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用英語能夠表達出母語難以啟齒的事?

時間 2021-05-08 18:51:32

1樓:竹林風清

我感覺是對英語不熟,再深點說就是,對英語語言後面的文化感知沒有對母語般強烈。

比如,當我們說漢語的ji *,因為對漢語太熟了,熟到以至於我們想這個字,感覺絲毫不費力,大腦有充足的機會去聯想到男女之事(我覺著魯迅說的,看到白胳臂就聯想到……等句子,不只是中國獨有,對外中國人應該也適用哈哈)。

而對於英語,因為不是母語,不論多熟,相對於母語,或許需要更長的時間去單純地想這個詞,這樣限制了我們的想象,所以就不會那麼難以啟齒了。

第二,也不光是對於某些dirty words的不熟,因為我們對four letter word不可謂不熟。聯想也能去想。和語言背後的文化背景的熟悉度可能也有關係。

處在漢語環境中,我們看的文學作品啊,電視節目啊,可能都有一些那種內容,身處這樣的環境中,對於某些詞可能更敏感,更有羞恥心。

第三,是不是和倫理心理也有關係?那種微妙的心理,比如說,反正這個詞很多中中國人也不認識,大膽說吧。可能和這樣的心理暗示也有關係。

只是個人想法啊哈哈。

2樓:森嶼海

話說我也有這種感覺。

我一直以為是我看多了美劇的原因(因為美劇裡她們表達感情都很直接,所以我可能潛意識覺得用他們的語言也會和他們一樣直接表達)

有時候想說一些很情緒的話,腹稿都是以英語的方式和語境,轉換成中文就總會覺得說不出口(儘管我英語並不好)

我以前一直以為只有我是這樣的,原來這是種現象啊

3樓:ZQQQ

sorry的確比」對不起」更容易說出口,甚至在說sorry的時候一點負擔都沒有,但說」對不起」的時刻卻是活到現在都難忘和愧疚感深重的

4樓:最愛上海考試院

小時候打CF

天天聽著booty music…覺得這歌真好聽,節奏感很強啊上了初中媽耶我小學聽的是什麼??

上初中後

班裡的dalao們說到一些尷尬的東西時經常用英語代替開個玩笑啊、飆個車什麼的?

period?handjob?virginity?

我發誓我最開始乙個都不知道!

初三一次同學水灑了,另一女生開玩笑故意往他位子上多倒了一點(純粹開玩笑,大家關係都很好)

找拖把的時候發現拖把還沒乾?

這時候乙個女生把她的pads從兜裡拿了出來說用這個擦吧,這個吸水好那哥們恍然大悟!對啊,這東西吸水誰能比啊!

歡快的用這東西擦完了地上的水…

5樓:「已登出」

Do you like van 遊戲?

No I dont do anal!

Dont stop……

fuxk you……fuxk you leather man!

即使明白意思,也能隨意說出這樣羞恥的哲學用語。我覺得大概是因為,非母語的語音沒有形成生成激素的條件反射吧……

比如你說「你好帥」我聽到聲音立刻多巴胺就產生旺盛了,然後理解你說的意思我繼續產生多巴胺我就特別爽,但是你說「卡扣一一」我聽到耳朵裡沒有理解的時候並不爽,我翻譯過來之後爽,但是畢竟比前者少爽了一次吧!

6樓:羽裳

中文含蓄內斂,熱烈表達情感怕會嚇到對方

而英文隨口說出 you are the bestyou are so sweet, babeyou made my day

真是渾然天成……

所以偶爾借用一下英語何樂而不為

別每次都是今晚的月色真美嘛(噢這是日語 :)

7樓:

個人感覺,因為人說出或聽到母語的某個詞句時,所想表達或理解的並不是這個詞句本身,而是這個詞句之下的一系列潛台詞和內在含義,包括一些非常微妙的東西(非語言學專業不知道這些該怎麼用術語表達),而這些內在含義和微妙的東西更能引起人的情緒反應

