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平台和油改電真的區別那麼大麼?

時間 2021-06-03 18:32:57

1樓:皆電

一直以來,很少人將「是否為油改電」列為消費決策因素去考慮,甚至該如何去辨別「是否為油改電」都變成一件微妙的事情。

為了宣傳和銷量,幾乎所有車企都會申明自己是純電平台,哪怕改了乙個鋼梁,也要理直氣壯說自己是新研發的純電平台。如果有人敢公開質疑,公關團隊的律師函分分鐘就寄過來。所以我們這裡也只能教大家方法,不能給定論。

目前,純電動車的研發方向大致分為四種:

第一種,完全正向開發、專用於純電產品的平台,譬如說大眾/奧迪的MEB、尤拉的ME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絕大部分造車新勢力都採用這種路線;

第二種,同樣是全新開發,但是動力兼顧了純電、燃油和插混多種動力的平台,其中代表是比亞迪的BNA架構;

第三種,由燃油平台衍生而來的純電平台,譬如說賓士的EVA電動平台(Electric Vehicle Architecture),該平台與賓士的後驅平台MRA共享結構,說白了就是高階一點的油改電;

第四種,簡單粗暴,直接在燃油車上換裝動力總成。

2樓:黑人黑語

以國內的造車實力,油改電和純電平台沒有什麼本質區別,都那麼落後。

暢巡核心還是上汽華域,跟通用沒什麼關係。

比亞迪閉門造車,是有一點先進的軟體,但硬體太差太差,完全達不到中國產平均水平。

3樓:

做個比喻是這樣的,

油車是男人

電車是女人

油改電就是,男人做個變性手術變成女人

功能上都可以做到女人相同的東西

大家也承認ta的確是女人

但ta不是天生的女人

4樓:軍師祭酒

最近也在關注新能源汽車。

秦Pro應該是純電e平台e的產品,不是油改電。油改電的有一些,比如現代LAFESTA。

至於續航問題,肯定是有折扣的,最直觀的是看電池容量,春秋百公里耗電12-13度電左右,冬季最差能到百公里20度電,換算下大概就知道實際里程數了,當然也和每個人開車習慣、用車場景有關。

至於廣汽,在續航方面是有名的虛標王,所以不能看宣傳續航。

5樓:「已登出」

油改電就是說這台車的底子是油車,底盤結構和車身沒有為電動化做專門設計。你找一台油改電的車,公升起來看底盤,或者開啟發動機艙,你就會發現這台車有很多地方有迷之空間。這就是油改電的標誌——汽油車需要的部件沒有了,但是車身沒經過重新設計,所以就剩了一塊地方。

6樓:大李斷往也

從車身構架來看,肯定不一樣。

油改電,就是說電動車平台是在原有的油車平台上過來的,考慮到動力底盤等布置空間問題,使得車身地板不能完全做平 ,所以油改過來後,為了避免多開模具而造成成本增加,所以直接沿用,因而地板也會像油車一樣不平整。

7樓:庸人自擾

表示不理解油改電是啥意思,難道就像燃油車改氣一樣?還有這操作? 在比亞迪內部,燃油車,混動,純電屬於三個不同的專案,是分別立項的,這三個車也就外觀差不多吧,底盤,內飾,車身,線路布局,發動機艙布局都有差異,因為新能源要載入電池的原因,底盤強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