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哪個是合理而應世的世界觀?

時間 2021-05-07 18:58:12

1樓:肉包子

每個人的精神與情感都是一座孤島,沒人可以真正理解你的痛苦,惆悵與掙扎。就像魯迅說過: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但是同為人類,我們的命運已經不可避免的牽扯在一起了,這時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也像魯迅說過的: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

好傢伙,我悟到了,魯迅陰陽人實錘

2樓:許龍

我覺著說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會更讓我感同身受,解釋起來更有同理心。但轉念一想我只是乙個小人物,相比人類文明,我的整個人生,甚至整個時代都是一座小小的孤島。

所以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或者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這兩個概念都不太應世。

可以有自己的原則或者選擇。讓自己開心的人就可以多說說話,討厭的人就疏遠一些。平淡的做好現在眼前的事情,不要過多為未來的事情煩惱,因為有些煩惱總也躲不掉,不如未來去解決。

當然做事有計畫是可以的,別太多的影響現在心情就好。

本人還是在北京勤勤懇懇工作,為社會創造價值的產品經理。

3樓:Herschel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嗎?

簡單的講:心情好的時候會認為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它Sunny明媚、生機勃勃;心情不好的時候會覺得自己是一座渺小脆弱的孤島,它陰雲密布、死氣沉沉。

從學術方面講:人是經過進化後具有高階社會性的靈長類動物,具有多種複雜的互助性社會組織是人類的特徵。

從文學上講:太宰治在《斜陽》裡寫 「人類,是為了愛和革命而生的。」而顯而易見,愛和革命都不是乙個人能做到的。

但不管是籠統簡單的答案,或脫離實際的學術回答,又或是有侷限性文學的解釋都不能詮釋這個問題 --- 因為真正立體的社會遠比單一片面的角度複雜的多。

我覺得,社會上最簡單與最困難的事情是與人相處。這不是相互矛盾的病句。它符合萬物相對的規律,例如最愛的人能給你最大的傷痛、最大的收穫伴隨最大的付出、看似最愚蠢的行為可能是最智慧型的做法…

為什麼說與人相處簡單?因為從出生到死亡,一生的時間都在和很多人一起關聯再分開,相識再遺忘;程度或深或淺罷了。這早已成一種自然的習慣,所有人都默契的遵守約定俗成的規則;像路上的車流,你走你的我走我的,但若我剎車燈亮起,你便不能踩油門 --- 沒有關係的個體也有聯絡。

為什麼說與人相處困難?除了天真爛漫的小孩和頤養天年的的老年人,應該都深有體會。首先就是交往物件的多樣性,不同的成長環境,文化背景,性格認知,教育程度,能力天賦,社會經歷…可以說世界上沒有相同的人,對於不同的人當然以不同方式對待。

其次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交往目的性,繼續用交通舉例子,我想掉頭,你想直行,咱倆得配合不撞上。目的性往負面說,每個人都是利己的,社會交往必須佩戴面具以在表面上掩蓋人人皆知的自私心,因為人是文明的,懂得「遮羞」。而與之不同的所以值得頌揚的是純粹的親情,所以和諧的家庭是美麗的,爸爸媽媽是唯一不會背叛,永遠值得信賴於尊重的人。

所以人是不是孤島?這沒有答案,只在於你的心理感受,情感認知,以及如何處理關係。

心理感受是抽象且玄妙的,它容易被改變 --- 甚至吃塊巧克力都會因為多巴胺的分泌讓你笑容滿面。可能你看到你的朋友們出去玩卻沒有通知你而感到孤獨。你感覺自己就像孤島,在這浩渺的宇宙中孤寂的存在著,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會在意。

在黑色的海洋上漂流著,沒有起點,也不知何為盡頭,毫無意義,與世隔絕,只有冰冷的海水一次又一次的侵蝕。

情感認知直接影響心理感受,如果有乙個男孩見到姑娘會說 「小姐姐」、「小可愛」等等現代衍生詞。會有女孩覺得這人很撩很萌很可愛;也有女孩會覺得俗氣輕浮不穩重。又或者學生被老師懲罰,桌子移出教室脫離集體,如果他心想單獨坐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一般人沒有這體驗,乙個人還清靜…那麼他大可不會感到孤獨;如果他認為自己被孤立,很丟人,他的心裡必定痛苦。

所以佛家的清心禪靜就是使心境平和而收穫不強烈的心理感受。

關於處理關係,你若懂得放下,就不會感受到孤獨。雖然人生路只有你乙個人能完完整整,一步不落地走下去,有人或許跟你有交集,但是沒有乙個人能陪你走完完整的人生。每時每刻。

你只有你自己乙個人。終究會乙個人承擔做過的所有事情,但痛苦也好,悔恨也罷,只要放下就好了。就算是一座孤島,你不辨真假、不做掙扎、不懼笑話、不猶豫、不徘徊、拿出直面孤獨的勇氣,安靜的享受這份寧靜,有時候你也能發現乙個人寂寞的思考也能動人心魄。

