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不是經歷越多挫折就會越堅強?我目睹看見身邊的最堅強的人,經歷生離死別,卻最終自殺,超乎所有人意料

時間 2021-05-10 10:40:44

1樓:

幾乎沒有人比我更慘

經歷過校園欺凌(孤立當然沒被揍)

因為我看著挺傻呼呼的家裡條件一般善良到近乎軟弱又因為善於忍耐總被看低……上大學後去了其他地方才從地獄裡出來,交了很多朋友,開始活得像個人。

以前怎麼忍過去的呢?我絕不是蠢什麼都懂只是不會反抗。我對自己說,我在做噩夢,沒什麼大不了的,上大學以後就會好了。就這麼自欺欺人的度過

戀人背叛朋友背叛父母算計著都是我經歷過的,我的心從高二開始越來越堅硬,嘗試著成為鐵石心腸。

一路走來,不開心的的時候多,幸福的時候少 。康他說,傻人有傻福真的一點不錯。太過清醒不幸福的。

就在今天,房東通知,因為房產中介倒閉,我需要趕緊搬出去否則斷電斷水。嗯我損失了近兩萬……真的很難過,但是我能怎麼辦呢?馬上就開始計畫買房,甚至連如何裝修毛坯房都想到了。

堅強是無可奈何,人都是這樣的,經歷著生活的捶打,一步步走成熟。

Life truly isn』t fair. This is just senseless.

2樓:於琴榮

嗯那是他/她不夠堅強。母親失去最親的兄長,被人嘲諷說他們家斷根,父母然後感到很悲傷,去拿母親出氣:怎麼死的不是你呀!

嫁給了乙個二婚的還有乙個兒子的我的老爸,失去七個孩子,被刁難,女兒的滿月酒沒辦,婚姻沒辦,連婚紗都沒摸過。

3樓:雲笙

什麼事都沒發生的時候我覺得我超級堅強,打針不哭,乙個人走夜路還可以,後來的後來,我覺得渾身總是不舒服,天天都控制不住的流眼淚,但我還是覺得沃德堅強,這時候的以及其實是最棒的,我被自己感動,再後來,我突然會在難受時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堅強?堅強這個詞本身就好累好累啊

4樓:佰蘇

很好解釋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池,而這個情緒池的容量,通常來說,從我們出生開始,直到18歲,在這個階段形成。

情緒池小的人,逆商能力弱,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玻璃心。情緒池大的人,做事的耐受力就會強很多,也比較堅強。

但是,這並不代表堅強者的情緒池容量是無限的,你可以對它宣洩所有負能量,甚至給予它任何打擊。因為再大的情緒池容量,也遲早會有載滿的一天,甚至溢位。

如果說這個人的情緒池,接受外界的負面資訊太多,當主體無法承受這些,就會有走向毀滅的可能性。

俗話說得好,情深不壽。所以,當然不能單方面付出,無論哪一方面付出多一點,另一方要給予一定回饋或者獎勵,這段感情才有希望維持下去。如果只有乙個人的犧牲,而沒有另一半的付出,那麼這段關係最終會走向夭折。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凡事過猶不及,這是自然規律,人的身體和生命也不例外。

5樓:我心永恆

我認為經歷很多挫折不會變得越來越堅強,只是我們面對挫折後只能選擇不能垮掉,而後發現那麼痛終會過去,我們只是得出了經驗,只要熬住了,時間會撫平一些東西,終會繼續生活下去;個人認為人其實會越來越脆弱,特別是如果沒有外部的力量,一連串的打擊,有時真會挺不住

6樓:

堅強才不是什麼好的品質,我最討厭別人誇我,或勸我——你好堅強,你要堅強。

那還不是沒有辦法!

我如果能待在溫暖的港灣裡,開開心心生活,我為什麼要堅強?我如果能做溫室花朵,我為什麼要堅強?

