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高階品牌爭相推出混動車?

時間 2021-06-01 18:17:41

1樓:韓魯強

越來越嚴苛的油耗目標值讓所有的車廠都倍感壓力。為了滿足目標值,一方面大家都在繼續發掘傳統技術省油的潛力,另一方面,由於政策為了鼓勵新能源,在計算平均油耗的時候,允許其乘以乙個很大的權重,因此搞混動是滿足苛刻的節能減排減排目標值的乙個重要手段。

當然,純電動更能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但是一方面高續航里程的純電動成本太高,低續航里程的純電動簡直就是給使用者添麻煩。所以插電式混合動力是最佳的選擇。一方面,50公里的純電動續航里程可以涵蓋通勤族90%的出行需求,另一方面,油箱又能滿足大家出遠門的需要。

2樓:Wang jerry

開了幾個月的秦使用者過來說幾句。

新鮮事物肯定需要乙個推廣過程,對於乙個成熟的市場來說,推廣成本會更高,乙個是既得利益者的排斥心態,乙個是沒使用過的人疑惑心態。

純電會讓人有焦慮感,就像現在人手乙個智慧型手機,低於50電量就不敢在外狠命的用。混動的出現正好解決了這些問題,百年老牌可以繼續疊加自己的拿手技術,還順便降低了自己的碳排放。新新車企可以彎道超車使用自己拿手技術儲備趕製混動車型。

我開的是秦,雖然還是有這樣那樣的中國產車都有的通病,但是混動這塊確實走在了國際前列!正好美國一親戚回來,他也剛在那裡買了福特的fusion混動車,看到我也開的混動,先是驚訝中國也追趕技術這麼快,第二聽說是中國產車,再試乘了下後和更感嘆中國造車本事不小,要是美國有這車型他也有興趣更換!說了半天廢話,第一次發言還是在手機上打這麼多字,見諒~~

3樓:zhang yu

這也許就是下乙個汽車行業的革命,為了保證自己不被淘汰肯定要研製的。

就像諾基亞這類的功能機,遇到以蘋果為首的大屏智慧型手機一樣。一步走錯或者晚走,都會從巨頭變成xx

4樓:譚mac

前幾年mini弄了個電動mini的實用活動,我用了3個月,把充電裝置裝在民族大學的朋友車庫裡,每天從民族大學到國貿才多遠啊,乙個來回就差不多去了60多的點,每天只上班時通勤用,那還要這玩意幹什麼。

如果不出混動的那得多少人在路上等救援,拖車乙個月隨隨便便的十次八次。我覺得混動挺好的,我一同學在加州用一混動車(就那最多銷量的混動車)5年了,都沒換電池,他每天隨隨便便開上百公里。所以我覺得電動車還是慢慢上的好,我如果買車的話,應該還是先要混動吧。

5樓:亮亮的爸

今天第一次上知乎,有意思的乙個平台。。

沒有人邀,只是發表自己的看法。

感覺是一場大的泡沫又來了,情況非常像2023年左右那樣,大一點的公司不弄輛新能源車的概念車,就好像不能和別人打招呼。最後的結果是,一大堆實驗車躺在實驗室裡,全都賣不出去。。

個人認為目前新能源的技術發展不夠好,不能讓消費者放棄傳統車。特別是電池技術的發展,尤其慢。自從91年索尼發明鋰電池後,整個電池行業再沒有重大的技術進步了。

只有當技術有了突破性的進步,消費者覺得新能源車比較方便使用的時候,整個新能源車行業才有真正的希望。

6樓:戴小康

首先,這是一種趨勢,隨著室友資源的消耗,汽車將不可避免的汽油說再見,所以人們不得不去尋找它的替代品,以至於不會被淘汰。其次,電機有其先天的優勢,功率大,所以汽車起速快,一般純電動模式百公里加速要比油動模式加速快上好幾秒。三,由於電動車汙染小特別是沒有尾氣,所以國家和城市管理者都會鼓勵其發展。

四,電機能量轉化效率高,普通的內燃機能量轉換效率在20%~30%左右,而煤在煤發電的效率可以做到40%~50%,另外還能很多其他的更環保的發電方式,所以綜合起來,電動車有其特有的優勢。最後,由於現在電池容量和充電技術的限制,電池容量還做不到太大,汽車快去充電站的建設也才剛剛起步,純電動車將不可避免的遇到續航不足等問題,所以油電混合別將起到乙個中和過渡的作用,把一部分傳統汽車使用者吸引過來,從而帶動整個汽車消費市場的發展方向。

