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華的譯本到底有什麼問題?

時間 2021-05-06 09:36:04

1樓:encyc

我今天重讀了林譯的挪威的森林,重看了前言。

林譯是真的好,只可惜前言裡一部分對文章的解讀讓我有些失望。

翻譯無外乎就是信達雅,林譯的雅是足夠了,只是大家覺得在信做的還不夠。

但我認為文學所傳遞的本就應當超越文字,如果譯本可以傳遞原作者所想說的,便足矣。

雖然很多人說挪威的森林裡,村上春樹的用詞很冷淡(口語較多),但從日本人的日本性來理解,我覺得林譯的這種淡淡的憂傷的感覺是到位了的。村上其實比川端還要悲觀(笑)

2樓:irene

他的翻譯絕大多數是用自己的文風重塑了一遍村上春樹的寫作內容。

我只看過村上那幾本隨筆的日文原版。簡直可怕,日文原版與林少華翻譯最後呈現的感覺相距甚遠。

高中時代幾乎零花錢全部用來買書,買得最多的人就是林少華翻譯的村上春樹的書,大學學了日語專業後才發現以前我看的都是村上*林少華*春樹,和村上春樹毫無關係。

哭笑不得

3樓:

現在翻譯一本書能賺多少錢?出版行業早就不景氣了。做翻譯又苦又賺不到錢。

大多數語言專業的人都不願做翻譯。培訓什麼的都比這個賺錢快還省力。像林少華這樣常年翻譯村上春樹乙個作家作品的,更多地是出於愛好。

而且村上春樹的作品隱喻又特別多,這是大家公認的,讀中文讀好幾遍都不一定能夠理解寓意。於是翻譯很多時候就要和作者本人反覆多次溝通確認,才能成形。

而且村上春樹作品最大的特點就是充滿耐人尋味的隱喻,隱喻和林少華先生營造的氛圍相結合,簡直完美了。

儘管用語不夠新潮,但其實村上春樹先生也不夠新潮,二人很搭調。我們總不能因為自己是年輕人,就要求他們那代人改變語言風格迎合我們吧?總體來說,瑕不掩瑜。

沒有人比林少華更懂村上春樹了,關注過知乎嚴選中林少華專欄,讀過林少華關於村上春樹作品的解讀後就會發現這點。正是因為懂,又讓多少人喜歡上了村上春樹的作品呢?這點不容置疑,有目共睹。

林少華也好,賴明珠也罷,都有其忠實鐵粉。選擇自己喜歡的那個版本就好了。沒必要指出錯誤,不信你睜大眼睛找賴明珠的錯誤,肯定也有不少。反正我喜歡林少華的版本,喜歡那種意境。

4樓:

我對日語一竅不通,不過就是非常喜歡林少華的譯本,很有自己的風格,措詞和邏輯都精準細密,表達的恰到好處,不是那種為了賣弄而乾巴巴的堆疊。讀起來就是蠻享受的,不知為何就感覺很聰明hhhhhh反正就是合了我胃口。真的感謝林少華老師。

5樓:phoebe

最近閒來無事在家翻譯森見登美彥的《熱帶》。第一次試著認真逐字逐句地翻譯純文學作品。雖然是自己練習日語和練字為目的,但我覺得我翻譯的時候自然而然會遵循兩個原則:

乙個是翻譯準確,專有名詞盡量注釋

二是使用盡量貼合原文風格的文字

比起森見登美彥,先撇開文風和故事情節,村上的日語遣詞造句和用詞其實更加偏向樸實,我自己能看懂原版村上的書之後發現和我高中看的村上從風格上來說是兩個村上。另外村上這種自然地娓娓敘述其實更符合他本人性格,我大概會把村上早期日文原版作品再重看一遍。我個人意見,當然我的意見比較個人化。

加入太多自己的東西進行翻譯的文學作品,並不是很合適,我會想譯者是更愛自己還是更希望把原原本本的作者帶到大家面前。達到日語閱讀比較無障礙的水平之後,再回想自己小時候讀的村上,總覺得有種異樣感。雖然文筆是好的,結果也是好的帶火了村上的作品。

最近新書發表了,剛看完~有幾篇短篇看地很有感觸~推薦。

另外補充一句,我個人認為原汁原味的村上更有味道,是一種潛藏在樸實無華中的暗潮湧動。

6樓:

別的不太懂,但是出現了一些非常明顯的日語表達,個人認為對於沒有日語基礎的讀者來說,可能會造成一定的閱讀障礙。

例如下圖的《刺殺騎士團長》的片段,「他手腕好」,日語原文應該是「腕が良い」,中文應該翻譯成「手藝好」或者「技術過硬」類似的意思,但是林先生直接用了「手腕好」的說法,個人覺得不準確且不合適,會讓讀者誤解。

類似這樣的情況在林譯本中不止一處,作為一介翻譯家實在是不應有這種疏忽。

7樓:虞淵

我不太喜歡林少華的翻譯,偏生他還翻譯了不少傑作。就拿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來說吧,我看了魯迅、文潔若、趙玉姣的都很棒,可是再看林少華翻譯的總覺得少了點味道,讀起來毫無感覺。

8樓:克萊登大學日語系

這是林少華先生翻譯的《蟹工船》片段:

