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動力技術哪家強?

時間 2021-05-06 20:23:57

1樓:999

前不久,第十三屆中國車展在廣州舉行,參加展覽的車不計其數,在研究各汽車的動力技術時,東風日產的汽車吸引了我的視線。

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總經理安東尼巴瑟斯現場表示:「從理念到行動,從技術到產品,我們希望通過全面煥新,以『敢為精神指引我們的工作,賦能於車,讓汽車完成從出行工具到出行夥伴的蛻變,讓服務體驗、渠道觸點、產品技術實現三位一體的全面公升級。

1.技術先行:三大動力深化落地,推動技術日產強勢回歸2.體驗創新:首創實景動態空間,讓日產智行可感可知3.服務向上:構建千萬車主情感聯結,推動產品價值公升維

2樓:不許砍樹

東風日產動力天團!!!!

11月20日,東風日產攜"日產動力天團"及全車系悉數亮相廣州車展,打造了國內首創館內實車動態體驗空間,創新性地打造了兩大試乘賽道,可以動態演繹東風日產的技術魅力,成為車展焦點。東風日產從技術到產品全面蛻變,以全新的體驗形式展現了技術實力和品牌魅力。

在汽車領域,動力革命一次又一次推動著技術的進步,是汽車發展始終繞不開的命題,東風日產用先進技術為汽車匹配出色的動力系統,以VC-TURBO超變擎、e-POWER、Zero Emission日產純電組成日產動力天團為核心,加速"日產智行"在動力領域的落地。

日產動力天團的發布,標誌著東風日產在動力技術領域的布局正在加速。2023年,東風日產將實現三大動力在3款全新車型上搭載,以更優的技術產品,豐富中國消費者的出行生活。

3樓:霖尤

汽車動力各有千秋,但我更看好日產的e- POWER全新動力技術。

其中乙個原因,是對於日產汽車的好感度,老爸的Livna,車子一直一來都沒有什麼毛病,用了大概7年好像;然後是朋友的奇駿高配,別的不談,剎車控制系統真香上次他開得很快但還好反應過來剎車和調整方向盤一氣呵成沒造成事故,其次還有奇駿的自動關後備箱,非常的人性。

回到題目下,e-POWER的發動機VC-Turbo超變擎目前是裝配到了七代天籟車上,

對於這項動力技術最大的突破點,應該是在於它的乙個可變壓縮比發動機技術的革新,能夠打破原來活塞連桿和曲軸間連線改為可調整的活塞行程控制連線。

4樓:

個人認為是東風日產的

首先說下東風日產現有的幾項動力技術

e-POWER

e-POWER是日產研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動力技術,汽油發電,全時電驅,具備純電車型一般的靈敏平順及強勁加速效能,同時無需充電,讓消費者盡享高效節能和靜謐舒適的駕乘體驗。

它是前所未有融合式創新的動力技術。簡單來說百分之一百的純電驅動,高效的內燃機發電,基於高效能電池的閃充閃放等三大核心技術。

對於東風日產來說,未來全新一代的X-Trail和逍客,將成為搭載這套e-POWER系統的主力車型。另外,如果對比「雙田」的油電混動車型陣列,像軒逸、天籟,後期也有望推出e-POWER版本車型。

VC-Turbo超變擎

NISSAN 獨有的 VC-Turbo 超變擎發動機於 2019、2020 連續兩年蟬聯「沃德全球十佳發動機」。日產內燃機團隊通過 20年技術研發、300項技術創新、3 萬小時技術測試、300 萬公里道路測試,同時雷諾 F1車隊參與研發,攜手攻克內燃機發展史上的世紀性難題,實現壓縮比 8:1~14:

1無級可變,真正兼顧「超強動力」和「超低油耗」,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通過可變壓縮比技術,能快速判斷駕駛者需求調整缸內壓縮比,在8:1-14:1之間連續無級切換。