所以,相對於母語來說,其它語言帶給聽者(包括說的人自己)的情緒反應更小,所以各種帶「情緒」的詞句都能更輕鬆的說出口,聽的時候也會覺得沒那麼嚴重

比如同樣幾句話,你乙個字乙個字的棒讀出來就比較不尷尬(比如課文裡的「啊祖國」這種),但是讓你用相應的情緒來讀就會覺得很尬說不出口。

或者你要對喜歡的人表白就比較說不出口,但是如果同樣一句話是你損友表白別人時說的,而你只是重複一遍來吐槽他,那很隨意就能說出口了,因為雖然是同樣的語言,但是對你的情感影響數量級完全不同

8樓:Gang Spirit

另乙個原因是人們對待英語學習往往比對待母語用心(你想想你的語文課和英語課)

所以對於依靠結構和理性的知識,英語可能要好於母語

例如在查詢病句的能力上,我用英語就會好於母語

9樓:Thalia Sun

「外語表達情感,母語表達內容」,特別有道理。不過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有些時候的確是母語找不到合適的表達方式,而對應的外語表達方式就在嘴邊

10樓:隔壁王老五

艹我和f**k me。 你覺得哪個更有情趣?大部分中中國人會覺得當然第二個人。

因為第乙個是母語,你會不由自主的聯想到髒話。但是如果是一對正在學習漢語的小情侶,那就是第乙個了。曾經乙個法國妹子就讓我教她說過第一句話,晚上用來挑逗她中國男友。

後來她的描述是:he stopped for a second and then he was superman last night.

11樓:Serengeti

前兩天參加研究生複試,其實我想用英語作自我介紹的。畢竟像我這麼羞澀的男子要用中文說出「My lifetime goal is to make some contribution to Guizhou's development in future.」實在太難了。

原因?應該是外語水平太低,表達的時候只是單純的表達字面上的意思,不像用中文表達的時候一句話說出去,潛意識裡早已在一生的記憶、感受裡轉了幾圈,過去經歷過的揶揄、訕笑,突然間就湧上心頭,讓你大腦停滯、舌頭僵硬、頭皮發麻 。

12樓:

很有意思的問題。

我原來以為當用外語說什麼的時候,就自然而然的進入了使用這個語言的文化環境了,譬如:我愛你。我用非中文說得次數高過用中文上萬倍。

用英語或者德語說就覺得特別自然,用中文就會覺得尷尬。

我家那位母語是德語,我倆平時互稱Schatz,類似於英語的baby, darling 之類的。但是有一次我們晚上看電視,節目裡倆德中國人互稱honey。我們倆人就狂笑,決定效仿一下,開始互稱honey。

但是就是覺得彆扭,每次說得時候就想笑。不知道為什麼。

13樓:府學路吳彥祖

我覺得應該是母語的認同感,是心理上的一種安慰。當我用英文說出乙個在母語看來十分粗俗低陋的詞語時沒有用母語直接說出那麼直白,同時也是告訴傾聽者我故意繞著彎子來表達這個意思說明我是認為這個詞有傷大雅的,但是自己又沒有其他婉轉的詞語表達,自己並不是那種能夠隨意說出這種詞語的人,但是又要你明白我的意思,所以此時說乙個我們大家都懂的其他語言是最好不過的了,為什麼是英語,那是由於在中國最普遍的外語就是英語。這一切的根本原因歸根到底就是表達者一種心理上的虛偽性。

14樓:

雖然我不能接受那種把方言和民族共同語視為兩門語言的說法,但我必須承認,由於各種因素,當我在講方言時,至少個人感覺,情感會比講普通話時更為真摯,有一種落地了的踏實感,但這也成為了表達羞恥之事時更難出口的原因。

然而,當我嘗試著用自己的方言去扒下臉皮認罪悔改和道歉時,那種撕心裂肺的痛楚和真誠,也是講普通話時感受不到的。

或許,相比民族共同語,方言與自我上意識、下意識間的聯絡會更為緊密吧,這是你從小到大塑造自我的手段。

同樣的道理,相比長期浸潤其間的母語而言,外語更像是游離於你之外的工具,可以使用,卻與「自我」無關,那些難以啟齒之事用外語講出來的時候,你彷彿成了乙個第三方在冷眼旁觀另乙個你的嘻笑怒罵,自然不會有太多情感上的牽動和阻礙。