北海道では字義通り、どの鉄道の枕木もそれはそのまま一本々々労働者の青むくれた死骸だった。

「在北海道,哪一根鐵路枕木都不折不扣是一具腫得發青的『屍體』。」

どの漁夫も本船のデッキを踏むと、それっきり気を失いかけた。

哪個漁夫都當即昏迷過去。

這兩個句子裡都有乙個相同的日語語法:「疑問詞」+ も 表示全都。。。

而林先生翻譯成了哪個。。。都 ,這雖然看起來很還原日語,但是哪個。。。都實在不像中國話。

因為我是日語專業的,最近在上日譯漢課,老師多次強調我們漢譯的受眾是中中國人,要符合漢語的語言特點,這就是信達雅中的「達」。

我在讀林譯的《刺殺騎士團長》時就深感不像中國話,裡面多次出現「作為我」這種拗口的翻譯腔。如果日語原文是「私として」的話也不應該翻譯成「作為我」,感覺這種翻譯腔也就糊弄糊弄不懂日語的人吧。

9樓:林中貓

其他都ok,哪怕是所有西餐都翻譯錯誤都OK

但是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我最喜歡的midori翻譯成綠子,什麼鬼啊。

我多喜歡綠呢?因為品牌名字買了midori好幾個筆記本

10樓:

我想看村上春樹

不想看村上·林少華·春樹

作為乙個譯者他的個人痕跡超過了作者本人,他甚至把村上春樹的文風都變了,除了故事情節一致,整個書的氛圍都變了,就和把古龍的絕代雙驕變成了金庸式寫法

一千個讀者心中本應該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他的翻譯已經篩選一部分哈姆雷特,把其他人都往他認為的方向領導,導致我根本不知道我喜歡的作者到底想表達什麼,或者本人是怎樣的乙個人

有不少人很喜歡林少華,是因為他們心目中的村上春樹本就是村上·林少華·春樹,喜歡他加工過的文風,這本來也沒什麼對錯,但是有些書國內要找到其他的譯本太難,這讓我這樣並不喜歡被加工過的讀者有點頭大…

11樓:

回答真的看不下去一直在黑林少華。

日文跟中文本來就不一樣,中文有中文的美,日文有日文的美懂得人都懂。就不說他到底有多強的語言功底包括日文中文,真的不知道你們這群"翻譯專業"到底是什麼水準,你以為你懂那點東西人家能不知道?

1.對於人名翻譯"必須直譯",請問滅霸是不是要譯成塔諾斯才符合您們心中的"尊重原文"呢?你要先把日語當作一門外語,再來談翻譯。

こばやしみどり這不是太普通的名字了嗎,怎麼就起的特別好了,特別清脆,我記著初級標日有個おのみどり?這個更短,更清脆。小林綠如果在20多年前直譯為小林綠,會不會被中國普通民眾認為這是個中中國人,姓林名綠,就像是小張紅,小李明?

2.還有哈對於"你好嗎"的例子,我認為在不同語境下不光可以翻譯成"好嗎",甚至"最近怎麼樣?""近來可好",甚至"在嗎?"我覺得都沒問題。

1村上很好,林老師也很好

2風格可能不一樣

3中文日文美感有本質區別

4翻譯本身就是對作品的二次創作

5翻譯文學作品不是給懂原語言學習者準備的,而是給成千上萬不懂外語的普羅大眾準備的。人們普遍喜歡,保證了內容及情感的輸出,就是好作品。

其實老實講,我並不喜歡他的語言風格,但是,

我不喜歡≠不好

翻譯錯誤你們指正當然是好的,但是恕我直言,這種級別的作品校對都是好多次的,人還是要謙虛的。

12樓:逃往靈魂港灣

看過林版和施版,甚至還有楊若思的版本(《碎片,令人懷念的2023年代》)

施版就是《1Q84》三冊,通常市面上很多村上的書都是林版,個人很喜歡林老師的文風,且他本人跟村上現實中也是好朋友,所以最大能力的翻譯出真正的村上。

當然,你要是想看非常確切的村上春樹,

建議你去讀日文原版。

西曬到底有什麼問題。。。

吉家網 有沒有西斜,就看主要房間有沒有窗戶是西向的。因為在下午接近傍晚的時候,太陽高度角很小,靠近地平線,這時候Sunny基本上是垂直射入房間,也就是我們說的西曬,對室內活動干擾很大,溫度也會公升高。所以是不是西曬,下午有太陽的時候去看看房子就可以了,朝著西面的房子都會有西曬這個問題,這是不可避免的...

iG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msi 15分鐘搞定skt,只是全勝被終結倒是無礙,但晉級後第一場就被打回家很傷。當然不是名聲,而是氣勢。這個連勝後氣勢最足的時候一巴掌被打醒極端傷士氣,隨即中野接連出問題,這基本需要靠大換血來解決了 格里茲曼抬 IG目前的問題 寧王的問題,寧王最近在lpl賽場上的表現是越來越糟糕了,電子競技成績說...

選寒冰有什麼問題?

我就說我不服 要搭配陣容選擇寒冰那麼注定了你後期的輸出不夠不如傳統ad輸出高寒冰屬於功能型ad 他主要是在中前期利用大招作為先手或者二手的控制開啟局面所以寒冰適合搭配有傷害的中上陣容而且寒冰自身沒有位移所以在自保能力上是乙個很大的問題 墟煙 1.寒冰腿短,容易被抓。2.寒冰大招不確定性太強。3.有多...