只不過是生活不允許罷了。

所以磨難來了,就忍著吧,承受吧,還能死了不成?這就是堅強。堅強從來不是個人選擇,真的是沒有辦法。

當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壓在你身上,累積到一定程度時,說垮也就垮了。

沒什麼稀奇的,他並不是比你堅強,只是你沒有經歷他的經歷罷了,換做是你,你也會和他一樣堅強,而到某乙個節點,你也會崩潰,做出和他相同的選擇。

7樓:鹽選推薦

「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對於這句話,可以這樣解讀,即「殺不死我的,只會使我變得更堅強」。

事實上,適度的逆境會使人變得更堅強,但過度的逆境則會把人壓垮。2011 年,有一組研究人員分析了逆境的影響和價值,最後發現一些非極端的逆境會讓人變得更具堅韌性和靈活性。換句話講,一些只會引發不適的逆境則不會增強人們的堅韌性和靈活性。

能否逆勢而進,關鍵是人們是否有能力管理好不適,然後擺脫不適。當連續不斷地承受痛苦時,人們很少會從中實現成長與發展,反而會引發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也就是說,會導致人退步和癱瘓,而不是進步。然而,得到有效管理的逆境和不適會推動人的成長與變化。

有句老話說「痛難免,苦可選」,指的就是令人不適的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應對則因人而異,應對得當則可免受痛苦,反之會產生痛苦。

我堅定地認為,與舒適相比,不適給我們帶來的收穫更多。不適或許是最有力的催化劑,促使我們開發出自己的潛力,實現我們所期待的成功人生。我在前面提到過,在本書構思和寫作之際,我正經歷著人生的重大變故。

雖然過去很多年裡我一直在幫助備受不適感折磨的人,但本書真正的靈感源泉卻來自於我個人的經歷。30 多年以來,我一直在創造並運用各種技巧來管理本書描述的不適,去幫助那些在困難之際允許我為其服務的病人。最近幾年來,科學迅速進步,論證了這些技巧產生作用的原因和方式,表明它們能夠從細胞和生化反應層面改變人體對不適因素的體驗。

我幾乎沒有想到,在我最黯淡的時光裡,我幫助他人管理不適的經歷竟然給自己帶來了巨大價值。

直到我自己遭遇不適,我才發現日趨嚴重的不適竟然侵蝕了我的生命力,禁錮了我的心靈。當我感覺自己被不適情緒征服和壓垮的時候,這些不適管理技巧為我擺脫黯淡時光提供了一條路徑、一道亮光和一線希望。所以,我對此充滿了感激。

這些不適管理技巧不僅僅在我遭遇困苦之際挽救了我的人生,而且我逐漸認識到,它們轉變了我對不適因素的體驗與認知模式,為我開啟了一扇通向高階意識狀態的大門。人們掌握了不適管理技巧之後,即便遭遇了不適,也不妨礙維繫內心的安全感。這時,人們就有可能認識到不適感的真正內涵,認識到不適感會給自己帶來什麼。

就我本人而言,直到遭遇了如此嚴重的不適,才能說我真正領會了痛苦與不適的真正價值。這些年來,我幫助過很多走進人生低谷的病人,我自己也經歷過創傷,但只有我自己採取行動應對不適、實現平和,才算真正改變了我的人生,才推動我實現了這麼多年都沒有實現的重大轉變,並找到了繼續前行的動力。

不適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處理,就無法催生有益的轉變。持續不斷的不適可能會讓人癱瘓,讓人選擇逃避現實。我剛剛遭遇不適的時候,感覺就像陷入了流沙一樣,緩緩地被吞噬,無法動彈。

然而,隨著我逐步學會了管理不適,內心就感受到了更大程度的安全感。在此之後,我也發現自己越來越能夠把自己的不適感轉化為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因此,我們能否利用不適感促成自身實現良性轉變,關鍵不在於是否存在不適感,而在於我們是否能夠管理好不適感。

如果我們一味地去追求舒適,那麼可能會引發破壞性,甚至致命性的後果,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需要一定程度的不適,這有利於促進我們成長,促使我們增強適應能力並實現良性轉變。一定程度的不適感能夠讓我們保持警醒,使我們意識到需要解決的問題,應該糾正的行為,以及應該制定並達成的目標。在這個世界上,當我們竭力去要求舒適、尋找舒適時,我們的人生可能無意之間就會陷入停滯、萎縮和退化的狀態。

8樓:

9樓:陳話

我們生來的觀念很多都是沒有遵循事實,不過這也是由於我們的綜合知識水平限制,如果懂得多了,經歷多了也就不會像老一輩的給灌輸雞湯文的

10樓:

光是堅強,還不足以讓乙個人從完全的逆境走出。

在逆境中,僅僅是正常地活著,就需要消耗比平常多的能量和意志。而它們又得不到補充。後果就是力量枯竭。

就像是一台永不停歇的跑步機。你在上面不停跑,無法喝水,無法補充能量,無法休息。

11樓:

