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s和id之間抉擇

時間 2021-06-03 20:09:45

1樓:

這有什麼抉擇的,別以為這是差不多的兩個軟體,在公司注定的效率,我不相信你用ps做200頁的圖冊會比id快,別鬧了。好好學吧

2樓:楊陽

ID是排版神器。和PS、AI結合得也非常好,很多類似功能的快捷鍵也是相同的,操作的邏輯都接近。如果熟悉PS,應該能快速掌握。自從用了ID以後,連PPT我都懶得用了。

3樓:

有句話叫磨刀不誤砍柴功。

既然你Photoshop用的很順手那麼InDesign對你來說學習成本絕對不會很高,推薦專築網上村支書的公開課(免費)。

十步學會Indesign

4樓:Linkzero Tsang

我個人認為沒有必要「抉擇」,Adobe 三件套對於建築 / 規劃 / 景觀專業的學生都是需要基本掌握的。何況,如果你 Photoshop 用得很好,那麼 InDesign 非常快就能上手了。在排版中,ID、PS、AI 三個軟體是各司其職的,AI 和 PS 用於製作影象,而 ID 則是作為最後彙總的「容器」。

用 Photoshop 來排版最大的問題,是在高質量列印精度 (300+ PPI) 下,檔案會極大;而 ID 如果大幅的點陣圖很少,且技術圖、分析圖等使用向量圖,那麼最終是可以生成體積極小的高質量 PDF 的。即使文件中位圖很多,ID 在匯出時也能通過設定合適的引數,優化出平衡檔案體積和印刷質量的文件。

其次,InDesign 的鏈結功能也使得排版的修改會相當簡單——假設在進行初步排版後,發現需要對若干分析圖的配色進行更改,那麼直接修改原始檔,然後在 ID 中更新鏈結,就能一步解決。[1]

用 Photoshop 進行高解析度排版時還有個問題,就是吃記憶體。而 ID 如果關閉預覽,會自動降低影象精度,從而提高顯示效能,避免卡頓。對於動輒數十頁的作品集而言,這點應當相當重要。

如果有需要對整版做向量軟體難以實現的特殊效果,那麼用 Photoshop 排版也是可行的。但最後最好還是放到 InDesign 中來整合。對於作品集而言,能夠預覽全書的效果終歸比較方便。

Alex Hogrefe 就是使用了這樣的工作流程:https://

visualizingarchitecture.com

/indesign-why-use-it/

------

[1] Photoshop CC 2014 後也加入了作為鏈結置入的智慧型物件。但我不確定是否有 ID 的好用——從我之前使用 AI 中的鏈結功能的經歷來看,在便捷性方面還是比不上 ID 的。

讀博和工作之間怎麼抉擇?

老郭 1.讀博士也是一項工作,更像是一場修行,請你慎重考慮。2.工作需要面對的更多,也更加鍛鍊你的社會能力。3.鑑於以上認知,結合個人實際,相信聰敏的你一定能做出正確的抉擇。 讀博,需要你有問題意識和好奇心。工作的話,需要你善於解決問題,同時善於與他人合作。博士,至少在一些環境,也需要與他人合作。我...

怎麼讓內心強大?在朋友和舍友之間如何抉擇?怎麼才能更好的承擔後果?

Sirius 三觀咯 雖然我自己也正在經歷你說的這個 但我正在很努力的解決這個問題。承擔後果的話,其實最終的結果最終還是影響自己,就活出自己啦,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法,雖然和他們抬頭不見低頭見,但經歷了這個以後你會發現自己成長了。 鄭靈兒 換宿舍吧,搬出去吧,退出宿舍群吧,從根源解決問題吧,玩不來,...

在swicth和ps4之間徘徊,或者有什麼萬全之策 ?

蔡宇 看了題主的描述,我只說一點,買遊戲機,是為了玩遊戲的,是玩你想玩的遊戲的,所以題主不妨先關注關注遊戲,而不是4k,可拆手柄這些 司機 說說我自己的情況。我是先入Switch再入的PS4,導致我現在玩PS4非常的不爽 總想玩著玩著把PS4像Switch那樣拔下來玩 習慣了多樣性的Switch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