如有幫助,不勝榮幸

7樓:

電動車是未來趨勢,對汽油車有顛覆性的影響。這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了。

高階車廠也知道這是大勢所趨,但因為他們過去幾十年在汽油車上投入了太多的成本(特別是發動機技術),沒有辦法完全放棄這一塊。所以搞混合動力車,既保持傳統優勢技術的價值,又帶上新趨勢當作賣點。

本質上混動很可能是個過渡方案,電動車現在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但拉長時間尺度,技術問題、成本問題都會解決,並最終徹底替代汽油車。混動車自然也沒有了存在的意義。

8樓:

各國(組織)對汽車油耗等指標要求越來越苛刻,僅僅是增壓已經滿足不了未來的標準,只能用混動拉低車型平均油耗(或二氧化碳排放量)。當然為了獲得電機的巨大扭矩的效能車另說

9樓:

應該是市場站位吧,都是行業裡混了這麼久的大佬了,大多數出的是概念車,一是技術儲備,二是歷史積攢,比如以後混動或者電動主流了,起碼說我們也是since20xx的潮流先驅。

10樓:

我試著從另外的角度談談這個問題,而不是總繞著節能環保的話題轉圈圈。

首先要搞清人家在幹什麼。歐洲現在流行的混動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單電機+插電方案,以大眾GolfGTE、奧迪A3 etron、奧迪A6 Hybrid、路虎極光為代表,比亞迪秦、本田飛度混動用的也是這種;一種是前後輪混合驅動+插電或不插電,以PSA Hybrid4、寶馬i8、奧迪R18 etron、Volvo XC90 Hybrid為代表。

前一種方案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都使用了采埃孚的8AT、9AT變速箱或舍弗勒、Gettrag的混動模組。也就是說這種混動方案是變速箱廠家提供的。大家都知道,豪華車使用的變速箱也大都出自這幾個廠家。

後一種方案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除PSA之外,大都是效能車,比如i8是混動跑車,0-100km/h加速僅4.4s,奧迪R18 etron是世界上第一部混動賽車,是勒芒大賽的三連冠、Volvo XC90 Hybrid也不是什麼善茬。因為這種混動模式純粹是為效能打造的。

你覺得700馬力、近千馬力的混動車能有多節能、多環保?PSA之所以例外,是因為它是第乙個使用這種混動模式的,2023年就量產了,是世界上第一部柴油混動車,它的控制模組是博世提供的。

看完這兩種方案,你該明白豪車的混動是怎麼回事了吧!乙個是因為變速箱廠家提供的變速箱植入了混動模組,整車廠順水推舟就拿過來用了,還能增加個賣點(噱頭)。另乙個則是出於效能的考慮,電動機不僅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而且配合渦輪增壓還能提供恐怖的加速效能,也是為了增加賣點(噱頭)。哈哈!

比亞迪為什麼不推出乙個高階子品牌?

唐儀 日本車是在原來的品牌已經很強,但只是苦於沒有高階品牌獲取更大的利潤的時候才動手的。但本來的品牌賣的也不便宜,都有能打的貴車,你看豐田的陸巡 紅杉,加價爆炒的alphard 本田的type R 日產的GTR 後面推出高階品牌,目前也只有豐田的雷車還行,其他的謳歌和英菲尼迪都一般般啊。奧迪本來就是...

高階家電品牌都有哪些?

國道106 我們家買了gorenje的冰箱,之前挑選的時候對比了很多Miele smeg ASKO gaggenau等。最後還是比較喜歡gorenje的設計,買了gorenje的 Elsa冰箱。gorenje是歐洲四大全品類家電集團之一,設計上也有品牌獨有的輕奢 簡雅風格,這也是我選擇這個品牌的原因...

急需高階時尚運動品牌推薦?

JK5JK5 Nike ACG支線 Nike lab支線以及聯名 CDG,offwhite等等 Adidas Y3支線 y3 sport支線以及聯名 white mountaineering,kolor,alexander wang.UA支線 UA sportswear Reebok X c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