借作家沈三廢(奇怪的名字)一句話:「希望每個人都能奮力經營好自己的孤島,下定決心,好好過一生。」

Herschel王

2020/7/8

4樓:山風江雪

在南方周末新年賀詞裡有這樣一段話。

沒有乙個國家能退回孤島,自理人類的這些困難。只有深悟命運共同體的真義,穿過看似冰冷的商業與國家競爭,將乙個個漂流的孤島連成共享繁榮的大陸,我們才可能在「天下為公」中牽手大同,這個日夜旋轉的星球,才不會在浩渺宇宙中顯得寒冷寂寥 。

也許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在這浩渺的宇宙中孤寂的存在著,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會在意。我們在藍色的海洋上漂流著,沒有起點,也不知何為盡頭。

有時候會覺得這樣是不是毫無意義呢,與世隔絕,只有冰冷的海水一次又一次的侵蝕。

有人說這個世界就是一片黑暗森林,面對未知,我們總是心懷敬畏,雖然有些害怕,但仍抵不住滿心的期待。畢竟,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總是會有一些人和你惺惺相惜,他們會理解你的感受,包容你的不足,他們明白你需要的是什麼,並陪著你一起成長。

將一座座漂流的孤島連成大陸,這個日夜旋轉的星球才不會在這浩渺的宇宙中顯的孤寂啊。

新年快樂!

5樓:

前幾天還在和朋友聊這麼一句話,我是深刻的覺得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的,雖然從社會學角度來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所以,自己永遠不要把自己的所有寄託於另外乙個人身上,不管是夫妻,父母,因為你終會落空。

6樓:Z.zongwei

這還能比較?需要選擇嗎?樓下乙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隔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 你呢?

7樓:阿三

我覺得是兩種境況吧,此時此刻我偏向於後者,真正遇上什麼事需要幫忙,卻發現關鍵時刻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強大起來,才能擺脫恐懼和困境

8樓:Mini

個人認為兩種都能說的通吧。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人是一種社會動物,每個動作都會與外界有聯絡,都會或多或少有影響的。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從出生到死亡,除了你自己沒有乙個人一樣東西能陪你走完全程。

又正因為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做事總是要考慮很多,有時很累很累,卻因種種考慮無處訴說,或無法即時傾訴,此時此刻,無人理解,會有種孤島的感覺吧。

有時為別人考慮太多,太懂事,把自己搞得好累,反而希望自己只是一座孤島。

但同時也享受著各種聯絡帶給我的愛與感動。

也許,我天生就是乙個奇怪的人吧。骨子裡的冷僻,有時我都討厭我自己。

如果應世應該是第一種吧,但記得也要考慮自己的內心需求啊!

9樓:Erin

我也有這樣的感覺。人都是一座孤島,走過的路只有你乙個人能完整地走下去,完完整整,一步不落。有人或許跟你有交集,但是沒有乙個人陪你走完你完整的人生。

你出生時的啼哭,你初語的那一時刻,你上學,你考試,你看書,你遊玩,無論怎麼親近的人都不可能,陪你,每時每刻。你只有你自己乙個人。

自己乙個人承擔自己做過的所有事情,乙個人慢慢體會人生路上痛苦也好,悲傷也罷,都只有你。

10樓:麋鹿

個人認為說法都正確,只是站在了不同的角度。如果說適應現在這種人和人充滿了聯絡,圈子很重要,人脈很重要,還是前者好。但並不衝突

每個人真的不是一座孤島嗎

I llcatchu 我仍清楚地記得小時候一年級去考試時,面對試卷,對我來說,試卷不算難。但是,我的乙個同學,是個可愛的女生,卻皺緊了眉頭,一副冥思苦想狀。是我所不能理解的。不久之後的頒獎典禮,我考了第一還是第二,上去領獎狀。最後乙個獎狀是給第五名,我聽到校長念了那個女生的名字,她笑的如同花朵一般走...

《沒有詞是一座孤島》這本書怎麼樣?

我覺得這本書很有想法。首先我認為語音的正確與否完全不影響讀寫,理由是,即使把所有不知道怎麼讀的單詞都隨便自己找乙個讀音,或者乾脆都像日本人那樣讀,讀成自己覺得舒服的樣子,都不影響讀寫。不要覺得聽說讀寫就是學英語的必備,其實如果不是以考試為目的學英語可以完全放棄聽說,甚至如果不追求寫作只求能夠讀懂文章...

如何理解尼采的「每個人的內心都是一座屍橫遍野的戰場」?

忍無極 每個人的內心都是一座屍橫遍野的戰場。尼采有一種戰爭沒有硝煙,卻發生在內心深處。面如平湖,心有驚雷,萬千思緒,猶如千軍萬馬廝殺於野。世界錯綜複雜,瞬息萬變,不斷突破固有認知,湧入新的認識。無常是常,不變是變。世事無常,滄海桑田,有可能時過境遷,有可能物是人非。乙個人的內心暗暗觀察與記錄著這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