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財政供養人員?

時間 2021-05-09 21:01:22

1樓:布川內酷

有些人享受著公共服務,又想作威作福的飛揚跋扈,被忽悠感覺自己是納稅人就可以為所欲為…試想坐在對面20幾歲的人是自己的孩子,態度會不會這樣呢?

2樓:張思健

公教科衛。

不要說中國,放眼世界的現代化大國,上述群體都是吃財政飯的。

公務員維持在政權運轉,這個鐵定是財政養,財政不養,公務員可就不是悶聲發大財了,而是正大光明發大財了。

教育界如果全部私有,醫護人員全部私有,或許有些人連上稅都上不去。

科技工作者,要是私有了,天知道年輕的科技人員會不會被洋人挖走。

【吃財政飯,成也穩定,敗也穩定】

3樓:法律伴你行

1、就是財政有撥款的,有人頭費給單位的。除了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還有合同工。廣義上還應該包括軍隊。

2、有的是全部財政給的,比如公務員和義務教育教師。但是同時公務員和教師就不能自己創收給自己發錢了。有的是給一部分,比如大學和醫院。

4樓:今夕流年

這個是很複雜的。

大類上分為公務員和事業人員。

跟大多數人的印象不一樣,不一定行政機關全都是公務員,也不一定事業單位全都是事業人員。比較典型的,財政局是大家印象中很典型的行政機關吧,但其實基層財政系統大多數都是事業人員。

公務員比較單純,但人員數量其實並不多,在整個財政供養人口中是少數。

事業人員劃分就很複雜了,乙個單位乙個系統都可能千奇百怪(代表就是城管,從公務員到自收自支都有)有參公(一般就是通常大家認識中的行政機關,如銀監會),全額撥款(大部分中小學),差額撥款,自收自支。

真正由財政兜底的主要是前面幾項,自收自支的財政是不兜底的,現實情況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自收自支就是醫院,基本跟企業差不多了。

5樓:

1.很想知道財政供養人員工作如此辛苦,待遇與付出不成正比,為什麼他們還不辭職加入非財政供養人員的隊伍呢?

2.很想知道他們的工資水平和待遇,如果真的如此的悽慘,又是誰能決定的呢?是納稅人決定的還是……

3.財政供養人員其實可以細分的,有些人把自負盈虧的擔子塞給醫療系統,把最苦最累的面子撿起來貼在自己臉上,這樣不分開談,真的好嗎?

4.作為乙個財政供養人員,拿了納稅人的錢,就要有站直了挨罵的覺悟。這才是素質。

------

有人說,公務員也納稅,所以其他人無權監督指責,我想說,他的工資如果全部交了稅,那我就同意他是在自己養自己。

本來就是乙個左手交右手的行為,還好意思拿出來顯擺。

那些拿老師醫生說事的,只能說我表達太隱晦,不是你們閱讀能力有問題,好了吧?

6樓:謨詰

一般就是指公務員,事業單位(科教文衛類)的從業人員。事業單位有全額撥款的,有差額撥款的。一般差額撥款的單位自己會有收入。

還有軍人吧,國家財政撥款。其實比如一些縣級單位給老師發的工資,佔縣級財政比例不小。

7樓:大明媽

說我個人的例子吧,國家全額撥款單位,掙的特少,幾乎沒有額外福利待遇(三節各發1000)。唯一的好處就是能正常上下班,上班時間相對較短(下班比較早)。我們單位沒有盈利的可能,所以只能用國家的錢。

不許超編,人少,所以每個人的工作都比外人想象得多。不過作為文化公益單位,也只能國家出錢了,畢竟有些事要有人去做,但是這福利待遇……不知道剛畢業或者是剛成家的孩子們要怎麼在帝都混下去啊……

什麼是 財政赤字貨幣化 ?用什麼方法彌補財政赤字?

一九九六 財政赤字貨幣化 相對於國家實行積極財政政策時,就會出現財政支出大於財政收入的情況,也就是所謂的財政赤字。解決財政赤字通常採用的方法是節流 減少支出後財政自然能實現平衡 開源 加更多的稅 或者是借錢 發行國債 其他的不說了今年會開的感覺就是房地產又要漲價了。不過估計狂漲很難,一邊是部分人買新...

為什麼很多女性結婚時,首先考慮的是找個」供養者「?

陳晨 來說說我的感受吧,在我剛畢業的那幾年,我也是懷著一顆不服輸的心,我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擁有自己想要的一切,即使結婚我覺得也要找乙個努力很強的人,後來慢慢的在生活的磨礪當中你會發現即使自己付出很大的努力,也比不上別人。即使自己能力不錯可是卻還沒有到別人起跑線,那時你累了想休息幾天的時候你卻什麼也不...

為什麼國人總是懷疑本國科技人員,真的是科研能力這麼差嗎?

快樂ing 因為他們沒有看過多少外國的科研東西,看了就知道各國有差距但是大家都是水貨居多,科研的世界也是一樣是丁點少數的精英帶著一堆幫他們修剪細枝末節的人前進。 Chauncy 唉,各種唱衰的,建議這些人組團去美國,告訴美國的精英層,中國屬實不行。但凡你了解一下一些個比較前沿的研究,你就不會質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