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去世,母親身體不好,我該如何做?

時間 2021-05-07 07:31:39

1樓:半舊

同病相憐,爸爸剛走,媽媽每週透析兩次,我想外出工作,家人朋友都不支援。親姐姐在家鄉,不過現在有了二胎也抽不開身。我不知道是不甘心還是什麼,只想去外地工作,覺得踏實。

也想出去多掙一點,家人需要時我可以有能力幫助。

2樓:孟明視

好,我們來分析一下題主目前的困境。

從題主的描述來看,現在的單元家庭包括4個人:

1、爺爺,現年70歲,仍然需要在工地打工,很累。

2、奶奶,年齡未知,似乎沒有工作。

3、媽媽,年齡在四十多歲,有乙份早6點到晚10點的工廠工作,身體不好,正在使用中藥進行調養。

4、題主,現年24歲,剛畢業(推測為本科,如果是碩士的話他應該會專門提到),收入很不理想,2周能回家一次。

從以上的情況可以看到,題主家庭4人,有3人正在工作,總的月收入不太可能高於1萬元。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發現,題主家庭其實並麼有什麼大筆的硬性支出,家裡並沒有需要供養的大學生,也沒有慢性病人。樓主家可能是個小地方。

題主並不需要為家庭

題主家庭迫切的需求在於:

(1)解放爺爺,使其退休安養;

(2)降低媽媽的勞動強度,使其調養身體;

(3)題主可以住在家裡,更好照顧家庭。

本質上來說,題主的需求在於:如何在不降低收入,或者提高收入的前提下,降低爺爺和媽媽的勞動強度。

答案就是:

(1)樓主把自己的工作辭掉,換成乙份離家近,更辛苦一些,賺錢多一些的工作。這份工作社會地位可能遠不如以前,不過這是沒辦法的事情。這種工作例如疏通下水道、房屋中介、安裝窗簾和馬桶等。

通過這一工作變化,爭取提高月收入5000元以上,

(2)爺爺和媽媽辭去以前的工作,家裡剩餘三人在家附近做一點小買賣,爭取餬口即可,免除了每天跑路和長時間高強度工作。

3樓:張帆

你有沒有發現,你們家主要的問題是錢的問題。

瞻前顧後,解決不了錢的問題。

70的老爺子還得上工地幹活,你還講什麼留身邊照顧家人,還不趕緊多掙兩個錢,有一筆積蓄,給你媽把社保商保的醫療險都買上,把你爺爺解放出來過幾天養老的日子。

我判斷你是完全不敢去陌生城市打拼,拿家人當藉口企圖混日子。

4樓:孤城自勇

無邀約,就想舔著臉回答一下。

我26歲,家中獨女,於四年前年三十舉國跨年、家人團圓之際伴隨著無數炮聲中父親離開了我。

我媽比我膽小,遇事可躲可慫、一年多以後才像我說出類似她會覺得孤獨這樣的話。

我媽現在有工作可幹,打掃衛生的工作。我覺得挺好,她有自己的事情可做,有工作能忙碌。我媽每一次說自己不舒服或者這樣那樣的毛病我都會很擔心,不誇張的說,我恐懼。

儘管我知道因年齡和環境的影響,身體的各項機能肯定會慢慢下降。

我夢見過我的爸爸,能夢見我就覺得真好,好欣慰呀,我還能見到。醒來我都不願睜眼,我怕,因為我可能再也見不到,他不再是我跋涉千里,坐著火車,拉著行李站在家門口就能看見的活生生可以同你說話的人了。真的離開了,我就是再不想接受,再不願相信、也伴隨著我不敢睜眼卻滿臉淚水於這一時刻,我在心裡真的接受了這個結果。

我本不是煽情的人,我從未像朋友親人說過我心裡的空缺,我的害怕,我難受的想要自殘。我明白所有的道理,我知道自己可以挺過來,我知道人活著不能只為自己,我也知道害怕沒有用。我之所以今天說這麼多我之前從未說出口的話,是我想告訴你,我能感同身受。

我懂想離開家去打拼卻不放心家裡的那份羈絆,我還懂你想要多掙錢去改善生活現狀卻怕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那份遺憾。

