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節力矩感測器的機械臂,做零力控制時需要考慮摩擦項嗎?

時間 2021-06-02 21:22:12

1樓:llllq

自問自答乙個,這段時間就在測關節力矩感測器之後的機械人關節力,實際上,關節力矩感測器之後的連桿不可能僅靠力感測器就能支撐起來,不然感測器會受到很大的徑向干擾力,所以為了解除安裝掉徑向力等非期望力對感測器的影響,力感測器接的關節連桿部分是通過軸承支撐的,那麼有軸承就一定存在摩擦力。

另外,零力控制有基於位置的,也有基於力矩的,使用基於力矩的零力控制演算法,就需要考慮這部分的摩擦力了,使用基於位置的零力控制演算法,就是我現在用的方法,是不用考慮摩擦力的。

2樓:桂凱

引入力矩感測器,主要解決對摩擦力,特別是靜摩擦力帶來的困擾,你可以更為精確的估計使用者與機械人的接觸力。但關節力矩感測器也會帶來其他問題:

1.感測器雜訊很大,訊號容易有突變。

2.關節剛度大大降低,對你的位置控制帶來了不少挑戰。

對於此時的零力控制,你可以通過簡單的PID控制,控制力矩感測器的值為相應的重力矩,複雜點的需要估計使用者力矩,參考我的專欄:人機協作與互動

universal robot無力矩感測器的情況下, 如何建立精確動力學模型的?

桂凱 UR機械人的具體控制策略沒有官方公布,大家都對它的控制演算法非常好奇,網上搜到的說法是UR公司耗費近十年找到了一套很牛的方法,實現了在無力矩感測器下的力估計。摩擦力模型 機械人中的摩擦力模型基本是近似為庫倫摩擦加上粘性摩擦 F sgn v B v 當然,實際中的摩擦力會複雜很多,其餘部分一般會...

感測器是什麼 感測器的工作原理什麼 是否有圖可以看明白?

唯樣商城oneyac 感測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資訊,並能將感受到的資訊 例如 溫度,血壓,濕度,速度等 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訊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資訊輸出,以滿足資訊的傳輸 處理 儲存 顯示 記錄和控制等要求。感測器可用於到工業生產 海洋探測 環境保護 醫學診斷 生物工程等諸多領域。比較...

都在勸退機械,我為什麼感覺機械中,感測器測試技術控制等方向其實還可以呢,有沒有大佬解惑?

你把勸退的機械理解跑偏了。機械,勸退方向主要是結構設計,材料加工工藝,非標行業,部分CAE,輕量化等。而衍生的測控,機器視覺,控制工程,實際上不能算機械了。尤其本科階段,大多數學校的機械依然是設計製圖為主,其他課程皮毛而已。 Empire 因為一勸退的主要是機械本科,本科機械其實對於嵌入式,感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