8歲那年我讓我家的馬踢了肚子,手術過後一直體弱多病,看到其他小夥伴去游泳我也羨慕的很,可我則是不游泳也總感冒。後來上大學了大一放暑假查出甲狀腺結節,當時做手術一共倆次,第二次做完我就忍不住了,乙個大男人第二次大哭,我氣為什麼命運對我這麼不公,後來我陷入長期的抑鬱,大概乙個學期的時間都在調整自己的心情。慢慢的我想著人活著不能光為了自己而活,有你的父母還在身後看著你,想到這裡就默默的鼓勵自己要堅強。

12樓:清辰傾月

第一次大的挫折襲來,人記得的是「不經歷風雨,哪有彩虹」,「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總之,這個時候的人異常堅強,偶爾哭哭鬧鬧,偶爾無理取鬧,發洩一下,之後該幹嘛還幹嘛,最後克服挫折。

第二次大的挫折襲來,質疑開始產生,為什麼彩虹是轉瞬即逝的?我不是已經努力過了麼?雖然懷疑,但人也會這樣想,也許上一次的事情還沒結束,半信半疑繼續努力,拿著這個理由說服自己,克服挫折。

但是前者可以拿到100分,而後者就基本只剩下80分了。但好歹完成了。

第三次,疑慮就很難打消了。既然遲早要摔倒在地,我何必再起來?人重複了很多次挫折以後,心也疲倦了。這可以說就是為什麼沒有是常勝的神話,總有一次會很累很累,很厭倦。

所以,那些總能說服自己一次次站起來的人,真的很值得我們的掌聲。

所以,苦難是一筆財富,但緊緊是在你征服苦難之後,否則就是你淪陷的地獄。有點誇張,並非地獄。只是從此,泯然於眾人矣。

13樓:二點點

其實很多人當下感受到的困難一段時間過後回想起來都會覺得不值一提。

飽受挫折的人有時候不是堅強,而是清楚為什麼而活,相反困於當下看不清自己的人可能會長期抑鬱在心。

從我自身來說,從小到大挫折甚多,周圍同學,同事,朋友,經常說我很堅強樂觀。其實經歷過並且看開的人才會清楚,我們並沒有很想堅強,只是時間不能倒流,在眼前也只有兩條路,積極的活著亦或是消極的活著。

理智者的選擇顯而易見,當人跌入低谷,挫折雖不一定因為積極而解決,卻極可能因為消極而加乙個更字,困於眼前的人更需要周圍人幫助排解。

14樓:王狗蛋

你在霧霾裡生活一天,肺功能下降5%。

第二天,下降4%。

不是因為你第二天抵抗力強了,

是最開始得5%已經死了。

你看見生離死別,難過的痛哭流涕,聲嘶力竭,歇斯底里。

你第二次再看見悲歡,就會面無表情。

不是因為你習慣了,只是第一次的心早就死了。

人是一種適應性看起來強,實際上不然得生物。

那些看起來得波瀾不驚,

不過是乙個個死亡的部份從身上剝落而已。

等什麼都沒有了,

也就沒必要了。

對大部分人來說,是不是人的經歷越豐富,就會變得越理性,就越不容易感情用事?

龍江秋月 人生的經歷豐富以後,人心就有可能會變得冷靜,人情也就不會表現的那麼激烈,而是更深沉,更內斂於心。因此,冷寂不是無情,熱烈也未必就是真情。所以,人生有可能就是乙個情感不斷積澱的過程,人心不斷磨鍊的過程。同時,對不同的人要講不同的話,做人有時也不能太老實,不能對什麼人都講真話 講實話,有時對一...

是不是人越長越大,就會越來越孤獨?

HANBOWEN 眾人的狂歡是乙個人的孤獨。年紀越大,會看穿很多東西,這種 能力 會讓人不快樂,卻又不足為外人道也,而且不可逆。只得慢慢承受和習慣。 久久 孤獨貫穿著人的一生,人因為越長大越害怕受傷,失敗,失望,所以總與別人保持距離。但是不用害怕,因為愛和友誼可以給孤獨最大的撫慰。如果想得到更多,更...

是不是越堅強的女孩子越容易受委屈?

深厭 我覺得,表現得越堅強是因為不被別人理解,而自己又不想讓自己通過一些東西來讓人同情自己,所以,會壓抑的比一般的女生要多的多。 公尺慕瑾Angel 這個跟年紀確實不要緊的,就是個機率問題,假如非要說的話最多跟體系有聯絡,酸鹼兩種體系的人生男孩女孩的機率不同。美麗與否是女性的硬本錢,女性具有美麗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