以上是我的個人民科,不供參考

_(:з」∠)_

15樓:喵大力

有可能是說母語的時候母語給我的道德束縛感更強一點。另乙個原因很重要是因為母語所包涵的文化,甚至比語言本身影響要大。。母語是漢語,本來中中國人就很含蓄。

從小教育就是不講髒話,父母朋友之間的感情表達也很含蓄。不太用親密的詞彙表達感情。到現在為止我爸媽還沒正勁的說過類似於「好女兒,我們愛你」這樣的話。

而英語是我在國外生活的時候學會說的。講英語的時候會有意無意地模仿當地人的表達方式,當然還有很多情感表達方式。你覺得學習語言的環境也很重要。

至少我在國內準備雅思口語的時候並沒有像現在講英語這樣直接的表達情感也不習慣說肉麻的話。我覺得如果我只在中國生活即使英語非常流利也不會像現在這樣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

我覺得環境和文化重要的另乙個原因也是根據我自己的經驗。之前的導師是乙個很嚴肅認真很有禮貌的人。周圍也是各種嚴謹的學術狗,所以說話並沒有像現在這麼肉麻,也不講髒話。

然而工作以後接觸各式各樣的人,公司的年長女性領導很喜歡對女性下屬用比較親密的稱呼,同事朋友之間的讚美很直接(當然也虛偽),情侶之間更甚,後來漸漸也習慣了這種交流方式。然後隨著和同事之間開玩笑,朋友之間交往,漸漸的開始像當地人一樣吐槽,當地人一樣說髒話,像當地姑娘一樣撩漢。。。。後來發現自己也會很自然的講出肉麻的讚美詞,很不要臉的搭訕之類的。

對於我來講完完全全是受受語言背後的文化影響。

當然不管是講英語還是漢語我屁話都很多。

16樓:Siii

仔細一想,自己說英文和中文的時候的確有點性格不同。大概是因為說的不是母語,自己英語也一般,不會想太多,羞恥感就降低了吧~

17樓:陳乳酪

去年和一朋友介紹的妹紙看完007的時候,天黑了又下著小雨,當時挺想說一句:what do we do now?

但是她不懂。。。所以沒說

18樓:我用真名被嘲笑了

蘇小姐勝利地微笑,低聲說:「Embrasse moi!」說著一壁害羞,奇怪自己竟有做傻子的勇氣,可她只敢躲在外國話裡命令鴻漸吻自己。圍城》

19樓:何一

問題描述得好短,可能會有歧義,暫時按字面意思來理解

難以啟齒的話用外語比較容易說出來,這種現象用精神分析理論來解釋的話就是——隔離防禦機制被啟用了。

簡單的說就是把感覺與資訊割離開來。

20樓:Susan Chou

1. 英語不夠好,理解不深,潛意識裡沒感覺難以啟齒

2. 外語可以使得感性的人更加理性地思考問題,這個在行為金融學中有實驗證明

21樓:大椿

非母語表達時,你的情感被削弱了。

比如用方言說「我愛你」和普通話說「我愛你」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說英語時,你在表達意思。

說母語時,你在表達情感

「傻瓜」用英語怎麼表達出寵溺溫柔地感覺?

鬥鷹走馬 dumb 的縮略說法 dum 表示寵溺可愛可以疊說,比如,stop that,you dum dum.別那樣,小傻瓜 麓嶝風霽 乙個是名詞 mooncalf 這個單詞是古老的由德語引出來的,圖中德文就指 牛犢 與月亮結合在一塊兒,頗有使人遐想的驅動。另兩個來代替 傻瓜 可用half bak...

問到簡單的英語題目,這裡為什麼用where不用what?

哈姆特雷 My father said my brother s suggestion was practical and this was where I completely agree.你的疑問的這裡是乙個表語從句。1 你的這個疑問是很多學生在學習表語從句時的乙個代表性問題,歸根結底我認為是分...

能夠通俗具體的講講為什麼用微分方程描述世界嗎?

笑著走 因為從微觀角度來分析世界當中一些巨集觀現象時,根據現象所在科目的理論關係 或本構關係 以及守恆律,發現它們竟然可以寫微分方程的形式。同時,在特別細的精確的角度下來研究,那樣會看的更清楚一些。 乙個看似挺自然的現象之所以能用微分方程描述,是因為自然界中的物體 巨集觀上,微觀不了解 都遵循牛頓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