我沒什麼太大的生活經歷,所以也講不出多深刻的道理。

我看了一遍你的問題,你其實最想問的是,你想出去工作改善家裡的條件,卻因你父親過世,家裡人身體不好而猶豫不決。這是我看完問題後的理解。

萬事萬物終有歸途,儘管不捨,儘管難過,你用再多的語言去表達,在這一刻了來臨時,你也只能接受。去和你母親談談吧。她比你想象中要強大,站在你母親的角度,她現在的生活全是你,或許她還想著讓你結婚生子過熱氣騰騰的生活……原諒我的猜想。

我們該向上走不是嗎?去正視你父親去世的事情吧。去樂觀的和家裡人開玩笑,讓家裡多些歡樂少些冷清吧。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這詞你媽比你熟,上山下鄉的口號就有這麼一句話。他們並非病榻在臥,需要你寸步不離的照顧。當你問這個問題時,你心裡已經有乙個答案了。

走出去,只有走出去你才有可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錢可以解決的事情其實很多,怕就怕在有一天真的需要錢了,你就守在跟前,卻沒有錢……

這只是我個人乙個小小的建議,你可以一聽,也不必放在心上。所有的主動權在你手裡,畢竟這是你的人生,多和你母親去溝通,去交流。

假如你真的出去了。這個社會結構好比一張千層餅,每個人都呆在屬於自己的那一層,你當然可以往上一層努力一把,但需要創造力,不是人人都能玩的。要是沒那個能力, 你就該安心呆在屬於自己的那一層,還要很敬業地乾好自己的活兒,因為不可能人人都翻到笫一層去。

出去了也不一定能掙到錢,我覺得預防針要先打一針的

再來說,你假如沒有出去。你現在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困惑,你不甘,你覺得男人應該在路上,你有責任和義務讓你的家庭過的好一些,這些困惑不會隨著你留在家裡就消失不見,它們會一遍一遍的在你心裡出現。你問自己這樣對不對,你守在這裡日復一日,你媽媽的心裡是否就真的有了安慰。

以上屬於我自行腦補。有冒犯的話,我像你道歉。我說了這麼多,還是這麼多搖擺不定的觀點,就是覺得這是你的人生,別人講太多,真的只是意見。

我們每乙個人都無法做到感同身受。我講的也比較散亂,基本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在你心裡你看中的是什麼,就去做什麼,別怕有遺憾,人這輩子不可能沒有遺憾的。

加油,你也要好好的。

5樓:紀小文

樓主沒有說明,母親對你的期望(要求),但根據你母親對於生活的堅強,最起碼可以說明你母親是個成熟、擔當、強大的女性。

樓主真的太幸運了。

去和家人交流吧,說出你的想法。他們會支援你的。因為我感受到了你家人的堅強,他們雖然很累,但沒有向生活低頭,依然沒有放棄鬥志。

最重要的是你母親依然選擇認真的生活。認真生活的人,對生活一定會有思考,有思考的人,就應該懂得兒子有自己的人生。

樓主,請選擇你自己的人生。

樓主你沒有那麼不幸。加油!請繼續思考,請繼續認真生活。

母親身體不好,我該回老家陪伴嗎?

看著確實很像內鬥省。怎麼說呢,人生短短幾十年,能做的事情確實太少了,有時候就會遇到這種兩難的抉擇,如果我來選的話,我肯定願意多陪父母的,因為可能再一別,就永遠見不到了 已重置 一般都勸和不勸離,我有點糾結措詞,總怕不自覺的帶出自己的主觀感受而沉迷於一味表達。無論男女,結婚擇偶真是人生的重大轉折之最了...

母親去世,父親再找,該如何看待?

自然而然 還好吧,畢竟你成年了,大學很快就會過去,你就可以成立自己的家庭,眼不見心不煩,各自過各自的生活就是了 其他,你對你父親盡自己的義務就是了,至於其他人,如果她們表現得好和面子上過得去就得了,如果不好就完全可以視之不見就是了 也總繼承人 妻子去世一周,就有新歡,妻子生前有家暴行為。無論從什麼角...

母親去世,父親準備再婚,我該如何理智處理?

Lan Lan 可能我的回答會跟很多人不一樣,我的母親6年前走了,生病走的。那段時間我剛生孩子孩子,沒有太多的精力去安撫和照顧喪偶後的父親,我是家中獨女,試著與父親溝通搬來和我們一起住,但老人家有他自己的生活習慣,他不同意,於是尊重他的選擇。我媽走後我經常回去看我爸,每一次開門進去都只能聽見電視的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