配合渦輪增壓技術,在保證動力輸出平穩流暢的同時將燃油效率提公升到極致,不僅油耗大幅降低,排放物也相應減少,完全足以滿足國六排放標準。

Zero Emission日產純電

Zero Emission日產純電是NISSAN 70餘年純電科技的技術結晶,已累計100億公里的安全里程,電池0重大事故,成為全球車主信賴的電動技術。 Zero Emission日產純電的技術優勢在於五重安全電池保護、超精準E-CONTROL智雲電控系統超精準電控、超節能電機使用延長續航里程、e-4ORCE雙電機全輪控制技術維持車輛平穩行駛,NISSAN用值得信賴的電動技術,為消費者提供安全、節能、環保的電動產品和安心的駕乘體驗。

這幾項技術使得東風日產在動力技術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5樓:一生

說起汽車動力問題,我不禁想到了「力量源於自身」這句話。日產汽車的員工面臨著許多重大的發展,而這些發展將改變全球的汽車企業。

汽車的乙個重要發展趨勢就是人們對清潔環境的需求日益增大,汽車製造商加快產品的開發,一邊推出燃料效率更高、二氧化碳排放量更小的車產品。當下內燃機與電動化並行,車企業就要著力研發富有魅力、可以帶來駕駛樂趣並且實現0排放的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既滿足了環保的需求,也要滿足人們對發動機動力的需求體驗。這也無疑是車企研發的重點和難點所在。

6樓:瑾陌

不吹不黑的瀉藥,這波必須說一下東風日產的動力系統。

在廣州車展上的亮相使我進一步認識了東風日產的力量。

在汽車領域,動力革命一次又一次推動著技術的進步,是汽車發展始終繞不開的命題,而東風日產始終致力於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元的動力體驗。因此,在技術層面,東風日產用先進技術為汽車匹配出色的動力系統,以VC-TURBO超變擎、e-POWER、Zero Emission日產純電組成日產動力天團為核心,加速「日產智行」在動力領域的落地。

VC-TURBO超變擎,全球唯一一款量產的可變壓縮比渦輪增壓發動機,凝聚日產20餘年的潛心鑽研,將強勁動力和超低油耗做到完美結合,於2023年、2023年連續兩年獲得沃德十佳榮譽,已搭載於第七代Teana上。未來還將在更多車型上搭載,以高效動力為消費者帶來激情駕駛體驗。

Zero Emission日產純電,以超安全電池、超精準電控、超節能電機專業的三電技術優勢,帶來更加環保、安全的出行體驗。搭載Zero Emission日產純電技術的日產聆風,在全球贏得了累計50萬車主的信賴,實現100億里程電池0重大事故。

e-POWER,具備全時電驅的獨特優勢,以燃油機帶動電機,實現100%純電驅動,帶來強勁平順的駕控體驗。消除里程焦慮的同時,能帶來媲美純電車的靜謐體驗,讓消費者盡享越級舒適旅程。搭載e-Pedal電子踏板,能在單一踏板上完成加速、減速,讓消費者輕鬆駕駛、享受愉悅旅途。

未來,東風日產將加快e-POWER技術在中國的匯入,給消費者提供更多元化的動力體驗。

7樓:澹桂

我認為是就長遠的眼光來看,電動技術是要更勝一籌的。

只針對於動力來說,現在肯定是內燃機技術取得領先位置。但是這卻不是未來的趨勢。隨著石油資源的逐漸枯竭,像這類不可再生能源的應用肯定要隨之縮減,而入電動技術、氫能等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了時下熱點。

相對於內燃機技術來說,電動技術雖然有它的缺點,比如續航、充電時間過長、動力不足等。但我們換個角度來看,電能技術在過去十年間取得的進步相對於內燃機來說是驚人的。

領先於其他動力技術許多年的動力技術,正是電動技術。隨著電能賽車賽事的興起,電動技術正在突破著乙個又乙個的頂點。

轟隆的引擎聲逐漸消失,取代的是清澈安靜的電能驅動的聲音,這份在聲噪上的大大減弱,是內燃機技術怎麼也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

包括各種動力技術在內,電動技術目前已經走在了發展前列,而世界各國均在未來二十年內計畫取消內燃機汽車的生產和銷售,由此看來,電動技術不僅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更是發展的大方向。而汽車動力技術的強弱之分,電動技術會在未來逐佔上峰的。

