎?

當然不是,長者救了他們的性命,已經是真實利益了,何況因愛子之心,還給予他們華麗的大車。

那長者的許諾算不算是善意的謊言呢?

4樓:懶猴子

佛經是不是都是善意的謊言?

《寶積經》九十曰:「如以空拳誘小兒。示言有物令歡喜。

開手拳空無所見。小兒於此復號啼。如是諸佛難思議。

善巧調伏眾生類。了知法性無所有。假名安立示世間。

」《大智度論》二十曰:「我坐道場時。智慧型不可得。空拳誑小兒。以度於一切。」

《涅磐經》雲:「如彼嬰兒啼哭之時,父母即以楊樹黃葉而語之言,莫啼莫啼,我與汝金。嬰兒見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然此楊葉實非金也。」

5樓:齊天大聖

原始佛教是沒有的,必須實語,否則就是破戒,原始佛教中記載,釋迦牟尼佛為了不讓乙個國王失落,國王問佛陀夫人死後的狀況的時候,釋迦牟尼佛不惜動用神通來轉移國王的注意力和話題,因為此時這個夫人在地獄受苦,如果可以講善意的謊言,釋迦牟尼佛完全沒有必要這麼做。但是大乘佛教裡,佛陀到處講善意的謊言,認為是善巧方便。

善意的謊言你能接受嗎?

懵懵魚兒 有多少人的 善意的謊言 不就是變相的 我覺得 我認為 是對你好 善意的謊言就是謊言,人人都不想被騙,就算最終是真的為 為了你好 而且,最在意的人,應該不是家長,更有可能是 朋友 朋友之間最忌諱謊言,不管最終事實如何,兩人之間是必定會留下一些疙瘩的,這是不能輕易忘記的。有些事如果真的是為了誰...

你所知道的善意的謊言有哪些?

Chloe 我是非常討厭謊言的人,一度認為不存在善意的謊言,後來我談了個前男友,他說過很多善意的謊言。讓我相信真的有的人為了保護心愛的人而說謊。比如我喜歡兔子,我前男友就總給我講關於兔子的事情,有一次他說,他在國外的時候到處都是兔子,雖然他沒見過,但是他聽乙個外國老頭跟他說的,我說外國老頭怎麼知道呢...

善意的謊言也是不可以的嗎?

Alissa 以前說真話被欺負,還是善意的謊言對自己好,因為倒霉的是他,就不用都是自己承擔。以前遇事不說害怕會因此綁架對方,讓他找不到真正喜歡的想要的,結果因為幫助別人對自己造成很大的利益和身體傷害,為自己未來買單的是自己,我總是考慮別人多過自己。我爸媽不疼愛我,我保護的人也沒有保護我。所以還是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