8樓:專注

汽車動力本人覺得日產車糸方面比較強。

比如說第七代Teana引進2.0T VC-TURBO發動機,是日產動力技術迭代的第一步,這台可變壓縮比發動機最牛之處就在於,把原本固定的壓縮比變成了連續可變,它通過駕駛者踩油門的深度,對其動力需求快速作出判斷,從而迅速調整缸內壓縮比,在8:1-14:

1之間實現無級切換,簡單說,這台機子可以按需做功,好處就是,你不需要放棄對動力的渴望,也不需要為超高的油耗買單,一台最大馬力243匹,最大扭矩371牛公尺的2.0T發動機,百公里綜合油耗可以做到6.6L,夠不夠意思,自己判斷。

當然,無論VC-TURBO的結構有多複雜,技術要求有多高,其本質還是傳統燃油發動機,這種傳統恰恰代表的是日產在發動機領域深厚的技術造詣,筆者一直認為,如果日產工程師沒有把內燃機技術吃深吃透,沒有那種細到頭髮絲兒的專研勁兒,不可能做出VC-TURBO。

日產三款經典自吸發動機(1.6 L/2.0 L/ 2.

5L)在技術上也達到了爐火純青,1.6L的軒逸,一箱油可以跑上千公里,2.5L的奇駿可以跨出城市SUV的極限邊界,翻山越嶺走沙漠,任何時候這台發動機的表現都很穩定、優秀。

軒逸、逍客、奇駿為什麼賣得好,動力品質成熟可靠是很重要的原因。

9樓:

東風日產。

如果汽車動力是乙個個體的比賽,可能真的很難分清勝負,因為競爭維度太多,測試方法也不同,很難說誰才是真正的強者。然而,如果把汽車動力看成是一場團隊競爭,那麼東風日產無疑是冠軍的有力競爭者,因為很多車企在發動機、混合動力和電動馬達領域都可以非常強大。如東風日產鐵人三項選手,極為稀缺。

汽車動力是汽車產品為消費者創造核心價值的關鍵因素。所有汽車企業在權力競爭中從來沒有鬆懈過,今後只會更加激烈。目前,東風日產在創新性和綜合性方面已處於領先地位。

如果要轉型為全面勝利,東風日產將堅持走科技品牌的道路,為消費者創造更高的價值,實現終極科技品牌。

10樓:一壺老酒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這兩句話在東風日產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現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各種新科技,人工智慧層出不窮。汽車作為乙個日常交通工具,更是一種對科技需求更高的產品。

只有不停地提高技術水平,增加智慧型化,才能更好的給顧客帶來更好的體驗感。然而科學技術的發展又不是一朝一夕間可以完成的,需要持之以恆的堅持。更需要與時俱進,勇於創新。

只有如此才能一直走在技術的最前沿。

在於科技發展這方面,東風日產就一直在堅持不懈,並且在原有基礎上提出創新。這也是其能夠長久處於同行業領先水平的核心秘訣。

通用家的V系列和寶馬M 哪家技術強?

Andrew 通用V還是很厲害的論技術的話,估計也只有在兩個車企工作過的工程師才知道。M在裝備上更為齊全。比如有可以在兩驅四驅之間自由切換的傳動系統,更完善的技術。更新換代也是m更快。德系效能車一直給我一種戴著鋼鐐跳舞的感覺。因為嚴格的歐盟法規限制,也為了適應全球各國的法規,大馬力的發動機只能靠著壓...

樓宇自控哪家強?

霍森布魯斯老爺 所謂問樓宇自控產品哪家強,這個問題沒有準確的答案。市面上十幾種品牌,有進口的有中國產的,說到底都是基於現場匯流排通訊 modbus lonworks bacnet孰優孰劣見仁見智 的資料控制器,而且幾乎都具備TCP IP通訊的拓展能力,上位機軟體有的是自行開發,有的是第三方定製,標配...

人臉識別哪家強?

小Q 這個問題如果不加限制條件會很難評判。這個人臉識別是指實驗室環境下的演算法識別率,還是實際應用中的效果?是收費版本還是免費版本?換位思考一下,我覺得答主是希望得到乙個好用的人臉識別演算法推薦,那我就不橫向展開比較了,就推薦一下我自己在市場上測試後選用的演算法,虹軟視覺開放平台的ArcFac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